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哲
摘 要:英語教學在體育院校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一直是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該文主要針對體育院校英語教學模式改革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了當前英語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議,希望為體育院校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體育院校 英語教學模式 改革 探索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2(a)-0109-02
體育院校的學生喜歡專業術科課,對文化課的學習比較忽視。特別是對英語學習,存在著抵觸情緒,由于多數體育生英語基礎較弱,片面的認為英語學習對自己沒有幫助,只要學好專業課就可以了,對對英語缺乏學習興趣,信心不足。學生的這種學習態度給英語教師
教學造成了很大的困難。針對這種情況,體育院校英語教師應該順應教學改革的發展,更新教學理念,結合體育院校學生英語的實際水平,有計劃、有目標的進行英語教學改革,這樣才能夠保證對學生的有效教學,確保學生在大學學習期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實現學生的良好發展。
1 體育院校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自從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與各國的經濟往來在不斷的增加,社會各個領域也逐漸的與國外進行經濟洽談,而與各個國家經濟貿易往來的過程中,主要需要運用英語溝通,進而英語對于各行各業的發展具有較為重要的作用,對于體育相關行業也同樣如此。體育院校主要是培養體育人才的場所,體育院校的學生在畢業之后大多從事與體育相關的行業,并且在工作中也會經常應用到英語,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體育院校的英語教學存在著諸多不完善的地方,學生無法全面的掌握英語知識,影響到學生對英語的良好運用,嚴重的影響到學生日后的良好發展[1]。因此,體育院校進行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其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質量和水平直接關系到學生的一生發展。
2 體育院校英語教學中應用現有教學模式的弊端分析
在現如今體育院校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所應用的教學模式存在著很大的弊端,現有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全面的提高體育院校英語教學的質量,也影響到對學生的有效教學,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習,無法全面的提高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和英語運用能力,因此,需要對體育院校英語教學教學模式的弊端進行全面的分析,進而針對于教學模式的弊端采取有效的教學模式改革措施,有助于實現良好的教學模式改革效果。
2.1 無法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
從體育院校英語教學的現有模式來看,無法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主要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一,對不同專業實行統一化教學。體育院校的英語教學模式主要就是將幾個專業的學生統一起來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嚴重的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及學生對英語學習愛好的培養,很多學生想要學習一些與本專業相關的英語知識,但是,由于教學模式的限制,導致學生無法學習到。像,籃球專業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主要應該學習一些籃球方面的專業術語,世界籃球明星的名字以及相關的籃球職業背景等等,而實際上,學生在現有的體育院校英語教學模式中是無法學習到上述內容的,進而嚴重的影響到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導致英語教學缺乏實用性,無法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2]。二,學生的學習需求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的,但是,現有的教學模式主要就是教師制定一個長期的教學計劃,并且多年不變,對每一界的學生都采用同種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卻忽視了學生也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而變化的,導致如今的英語教學模式弊端顯著,對學生的影響頗大。
2.2 重理論,輕實踐
在體育院校英語教學模式中,存在著另外一個嚴重的弊端就是重理論,輕實踐。所謂的重理論主要就是指,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還是比較重視學生的筆試成績,在課堂教學中,也是主要讓學生掌握課本上的知識,但是,與學生用英語交流非常少,大多時間是進行詞匯、語法、寫作的教學,而聽力教學與口語教學非常少。另外,教師沒有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也沒有進行充分的實踐教學,當學生學習完詞匯、語法之后,大多是付諸于本子上,卻沒有付諸于嘴上,導致學生無法真正的說出英語,違背了學生學習英語的初衷,無法實現英語作為語言交流工具的作用,嚴重的影響到學生對英語的有效學習。在體育院校英語教學中出現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學觀念的影響,在如今體育院校中,對學生的主要考核方法還是筆試,對教師的教學質量評價也是與學生的筆試成績掛鉤,進而教師在英語中采用多種教學策略,不斷的提高學生的筆試成績,卻完全忽略了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導致學生出現了啞巴英語的情況。針對于此種情況,主要對體育院校英語教學觀念及對教師和學生的評價方法進行改革才能夠徹底的解決此種問題,提高教師對英語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實現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英語學習上更大的進步[3]。
2.3 教師的教學途徑過于單一和陳舊
體育院校的學生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思維比較活躍,朝氣蓬勃、青春向上,而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單純的將學生束縛在教室中進行教學,很難激發體育院校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無法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對學生的影響較大。很多英語教師將教室作為教學的主戰場,導致教學途徑非常單一,尤其是針對于英語教學來說,英語的學習需要與他人進行交流,特別是想要說一口地道的英語,需要與外國人進行對話和交流,如果將學生單純的束縛在教室中,是無法全面的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的,甚至是起到反作用,導致學生厭惡英語的學習,對學生的發展非常不利。
3 體育院校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分析
由于體育院校現有的英語教學模式存在著很大的弊端,因此,需要結合體育院校實際的情況,結合英語教學的特點以及學生的發展需求,進一步改革體育院校英語教學模式,實現體育院校英語教學的順利開展。endprint
3.1 對學生實行差異化的英語教學模式
