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莽收
漳州大自然園林工程有限公司(363900)
論住宅小區園林景觀工程施工質量控制之綠化種植
陳莽收
漳州大自然園林工程有限公司(363900)
一個住宅小區的園林景觀工程通常由幾個分部工程組成,即園建部分、水電安裝部分、綠化種植部分。綠化種植工程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藝術性,其質量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小區高品質環境的打造。這里結合實際的工作經驗,主要對綠化種植的質量控制進行分析、探討。
住宅小區;綠化種植;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住宅小區的綠化種植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園建、水電安裝工程,一個優秀的園林景觀工程離不開合理的植物配置,植物的形態、葉色、花香隨著季節變化都可以營造出不同的意境和風韻,而綠化種植就是利用這些具有生命特征的花草樹木與周邊的建筑小品構成園林景觀,最終實現符合人們生活的良好生態環境。綠化種植工程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藝術性,綠化種植工程的施工都應該因地制宜,與周邊地形、建筑小品相協調,不同的植物群落、不同的種植方式都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綠化種植工程還是一種長效性和持續性的工作,因為它們是具有生命特征的花草樹木,為了保持其營造的景觀效果就要求我們在工程后期做好養護工作。
在現在的住宅小區中,綠化種植工程的質量相對比較低下,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第一是設計人員與施工人員溝通不到位,施工人員對圖紙會審中的綠化種植設計意圖不甚了解,而設計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很少進入施工現場了解實際的情況,這樣就造成綠化種植的實際施工結果與設計意圖存在較大的偏差;第二是現場的管理人員,水平參差不齊,設計人員的理念很難通過管理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得到很好的體現,現場的管理人員認為施工僅僅是簡單的種植苗木,無法體現“自然美”、“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第三是很多施工單位忽視了工程后期的養護階段,造成工程質量無法保證。
在綠化種植工程質量控制中,要嚴格做好施工工藝及重點環節控制,確保工程質量。
2.1 做好技術交底與圖紙會審
工程開工前,施工人員和現場管理人員應該了解設計意圖,明確小區所要營造的園林景觀的主旋律和格調。由于現在的設計人員對實地的踏勘時間少,對現場地形地貌、本地的文化氛圍的了解是有限的,可能無法充分利用當地的植物資源。這就需要現場的施工人員和現場管理人員根據設計意圖提出較好的改善方案,同時設計人員也應在施工的關鍵階段和關鍵部位親臨現場指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提升整個項目的景觀效果。
2.2 做好種植前整地及土壤改良的工作
土壤是綠化苗木生長發育的基礎,通過整地鏟除雜草、清理障礙物,根據設計要求做微地形處理,塑造出景觀需求的地形,改善土壤的疏松程度。整地可以增強土壤的透氣性,使苗木在種植后根系能很快的恢復生長。
土壤改良是一種補救措施,福建省各地綠化工程中,土壤基本為紅壤土,土壤質地較差,有機質含量普遍較低,對植物正常生長有影響,因此必須進行土壤改良。改良深度含表層要根據不同的苗木的根系生長需求為宜。通常采用客土、深耕、增施腐熟有機肥或富含有機質的介質、泥炭土等,改良土壤的營養成分等,并設置排水措施,確保土壤的透氣性。
2.3 定點放線
施工員在對圖紙深入透徹了解,熟悉整個放線區域的地形后,指出設計圖紙與現場的差異,及時跟設計人員溝通后,再確定定點放線的方法。根據苗木在景觀中所要營造的景觀效果的不同,通常采用以下兩種方法。
1)規則式定點放線主要用于行道樹種植或規則式園林景觀的苗木種植,其特點是種植后軸線明顯,株距相等。
2)自然式定點放樣主要是用于營造出自然植物群落的景觀特征,其特征是種植的株、行距不相等,呈不規則栽植。
在定點放樣過程中如遇到地上或地下障礙物時,應及時跟設計溝通,按相關的規范標準及現場的實際情況調整栽植位置。
2.4 種植穴的開挖
樹穴的大小、深淺、挖穴的質量直接影響到綠化苗木的成活與生長。這就要求在施工過程中施工管理人員要嚴格按圖紙的要求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對挖好的樹穴進行自檢,確保樹穴達到要求,保證苗木后期的良好生長。
2.5 苗木的選材要求
苗木作為綠化種植最重要的材料,其質量是整個綠化種植工程最直接的影響因素,在保證綠化種植質量及藝術效果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挑選苗木過程中,為了保證苗木的質量,盡量選擇運距短的貨源地,這樣苗木生長的氣候、土壤等環境條件差異不大,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如主景樹或孤植樹就應該選擇株型飽滿、姿態優美、分枝完整的景觀樹,突顯景觀效果,更讓人賞心悅目;對于行道樹,就應選擇樹體結構、樹姿形態相差不大的同一樹種,形成就為整齊的景觀;對于一組群落的同種苗木選擇就應該根據索要形成的景觀效果選擇,所選苗木必須能搭配合理,形成較為自然的景觀。

