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興恒
通過對原子物理知識的學習,大家都知道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電子可以使處于基態的原子發生躍遷.那么處于基態的原子受光子照射或電子轟擊,會發生怎樣的躍遷?光子、電子使原子能級躍遷的條件有何不同?電離的發生必須滿足何種條件?對于這些問題同學們務必要弄清楚.
一、激發態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規律
1. 處于激發態的氫原子,能從高能級自發地向低能級躍遷,可發射出不同頻率的光子,其發射光子頻率的種類可用公式C2n=n(n-1)2計算.
圖12. 高能級自發向低能級躍遷發射,由高到低不同頻率光子順序(以n = 4為例)hv1=E4-E1,hv2=E3-E1,hv3=E2-E1,hv4=E4-E2,hv5=E3-E2,hv6=E4-E3.
觀察者聽到這個樂音的音調比原來降低,即接收到的聲波頻率降低.說明觀察者和火車之間的距離在變大.所以A、C均不正確,B、D正確.
答案:BD.
點撥多普勒效應是波特有的現象,要熟知多普勒效應產生的原因和特點,注意接收的頻率在變化,而發出頻率不變.
例5公路巡警開車在高速公路上以100 Km/h的恒定車速巡查,巡警車向前方同一車道行駛的一輛轎車發出如圖4中實線所示的超聲波,如果該超聲波被那輛轎車反射回來時,巡警車接收到的超聲波如圖中虛線所示.由此可知,那輛轎車的車速是( ).
圖4
A.大于100 Km/h
B.小于100 Km/h
C.等于100 Km/h
D.大于150 Km/h
解析根據多普勒效應,相對源(一般是聲音發出點)靠近的時候,測量的頻率會比實際大,相反會變小.
巡警車接收到的頻率低了,即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低了,說明轎車和巡警車在相互遠離,而巡警車速度恒定,因此可以判定轎車的速度比巡警車速度大,故A選項正確.
答案:A.
點撥解決該題關鍵是要掌握多普勒效應的應用.
4.惠更斯原理
例6歷史上,為了說明光的性質,牛頓提出了光的微粒說,惠更斯提出了光的波動說,如今人們對光的性質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下面四幅示意圖中所表示的實驗中能說明光的性質的是( ).
解析該題中的四個實驗分別是α粒子散射實驗、雙孔干涉實驗、光電效應的實驗和三種射線在磁場中偏轉實驗,依次進行說明即可.
A.該實驗是α粒子散射實驗,依據此實驗盧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學說,與光的性質無關.故A錯誤.
B.干涉是波的特有性質,因此雙孔干涉實驗說明光具有波動性.故B正確.
C.此實驗是光電效應的實驗,說明光具有粒子性.故C正確.
D.三種射線在磁場偏轉的實驗,能判定射線的電性,不能說明光的性質.故D錯誤.
答案:BC
點撥該題涉及到α粒子散射實驗、雙孔干涉實驗、光電效應的實驗和三種射線在磁場中偏轉實驗,知識點雖然比較多,都屬于記憶性知識,屬于簡單題.
(收稿日期:2014-09-15)
通過對原子物理知識的學習,大家都知道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電子可以使處于基態的原子發生躍遷.那么處于基態的原子受光子照射或電子轟擊,會發生怎樣的躍遷?光子、電子使原子能級躍遷的條件有何不同?電離的發生必須滿足何種條件?對于這些問題同學們務必要弄清楚.
一、激發態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規律
1. 處于激發態的氫原子,能從高能級自發地向低能級躍遷,可發射出不同頻率的光子,其發射光子頻率的種類可用公式C2n=n(n-1)2計算.
圖12. 高能級自發向低能級躍遷發射,由高到低不同頻率光子順序(以n = 4為例)hv1=E4-E1,hv2=E3-E1,hv3=E2-E1,hv4=E4-E2,hv5=E3-E2,hv6=E4-E3.
觀察者聽到這個樂音的音調比原來降低,即接收到的聲波頻率降低.說明觀察者和火車之間的距離在變大.所以A、C均不正確,B、D正確.
答案:BD.
點撥多普勒效應是波特有的現象,要熟知多普勒效應產生的原因和特點,注意接收的頻率在變化,而發出頻率不變.
例5公路巡警開車在高速公路上以100 Km/h的恒定車速巡查,巡警車向前方同一車道行駛的一輛轎車發出如圖4中實線所示的超聲波,如果該超聲波被那輛轎車反射回來時,巡警車接收到的超聲波如圖中虛線所示.由此可知,那輛轎車的車速是( ).
