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平 吳玉芝



日喀則最引人注目的,既不是它的輝煌歷史,也不是它博大深奧的宗教,而是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瑪峰。遺憾的是,不經過特殊的登山訓練,是無緣領略世界屋脊最高峰的美景的。
日喀則,藏語意為“如意莊園”“水土肥美的莊園”,已有600多年歷史。它位于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年楚河匯合處的河谷中,平均海拔3850米。日喀則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歷史上是后藏的政治、宗教、文化中心,也是歷代班禪的駐錫之地。
日喀則地區藥材資源豐富,常用藥材品種有冬蟲、夏草、貝母、天麻、雪蓮花、紅景天、大黃等300多種,礦產資源豐富,旅游產業潛力巨大,珠穆朗瑪峰、扎什倫布寺、薩迦寺等馳名中外。
日喀則一帶日照充足,地處河谷地帶,農業發達,是“西藏的糧倉”之一。從拉薩沿雅魯藏布江溯流而上,沿途有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湖,鑲嵌于群山之中;而扎什倫布寺則是日喀則的象征,寺院依山而筑,壯觀雄偉,可與布達拉宮比美;江孜的白居寺擁有眾多佛塔,被譽為“西藏塔王”。在這里,還有為人們所敬仰的宗山遺址。從日喀則繼續往南走,將到達美麗的冰川世界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
日喀則的天氣和旅游設施都比較好,氣候溫和。如果你要去珠穆朗瑪峰探險,要知道10月到次年4月,由于天氣嚴寒,不適合旅游;另外七八月份為雨季,煙雨蒙蒙中也很難看見珠穆朗瑪峰。所以想要觀看珠峰的最佳時間,是每年的4至6月。
“仙女之淚”——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與納木錯以及位于阿里地區的瑪旁雍錯并稱為西藏三大圣湖。從林芝去日喀則的路上,經曲水大橋走盤山公路翻過甘巴拉山,就可以看到羊卓雍湖(以下簡稱為“羊湖”),藏語意為“碧玉湖”“天鵝池”。湖面海拔4441米,東西長130公里,南北寬70公里,湖岸線總長250公里,總面積638平方公里,湖水均深30米,湖中水產豐富,有西藏魚庫之稱。羊湖迤邐在群山之間,九曲十八彎,其湖光山色之美,冠絕藏南。
當我第一眼看見羊湖的一剎那,我整個人,從身體到心靈,都為之一振。“太精美了!”我不禁大聲呼喊起來。我簡直不敢相信,西藏高原竟有如此美麗的湖泊。羊卓雍錯的這團高貴之藍,絕對是惹人愛憐的“仙女之淚”,否則,它怎么能如此清晰,如此明媚。
當地藏族人民這樣贊美羊湖:“天上的仙境,人間的羊卓。天上的繁星,湖畔的牛羊。”要不是親眼所見,很難相信世界上竟有這樣的色彩。此行我們是為看羊湖而來,不是路過,而是專程前來見證這無與倫比的美麗。仿佛身心都經受了一場洗禮,眼前只留下一種蕩氣回腸、天地初開的壯闊。
所幸,人間還有這樣的圣潔之地。水質沒有污染,生態環境良好,天空水鳥飛舞,湖內游魚成群,這里就是野生魚禽類的樂園。
獨具特色的扎什倫布寺
到了西藏,除了感受地廣人稀之外,這里的寺院也獨具特色!走到哪里,都能見到那種或黑白分明、或紅墻碧瓦的建筑和從中散發出的陣陣香燭的味道,常見到那些轉動經筒的信徒和僧人出出進進……