所謂的對學生實行差異化的英語教學模式主要就是指,教師應該結合體育院校學生實際的特點進行教學,將原來的各個專業學生共同上課的模式轉變成為各個專業學生獨立上課。由于體育院校的學生專業以體育為主,教師可以在實際的教學中,結合學生具體的學習需求,為學生準備一些體育英語新聞、體育比賽視頻或英文原版電影片段等。例如,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把體育賽事的英文講解詞展示給學生,通過聲音和視頻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和掌握英語講解詞的用法和結構,多媒體營造出的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能夠全面的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4]。另外,在進行差異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意對不同學習能力及學習水平學生的差異化教學,教師可以在布置課程任務的過程中,為學習能力強、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布置一些難度稍大的學習任務,并且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為主。而針對于學習能力較弱,且學習成績較低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一些簡單的學習任務,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總之,在體育院校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過程中,不能忽視專業與專業之間的差異,也不能忽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通過采用差異化的英語教學模式,能夠實現所有學生的整體進步,促進學生學習上快速的發展。
3.2 改革英語教學觀念
在體育院校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中,首先需要改革英語教學的觀念,從體育院校的角度上分析,應該給予英語教師更多的教學權力,主要是由于教師處于教學的第一線,對英語教學的現狀、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校對英語教學的支持程度方面最為了解,如果體育院校依然秉持著傳統的教學觀念,將教學權力過于集中,導致教師在教學中無法有效的對教學中的弊端進行改進,影響到體育院校的辦學質量,不利于體育院校學生的良好發展。因此,體育院校應該將教學權力交給教師,教師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教學質量進行正確的判斷,及時的發現英語教學中存在著的問題,并且及時的進行改革,這樣才能夠實現體育院校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5]。另外,從教師的角度上看,教師應該具有一定發展性的眼光,對于自身教學觀念陳舊落后的問題及時的進行解決,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緊跟教育教學的發展要求,不斷的創新英語教學觀念,與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有效的接軌,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實現學生學習上的進步。
3.3 改革英語課程設置的結構
鑒于在體育院校英語教學中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的問題,在進行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改革英語課程設置的結構。首先,應該對現如今體育院校英語課程的結構進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學生每周英語課的課時,每學期實踐課的課時,針對于實踐課課時較少的情況,應該對其進行科學的調整,應該將理論課課時與實踐課課時進行合理的劃分,一般保持3:2的比例即可,每學期五分之三的理論課教學,五分之二的實踐課教學,這樣學生能夠在學習完相關的詞匯、語法之后,可以將其進行具體的應用,與教師在課堂上用英語進行交流等等,進而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口語交際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促使學生能夠真正的實現學以致用,在體育院校的整個學習過程中,能夠掌握一口流利的英語,實現學生的良好發展[6]。其次,教師還應該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對課程設置進行合理的變通,主要就是指在大學一年級時,可以適當的增大英語理論課的比例,而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可以進一步縮短英語理論課的比例,具體的情況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及學習需求而定,這樣才是從根本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
3.4 對教師及學生的評價方法進行改革
在如今體育院校的英語教學中,大多的學校對學生英語學習情況的評價依然采取筆試考試的方式,其考察的內容主要是詞匯、語法和寫作,對學生聽力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的考察非常少,導致學生為了獲得良好的筆試成績,通過學校的考核,將平時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應付考試上,根本沒有時間進行英語口語的練習及聽力的練習,影響到學生對英語的運用能力。從教師的角度上看,體育院校對教師的考核主要是結合學生的學習成績,哪個教師教的學生學習成績優秀說明這個教師的教學水平高、教學質量高,這也因此出現了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過度的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并且想方設法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嚴重的影響到學生的良好發展。針對于這種情況,體育院校應該改革對教師及學生的評價方法,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評價,通過增設口語考試以及聽力考試的方式綜合考察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這樣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也會更加的注重對學生聽力能力以及口語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能夠真正的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3.5 拓展英語教學途徑
體育院校的英語教學模式改革中,還應該對英語教學途徑進行進一步的擴展,雖然教室是教師教學的主戰場,但是,教師應該結合體育院校學生思維活躍的特點,進一步拓展教學的途徑,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加外教交流活動、英語專家講座、參加英語夏令營等方式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此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到外國人較多的地方進行訪談活動,通過與外國人用英語進行交流,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另外一方面還能夠通過與外國人的交流,了解外國人的生活習慣、文化信仰等等,更有助于學生對英語進行更好的理解,進一步掌握英語這門國際化的語言。
4 結語
該文主要針對于體育院校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索進行了相關方面的分析和研究,由于體育院校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進而在教學模式改革中存在著重重的阻礙,鑒于此種情況,教師應該在英語教學模式改革中,把握主要矛盾,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主要矛盾,這樣才能夠理清體育院校教學模式改革的主要脈絡,提高教學模式改革的效果,實現學生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鄭春丹,宗明魁,任向民,等.體育類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現狀與思考[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2(5):93-96.
[2] 薛宏波,余勝泉,馬寧,等.遼寧體育院校英語教學生態環境探討[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12):108-109.
[3] 裴斐,余會娟,王文靜,等.體育英語專業建設癥結分析[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6):119-122.
[4] 薛宏波,吳立夢,林慶能,等.動態環境下體育院校英語教學策略探討[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3(5):117-119.
[5] 李晶,田慧.藝術體育類院校大學英語現狀調查與課程設計[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1):108-110.
[6] 王玉蕊,張光良,唐占輝,等.制約體院外語教學效果的因素及對策[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3(1):82-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