圖4
A.大于100 Km/h
B.小于100 Km/h
C.等于100 Km/h
D.大于150 Km/h
解析根據多普勒效應,相對源(一般是聲音發出點)靠近的時候,測量的頻率會比實際大,相反會變小.
巡警車接收到的頻率低了,即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低了,說明轎車和巡警車在相互遠離,而巡警車速度恒定,因此可以判定轎車的速度比巡警車速度大,故A選項正確.
答案:A.
點撥解決該題關鍵是要掌握多普勒效應的應用.
4.惠更斯原理
例6歷史上,為了說明光的性質,牛頓提出了光的微粒說,惠更斯提出了光的波動說,如今人們對光的性質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下面四幅示意圖中所表示的實驗中能說明光的性質的是( ).
解析該題中的四個實驗分別是α粒子散射實驗、雙孔干涉實驗、光電效應的實驗和三種射線在磁場中偏轉實驗,依次進行說明即可.
A.該實驗是α粒子散射實驗,依據此實驗盧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學說,與光的性質無關.故A錯誤.
B.干涉是波的特有性質,因此雙孔干涉實驗說明光具有波動性.故B正確.
C.此實驗是光電效應的實驗,說明光具有粒子性.故C正確.
D.三種射線在磁場偏轉的實驗,能判定射線的電性,不能說明光的性質.故D錯誤.
答案:BC
點撥該題涉及到α粒子散射實驗、雙孔干涉實驗、光電效應的實驗和三種射線在磁場中偏轉實驗,知識點雖然比較多,都屬于記憶性知識,屬于簡單題.
(收稿日期:2014-09-15)
通過對原子物理知識的學習,大家都知道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電子可以使處于基態的原子發生躍遷.那么處于基態的原子受光子照射或電子轟擊,會發生怎樣的躍遷?光子、電子使原子能級躍遷的條件有何不同?電離的發生必須滿足何種條件?對于這些問題同學們務必要弄清楚.
一、激發態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規律
1. 處于激發態的氫原子,能從高能級自發地向低能級躍遷,可發射出不同頻率的光子,其發射光子頻率的種類可用公式C2n=n(n-1)2計算.
圖12. 高能級自發向低能級躍遷發射,由高到低不同頻率光子順序(以n = 4為例)hv1=E4-E1,hv2=E3-E1,hv3=E2-E1,hv4=E4-E2,hv5=E3-E2,hv6=E4-E3.
觀察者聽到這個樂音的音調比原來降低,即接收到的聲波頻率降低.說明觀察者和火車之間的距離在變大.所以A、C均不正確,B、D正確.
答案:BD.
點撥多普勒效應是波特有的現象,要熟知多普勒效應產生的原因和特點,注意接收的頻率在變化,而發出頻率不變.
例5公路巡警開車在高速公路上以100 Km/h的恒定車速巡查,巡警車向前方同一車道行駛的一輛轎車發出如圖4中實線所示的超聲波,如果該超聲波被那輛轎車反射回來時,巡警車接收到的超聲波如圖中虛線所示.由此可知,那輛轎車的車速是( ).
圖4
A.大于100 Km/h
B.小于100 Km/h
C.等于100 Km/h
D.大于150 Km/h
解析根據多普勒效應,相對源(一般是聲音發出點)靠近的時候,測量的頻率會比實際大,相反會變小.
巡警車接收到的頻率低了,即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低了,說明轎車和巡警車在相互遠離,而巡警車速度恒定,因此可以判定轎車的速度比巡警車速度大,故A選項正確.
答案:A.
點撥解決該題關鍵是要掌握多普勒效應的應用.
4.惠更斯原理
例6歷史上,為了說明光的性質,牛頓提出了光的微粒說,惠更斯提出了光的波動說,如今人們對光的性質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下面四幅示意圖中所表示的實驗中能說明光的性質的是( ).
解析該題中的四個實驗分別是α粒子散射實驗、雙孔干涉實驗、光電效應的實驗和三種射線在磁場中偏轉實驗,依次進行說明即可.
A.該實驗是α粒子散射實驗,依據此實驗盧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學說,與光的性質無關.故A錯誤.
B.干涉是波的特有性質,因此雙孔干涉實驗說明光具有波動性.故B正確.
C.此實驗是光電效應的實驗,說明光具有粒子性.故C正確.
D.三種射線在磁場偏轉的實驗,能判定射線的電性,不能說明光的性質.故D錯誤.
答案:BC
點撥該題涉及到α粒子散射實驗、雙孔干涉實驗、光電效應的實驗和三種射線在磁場中偏轉實驗,知識點雖然比較多,都屬于記憶性知識,屬于簡單題.
(收稿日期:201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