圖1 植物群落苗木配置的效果
2.6 苗木種植的質量控制
苗木是有生命,所以應該做好隨挖、隨運、隨栽的準備,對于不能及時種植的苗木要做好假植的工作。苗木種植時間以陰而無風為最佳;晴天宜上午11時前或下午3時經后進行為好。
對于大樹種植,在種植前應該進行合理的、及時的修剪,以維持新栽樹木水分代謝的平衡,這樣可以保證樹木的成活率,同時也塑造符合設計要求的理想樹形。在修剪過程中應該把握好修剪的尺度要求,避免為了提高成活率而肆意破壞樹冠形態。喬木、灌木球類苗木種植時應在樹穴內用基肥與種植土填至放土球底面的高度時,將土球放置在填土面上,然后從樹穴邊緣向土球四周培土,分層搗實,培土高度到與地表面等高時,做圍堰、澆足水,待水分滲透后整平,如泥土下沉,應在2 d內補填種植,再澆水整平。
成片灌木的栽植距離要以植株的高低、分蘗的多少,冠叢的大小而定,以栽后成型不露地為原則,剛栽的小苗應留出適當的空間。栽植的深度以所埋之土剛好與根基處相齊。
鋪設草塊采取密鋪,密鋪互相銜接不留縫,并填以種植土。草塊鋪設后應滾壓、灌水,確保草皮與種植土的含接。
要達到種植完成后更好的景觀效果,就應該注意幾個細節的處理。第一,喬木種植后修剪要輪廓清晰、層次清楚,整個線條要給人有收放的感覺,支撐架要按規格統一綁扎。其次,對于苗木組群在種植過程中就應該先擺放,觀察組合出來的景觀效果,要有立體的層次感,顏色的搭配要合理。第三,色帶與草坪要做好切邊工作,切邊線要平整、流暢,避免線條突兀,才能體現出綠化種植的藝術美感。

圖2 植物之間的細節處理
綠化種植工程特有養護長期性就決定了養護管理工作在園林綠化工程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一種持續性、長效性的工作,養護管理不到位,往往導致苗木成活率低、花木雜亂無章、病蟲侵蝕現象嚴重、甚至導致苗木的死亡,不但損壞了綠化景致,還給施工單位帶來了經濟損失。工程完工并通過驗收后,將進入綠化的養護管理階段,在養護過程中主要是做好澆水、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雜草清除等工作。
澆水:所有苗木均應適時澆水,視天氣情況隨時進行水分的供應,干旱季節增加澆水次數,澆水選擇在早晨或下午。
施肥:在植物萌發前和進入休眠期各施一次肥,在植物生長期間視情況進行2~4次施肥。肥料選擇緩釋肥,有機肥和化肥要輪流使用,以防土壤板結。由于花卉苗木的生長需求,需要不斷的補充養分,給苗木施肥可以有效的解決苗木養分不足的問題。氮肥應在春季發芽、生長旺盛之際施入;花芽分化時期應多施磷肥;秋季應加施磷肥、鉀肥,停施氮肥。施肥之后要立即澆水,一般施肥隨下雨或澆水時進行,保證苗木能及時吸收。
修剪:修剪主要是為了保持苗木形成的景觀效果。喬木對2 m以下的新芽、氣生根、掛落枝條進行及時的抹芽、修剪處理;花灌木、綠籬每二個月定型修剪一次(具體品種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草生長成離地2 cm后應及時修剪。
病蟲害的防治:對喬灌木、草坪要進行經常性的細致檢查,發現病蟲害要及時進行噴藥,同時要及時清理病蟲枝條、植株,以防病蟲害蔓延。
除雜草:除草工作應結合松土進行并將雜草連根除去,每次下透雨或澆水后應及時進行松土(梅雨期除外),以利于保持水分。松土深度一般在5~15 cm,視植物根系深淺而定。
在養護過程中還及時清理死苗并補植,以保證種植后景觀的最佳效果。

圖3 養護管理不足的小區景觀

圖4 養護管理較好的小區景觀
綠化種植工程質量管理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也日益被綠化行業的專家和項目管理者所重視,并在實踐中不斷地完善、改進。質量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整個工程的成敗。因而在進行園林綠化施工的時候,必須要求優化工序,遵循規范,加強檢查,只有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都實行質量控制,才能使施工不斷完善,最終呈現出設計的最佳景觀效果,創建出園林綠化精品工程。
[1]何芬,傅新生.園林綠化施工及養護手冊[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紀書琴.園林工程施工細節及禁忌[M].化學工業出版社.
[3]田建林.園林綠化施工技術[M].江蘇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