扎什倫布寺,是我們到西藏后第一個真正有接觸的大寺院,獨特的宗教色彩讓我們感受到民族特色文化。作為西藏著名的四大寺院之一的扎什倫布寺就坐落于日喀則市城西的尼瑪山東面山坡上,它是日喀則地區最大的一座寺院,為四世之后歷代班禪喇嘛駐錫之地。扎寺始建于1447年,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周圍筑有宮墻,宮墻沿山勢迤邐蜿蜒,周長3000多米。寺內現有大小金頂14座,扎倉4個,有經堂57座,房屋3600余間,寺僧800余名。整個寺院依山坡而筑,背附高山,坐北向陽,殿宇依次遞接,疏密均衡,和諧對稱。金頂紅墻的高大主建筑群更為雄偉、深厚、壯觀。遠處眺望,樓臺醒目,殿堂疊聳,金碧輝煌,宏觀而壯美。
走進扎寺觀看,香爐紫煙升騰,供臺燈火閃爍,眾佛尊容各異,形態十分逼真。大殿里,僧侶誦經井然;佛像前,信徒頂禮膜拜。我們依次觀瞻了大經堂、甲納拉康佛堂、漢佛堂偏殿、措欽大殿、強巴佛殿、班禪靈塔祀殿、度母殿等等。穿行在高大的白墻、紅墻之間的廊道,又猶如行走在時光隧道中,那一個個曾經鮮活的生命,一生在追尋佛法中逝去,他們的精神已經永恒。
今天的扎什倫布寺不僅是宣傳藏傳佛教的場所,還是西藏旅游的一個重要景點。到日喀則的游客一般都會到扎什倫布寺來參觀游覽,因此,這個原本靜謐的佛教陣地,如今卻游人如織。
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納木措
返程觀看納木措,又稱騰格里海湖,是在中國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它位于西藏拉薩市以北當雄、班戈兩縣之間。湖的形狀近似長方形,湖面海拔4718米,東西長70多千米,南北寬30多千米,面積1920多平方千米。湖水最大深度33米,蓄水量768億立方米,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納木措”為藏語,而這個湖的蒙古語名稱為“騰格里海”,兩種名稱都是“天湖”之意。
在西藏,湖泊被稱為“措”。圣湖總是與神山相伴,據說神山代表男性,圣湖代表女性。納木措有個美麗的傳說。相傳,納木措的水源是天宮玉櫥里的瓊漿玉液,是天宮神女的一面絕妙的寶鏡。納木措坐落在念青唐古拉山腳下,遠遠望去,碧波拍打著神山,像是納木措用著那輕柔的手指,為神山拂去身上的疲倦。在西藏古老的神話里,念青唐古拉山和納木措不僅是神山圣湖,且是生死相依的情人,一起守護著美麗富饒的那曲草原。
每個到過納木措的人,整個靈魂都仿佛被純凈的湖水所洗滌。站在納木措的岸邊,山水與湖泊和參觀的人群形成倒影,仿佛置身于一個藍色的世界。該怎樣形容這里的藍色呀!純粹、高貴、神秘、雍容、深邃、寧靜,我無言以對。一時間,興奮、贊美、激動、驚訝、敬畏、震撼,好多詞匯涌上心頭,但我真不知該怎樣形容此刻的心情。
頭頂深邃而疏朗的藍天,與純凈的湖水渾然一體;遠處雄奇皚皚的雪峰猶如瓊樓玉宇,忽隱忽現;湖邊的草地猶如一張巨大的綠毯,無邊無際。風雨過后,波光粼粼,天水一線,浩瀚渺茫,透著一種別樣情韻。如此美麗景致,其中真想脫衣一躍,展姿擊水,盡情暢游。
返回拉薩的路上,回頭看了一眼車窗外的納木措,遼闊的草原盡頭,一條藍線漸漸被連綿起伏的雪山所遮擋。誰都知道,那高聳橫亙的雪峰,正是念青唐古拉山脈,它是孕育美麗圣潔的納木措的源泉。在日光中璀璨生輝,藍天下,淡綠的草原廣闊無垠。汽車雖在蜿蜒起伏的“之”字形路上飛馳,而心中的眷戀卻一直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