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小橋流水、槳聲舟影、白墻黛瓦”,這是在江南水鄉烏鎮隨處可見的景象。有人認為,一座有千年歷史的水鄉古鎮似乎與前沿的互聯網會議“不是一個次元”。
那么,這場由中國舉辦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互聯網大會——世界互聯網大會緣何選擇烏鎮作為永久會址?
記者近日前往烏鎮探訪發現,在千年古鎮的外表下,烏鎮善用互聯網技術升級服務質量,如二維碼門票、全區域免費熱點覆蓋等等。這些滲透在平常生活中的點滴,都印證了互聯網在烏鎮的實踐。
十五年的開發鋪墊
為何世界互聯網大會選址烏鎮?在10月30日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說,專家組在全國尋找會址提出幾個條件:第一是互聯網經濟比較發達,第二是像達沃斯那樣的小鎮,然后賦予它互聯網的魅力,第三它能代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
已年過花甲的邵云依舊生活在他的出生地——烏鎮。作為幾十年的媒體從業者,他現今擔任起了烏鎮的“發言人”。戴著鴨舌帽,邵云常常穿梭在烏鎮,不時和沿街商戶們打招呼。
老邵說話的時候聲音洪亮,帶著嘉興話口音,被年輕人稱為烏鎮的“老頑童”。邵云回憶,在1985年之前,烏鎮一直沒有通往外界的公路。人們出行方式就如著名作家、烏鎮人茅盾筆下的主人公一樣,乘坐小火輪外出。
地處三個市的交界,烏鎮曾被稱為“三不管”地帶。它一度是一個閉塞的小鎮,這也使得烏鎮的古建筑躲過多次浩劫,得以完整保存下來。
烏鎮的開發與保護始于1999年。2007年,歷時四載、投資近十億的烏鎮西柵景區正式開放。2013年,烏鎮景區共接待游客569萬人次,門票收入3.73億元。
被認為是“烏鎮總設計師”的陳向宏說:“沒有烏鎮15年的旅游發展及傳統生活下現代化配套設施的完備,這樣一個國際化的國家級會議不可能把烏鎮作為永久會議地。”
古鎮的互聯網基因
多位受訪者認為,真正讓烏鎮從眾多地點中脫穎而出被選中的,是古鎮的互聯網基因。
80后的民宿店主穆穆在烏鎮西柵經營了7年的客棧。當微博在2011年流行開來的時候,穆穆就開設了一個賬號做網絡營銷。
利用網絡提供訂房服務已經成為當地多個家庭旅館的選擇。一位店主介紹說,網絡訂房的服務大約占業務量的七成。
在烏鎮,除了線上服務外,就連消費方式也在發生改變。今年國慶長假第二天,穆穆發了一個微博:“今天已接受6桌客人支付寶掃碼付餐費”。
支付寶錢包“條碼支付”功能是指顧客在已經開通該功能的店鋪內購買商品之后,收銀員可用紅外掃描槍掃描顧客手機上的支付寶錢包里的“付款碼”即可完成支付。即使該功能在手機不聯網的情況下也能使用,而且速度快,小額免密,免除了游客帶大量現金出游的煩惱。
當掃碼支付尚且只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剛嶄露頭角,在這個千年小鎮,它已經在景區的商超系統普及了。
穆穆感慨這種支付方式的快捷和便利,不用去數錢也不產生手續費。而她認為最實用的是,在過去幾年的每一個黃金周都能收到假幣,而這種支付方式“不再擔心假幣”。
近年,烏鎮景區努力推廣的“智慧旅游”,也深深烙上互聯網的印記。烏鎮景區試圖構建“智慧旅游”體系,包括對官網優化,利用烏鎮旅游論壇及烏鎮旅游微博兩大平臺跟游客進行互動。
烏鎮景區還構建了獨立的網絡銷售平臺。游客可以通過烏鎮旅游預訂網站了解景區住宿、票務、套餐、特產等一系列信息,此外在PC和手機均可實現網絡訂購。
除此之外,烏鎮景區二維碼電子門票已正式運行,購買者無需再排隊購票,可直接憑二維碼至西柵游客服務中心檢票口掃描進入。
日前,正在舉辦的第二屆烏鎮戲劇節吸引了多家媒體前來采訪,一位攝影師表示,在烏鎮拍片子非常方便,拍完就可以傳圖上網,非常適合新媒體時代的工作節奏。
促使這一便利成為現實的無疑是烏鎮wifi全覆蓋,從2012年6月份起,烏鎮西柵景區基本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
烏鎮互聯網經濟的繁榮是浙江互聯網經濟整體發達的一個縮影,在10月30日的發布會上,浙江省省長李強對媒體介紹,“浙江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多年來一直是名列前茅,去年全國大約有85%的網絡零售、70%的跨境電子商務,還有60%的企業之間電商交易都是依托浙江的電商平臺來完成的。”
小鎮的接待考驗
一個江南小鎮如何承辦一次世界級的互聯網大會?這無疑拷問著這座江南小鎮的接待能力。
桐鄉市市委書記盧躍東介紹說,目前烏鎮擁有各類星級酒店13家,客房1600多間,大中小會議室100多個,包括大型會議室、大劇院、同聲傳譯廳。去年,烏鎮共接待了各類會議700多個,包括中法年會、微軟大中華區年會等等。
關于住宿的安排,烏鎮已在多個精品酒店預訂了1000多個房間,在初步規劃后進行了特別布置。飲食方面,大會用餐以烏鎮本土家常菜為主,“希望客人能感受到烏鎮的美食文化”。
烏鎮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景區配套建設公司副總經理朱鋒介紹說:“以前烏鎮景區只有兩條百兆光纜,為這次大會,我們新增了兩條萬兆和六條千兆光纜。”針對現存的約800個無線網絡覆蓋點,景區又新增了790個IP點增量,可達到全區域WiFi熱點覆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