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達隆



看過講述獨立書店故事的日劇《東京風潮》的人,應該會對劇中那棟老式的日本書店印象深刻。而在現實中來到花蓮的時光二手書店,你或許會驚訝這兩棟建筑物給人的感覺著實太像。實際上,時光二手書店的歷史,遠比這部日劇早得多。
時光二手書店成立于2004年春天,藏身于臺灣花蓮的巷弄之中。書店是由一間60年的木造老宅改造而成,房子的內部構造保存完好。后來店主在保有房子原本的架構的基礎上將空間打通,也呈現出多個層次的曲折感,為了讓整個空間“舊時光”的感覺更強烈,主人特地讓店內的木頭架構裸露出來,還其原貌。在空間裝潢的部分,書店僅僅重新上漆,配以鵝黃色燈光,但就是這樣樸素的裝潢,令書店的感覺反而更呈現出懶洋洋的年代感。此外,書店里收養了不少流浪貓狗,也是時光二手書店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時光書店的老板吳秀寧原來是在電視臺工作的媒體從業者,在一次機緣巧合中,采訪到了花蓮另外一家二手書店“舊書鋪子”的老板張學仁。吳秀寧記錄下了他開店的歷程,甚至連舊書鋪子的招牌,都是吳秀寧幫忙釘上的。吳秀寧非常感動,因為在十年之前,在臺灣開一家獨立書店并不是那么容易,而開書店恰恰也是她最大的夢想,她沒想到身邊就有人能付諸實踐。當時,吳秀寧因為工作的緣故常常需要去回收場,在回收場中,她看到大量的書籍被丟棄,覺得十分可惜,于是就萌生了開二手書店的想法。憑著一股追逐夢想的沖勁,“時光二手書店”便誕生了。
在開店最初的那幾年里,通路和資訊并沒有如同現在那么便捷,而作為經營書店業的新手,通路不暢、二手書來源稀缺也是吳秀寧面對的問題。在最初的四年時間里,店的營收一直沒有太大的起色,營業狀況甚至差到連自己都養不起,但是吳秀寧知道,把這樣的店開在花蓮,最重要的就是等待。而奇妙的是,正是在那段時間內,讓吳秀寧與動物結下了不解之緣。
時光的第一只店狗名字叫善來,是只嘴上長期被橡皮筋套著的狗。那是在開店之初,吳秀寧到回收場撿書途中撿回的流浪狗,撿到它的時候它的嘴腫大如豬頭,獸醫看診后建議讓狗選擇安樂死,但它的生命力還很旺盛,當下決定和狗狗一起跟命運賭一把,麻醉然后進入療程,善來的求生意志讓它重生,并在書店獲得幸福。隨著第一只狗的到來,時光迎來了越來越多的流浪貓狗,算上現在時光分店的動物,吳秀寧共收養了12只狗和8 只貓。吳秀寧說,這些貓狗大多數不是自己主動收養,而是它們自己流浪到書店,也就這樣住了下來。現在的時光書店,常常能夠看到貓狗們慵懶地躺在地上享受花蓮的陽光,而人則靜靜坐在一旁翻閱書本的場景。
盡管書店現在的名氣不小,也成了游客到花蓮必到的一站,但談起獨立書店的現狀,吳秀寧依然保有知識分子的原則與反抗,“現在的環境似乎很難容忍類似像書店這樣的小空間,但還是有很多人愿意做這樣的事,除了很喜歡書和閱讀之外,也許是想對抗一種主流的生活價值觀吧。”吳秀寧說,從一開始快要生活不下去到現在,都是在做不同的抵抗,抵抗沒有營收、抵抗書的來源變少,抵抗充滿記憶的老房子被拆掉,抵抗著看著一間好不容易做起來的書店倒掉等等。
去年開始,吳秀寧試著將更多的展覽和更多的資訊引入花蓮這個小地方,于是她開了時光的另外一家姊妹店“時光1939”,讓講座和展覽有更大的空間舉行。在小小的花蓮,時光二手書店正在以一種溫柔的方式進行著她“固執”的抵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