嚴明
摘 要:針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常見易發事故,對建筑工程現場施工作業的施工特點、易發安全隱患及事故的主要內容、發生原因進行了詳細分析,并從事故預防方法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建筑工程 施工管理 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TU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1(c)-0152-01
建筑施工現場實際作業人員大部分為農民工,其整體安全意識和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施工單位的安全管理水平也參差不齊,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加強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建設中必須面對的一項重要工作。
1 施工現場的主要安全隱患
建筑工程施工作業現場屬具有較高危險的區域,也是較高事故發生源,就常規建筑工程施工而言,其施工特點與安全隱患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設施防護能力弱。據相關數據統計,建筑施工露天作業約占整個施工作業工作量的70%以上,作業時常受到不同惡劣氣候以及陽光、風雨、冰雪、雷電等自然條件的影響,而針對性的防護措施一般為臨時措施,防護安全持續保障性差、防護能力弱。
(2)高空作業影響大。現有工程施工90%以上屬高空作業,而絕大多數工種仍屬手工作業,且多為繁重體力勞動,長期高空重體力作業,作業人員反應能力、注意力易下降,誤操作機率上升。
(3)工種交叉作業多。建筑施工涉及工序多,多為立體交叉作業,施工班組人員多,且一部分為臨時人員,各工種配合不當易造成相互傷害。
2 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類型
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高空墜落、坍塌、物體打擊傷害、施工機具傷害以及觸電事故等5類[1],以高處墜落和施工坍塌事故最為頻發,約占事故總數的70%[1-2]。其中,高處墜落事故約占整個安全事故的55%,主要在腳手架上施工、拆除井字架、臨邊及平臺作業處以及拆除塔吊時發生,以腳手架上施工墜落最為常見。施工坍塌事故約占安全事故的15%,主要表現為現澆混凝土梁、板的模板支撐失穩、土石方坍塌、在建工程樓屋面坍塌以及拆除中的坍塌等形式,以模板支撐失穩比例最高,約占各類施工坍塌事故的45%[1-2]。
分析上述各類型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安全管理不到位。一是部分施工單位采取以包代管的方式,對施工的各個環節缺乏監督和管理,不注重安全教育;二是為工期和進度需要,招募無安全防護知識的民工參與施工;三是施工現場管理不到位,工地安全檢查及班組作業前作業環境檢查不仔細、走過場;四是對出現安全違規行為懲罰教育力度不夠,起不到有效警示作用。
(2)安全意識淡薄。一方面主要體現在思想有麻痹松懈,工作中存在圖省事冒險作業、僥幸作業的現象;另一方面表現為部分作業人員特別是新作業人員缺乏安全知識,不了解相關安全防護措施,未經過正規培訓就直接上崗等。
(3)安全措施不達標。主要表現在施工安全防護設施不足、陳舊,工人安全防護裝備落后、質量低劣,現場應急安全處理設備配備幾乎空白等方面。
3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主要對策與思考
施工過程中安全管理混亂、工作不到位,輕則造成人員傷害、機具損壞,重則可能造成人員死亡、工程垮塌等惡性事故。為此,在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上必須目標明確,措施到位,及時督促施工企業消除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確保不出安全事故。
施工安全管理主要包含安全事故預防措施與事故抑制措施兩項主要內容,其中事故預防主要是指在安全事故發生前,通過采取各種措施和手段,消除事故隱患,降低事故發生概率,事故抑制主要是事故發生后,如何有效控制事故擴展,抑制事故進一步蔓延,并采取相應的應急救助與處理措施。
施工安全管理中,事故預防是重點,根據建筑施工現場事故的發生特點和規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預防應采取的措施和對策主要有以下幾點。
(1)安全資質把關。在進行施工招標及合同簽訂時,應將施工方的施工安全組織設計方案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加以考慮,注重安全管理制度和方案外,同時還應重點把關施工單位的安全施工歷史以及各類特種施工安全資質許可,對不可預見的施工過程中的不安全施工行為應明確責任劃分以及合同懲罰措施,通過事先合同約定來約束施工方的施工行為,使其真正重視現場施工安全管理,促使其規范安全制度,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安全管理僅停留在文字中,落實不到行動上等情況的出現。
(2)安全檢查與評價。為保證施工安全管理始終貫穿施工全過程,確保施工單位安全工作不松懈。作為建設方,在合同約定的基礎上,應定期對施工單位的安全施工情況、防范措施、警示標志、安全日志記錄等進行檢查與評價,重點對現場施工是否按規范操作、安全員是否履行職責、是否有違規動火、動電現象、警示標志與安全職責是否齊全醒目、易發生墜落事故的腳手架、臨空平臺位置受否有足夠的防范措施、操作人員個人防護裝備質量是否達到安全要求、是否具備特種作業操作資質、工人是否未經安全培訓就上崗等方面進行綜合檢查評價,每次檢查評價須對檢查結果進行量化打分,并及時通報施工方進行整改強化,對屢次不糾正不安全行為的,應按合同約定進行相應處罰。同時在配合定期檢查的基礎上,還要明確日常檢查、專項檢查和季節性檢查的內容和要求。
(3)監督安全技術管理。安全技術管理主要是指腳手架、施工用電、起重吊裝、施工機具塔吊、物料提升機和外用電梯、基坑和模板工程、基礎工程、鋼筋工程、特殊作業、高處作業等工種的技術管理。國家、部門和行業對上述的各項工程、作業己經制定了比較完善的安全技術規范。例如對腳手架工程就可以依照《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28-2000)和《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等實施安全技術管理,建設方應配合好監理方,依據已制定的技術規范對施工企業的安全技術進行有效監督。具體到監督內容就是要求所有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都必須有安全技術措施,對大型特殊工程要編列單項安全技術方案,針對季節性施工的特點也要制定相應的技術方案,同時要求要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實行逐級安全技術交底。
(4)基于“戴明環”模式的安全管理?!按髅鳝h”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提出來的 [4]。戴明認為:一個完整的安全管理循環一般都要經歷4個階段,即計劃、實施、檢查、處理。成功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運行模式都是以“戴明環”概念為基礎,其核心都是為每個施工環節建立一個動態循環的過程,以持續改進的思想指導施工單位系統地實現其目標,其具體實施步驟是:①分析現狀,發現問題;②分析安全管理問題中各種影響因素;③分析影響安全管理問題的主要原因;④針對主要原因,采取解決的措施;⑤按措施計劃的要求執行;⑥通過檢查將執行結果與要求達到的目標進行對比;⑦把成功的經驗總結出來,制定相應的標準;⑧把沒有解決或新出現的問題轉入下一個循環中去解決。在施工安全管理方式上應充分利用“戴明環”周而復始、環環相套、階梯式上升的特點,從查找問題、制定計劃等一系列程序上嚴格把關,形成各級安全管理相互制約、相互補充的安全管理有機整體。
參考文獻
[1] 吳慧娟,張強.當前我國建筑安全生產形
勢、原因及其對策[J].建筑安全,2003,18
(9):5-7.
[2] 唐軍.建筑施工安全問題及主要管理對策研究—— 以PDCA循環管理模式應用研究為例[D].重慶:重慶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