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國鋒
新課程中最接地氣的試題是有關化學工業生產流程問題,它常常涉及連續多步反應,將“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污染”等“綠色化學”思想,與生產過程中原料的純度、利用率、損失率,原料的分配比率有機融合,考查學生用中學所學化學知識,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本文梳理概念,點撥方法,總結題型突破多步反應中的“多率”難點.
一、解讀“三率一度”概念
1.純度%=純物質質量不純物質量×100%
隱含關系: 純度+雜質的質量分數=1
2.原料利用率(%)=原料理論用量原料實際加入量×100%
原料損耗率(%)=原料損耗量原料實際用量×100%
產品產率(%)=產品實際產量產品理論產量×100%
①利用率或轉化率對原料或中間生成物而言,產率是對產品而言.
②原料利用率+原料損耗率=1
③對于每一步反應,轉化率=產率=利用率
④百分率都是部分量與總量之比,其值總是小于1
二、歸納解題技巧
1.多步反應關系式的確定技巧
①守恒法:特定元素在整體生產中原子守恒.
黃鐵礦(FeS2)制硫酸是硫原子守恒:
FeS2~2H2SO4
氨氧化制硝酸是氮原子守恒:NH3~HNO3
盡管3NO2+H2O2HNO3+NO,但反應中NO是被循環利用的,即NO又被氧化成NO2,再與水作用生成HNO3,所以氨氧化制硝酸的關系式如下:NH3~NO~NO2~HNO3(NH3全部轉化成HNO3).
②關系式法:正確寫出各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根據化學方程式找出可以作為中介的物質,并確定最初反應物、中間物、最終生成物之間的量的關系;確定最初反應物和最終生成物之間的量的關系;根據所找關系及已知條件進行計算.
例1對少量的碘化物可利用“化學放大”反應進行測定.其步驟如下:在中性或酸性介質中先用Br2將試樣中的I-定量地氧化成碘酸鹽,然后加入過量的KI,用CCl4萃取生成的I2(萃取率為100%).分去水層后,用肼(即聯氨H2N-NH2)的水溶液將I2反萃取至水層中(H2NNH2+2I24I-+N2+4H+),再用過量的Br2氧化,除去剩余的Br2后加入過量的KI,酸化,以淀粉作指示劑,用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反應式為I2+2S2O2-3S4O2-6+2I-),求得I-的含量.
新課程中最接地氣的試題是有關化學工業生產流程問題,它常常涉及連續多步反應,將“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污染”等“綠色化學”思想,與生產過程中原料的純度、利用率、損失率,原料的分配比率有機融合,考查學生用中學所學化學知識,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本文梳理概念,點撥方法,總結題型突破多步反應中的“多率”難點.
一、解讀“三率一度”概念
1.純度%=純物質質量不純物質量×100%
隱含關系: 純度+雜質的質量分數=1
2.原料利用率(%)=原料理論用量原料實際加入量×100%
原料損耗率(%)=原料損耗量原料實際用量×100%
產品產率(%)=產品實際產量產品理論產量×100%
①利用率或轉化率對原料或中間生成物而言,產率是對產品而言.
②原料利用率+原料損耗率=1
③對于每一步反應,轉化率=產率=利用率
④百分率都是部分量與總量之比,其值總是小于1
二、歸納解題技巧
1.多步反應關系式的確定技巧
①守恒法:特定元素在整體生產中原子守恒.
黃鐵礦(FeS2)制硫酸是硫原子守恒:
FeS2~2H2SO4
氨氧化制硝酸是氮原子守恒:NH3~HNO3
盡管3NO2+H2O2HNO3+NO,但反應中NO是被循環利用的,即NO又被氧化成NO2,再與水作用生成HNO3,所以氨氧化制硝酸的關系式如下:NH3~NO~NO2~HNO3(NH3全部轉化成HNO3).
②關系式法:正確寫出各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根據化學方程式找出可以作為中介的物質,并確定最初反應物、中間物、最終生成物之間的量的關系;確定最初反應物和最終生成物之間的量的關系;根據所找關系及已知條件進行計算.
例1對少量的碘化物可利用“化學放大”反應進行測定.其步驟如下:在中性或酸性介質中先用Br2將試樣中的I-定量地氧化成碘酸鹽,然后加入過量的KI,用CCl4萃取生成的I2(萃取率為100%).分去水層后,用肼(即聯氨H2N-NH2)的水溶液將I2反萃取至水層中(H2NNH2+2I24I-+N2+4H+),再用過量的Br2氧化,除去剩余的Br2后加入過量的KI,酸化,以淀粉作指示劑,用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反應式為I2+2S2O2-3S4O2-6+2I-),求得I-的含量.
新課程中最接地氣的試題是有關化學工業生產流程問題,它常常涉及連續多步反應,將“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污染”等“綠色化學”思想,與生產過程中原料的純度、利用率、損失率,原料的分配比率有機融合,考查學生用中學所學化學知識,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本文梳理概念,點撥方法,總結題型突破多步反應中的“多率”難點.
一、解讀“三率一度”概念
1.純度%=純物質質量不純物質量×100%
隱含關系: 純度+雜質的質量分數=1
2.原料利用率(%)=原料理論用量原料實際加入量×100%
原料損耗率(%)=原料損耗量原料實際用量×100%
產品產率(%)=產品實際產量產品理論產量×100%
①利用率或轉化率對原料或中間生成物而言,產率是對產品而言.
②原料利用率+原料損耗率=1
③對于每一步反應,轉化率=產率=利用率
④百分率都是部分量與總量之比,其值總是小于1
二、歸納解題技巧
1.多步反應關系式的確定技巧
①守恒法:特定元素在整體生產中原子守恒.
黃鐵礦(FeS2)制硫酸是硫原子守恒:
FeS2~2H2SO4
氨氧化制硝酸是氮原子守恒:NH3~HNO3
盡管3NO2+H2O2HNO3+NO,但反應中NO是被循環利用的,即NO又被氧化成NO2,再與水作用生成HNO3,所以氨氧化制硝酸的關系式如下:NH3~NO~NO2~HNO3(NH3全部轉化成HNO3).
②關系式法:正確寫出各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根據化學方程式找出可以作為中介的物質,并確定最初反應物、中間物、最終生成物之間的量的關系;確定最初反應物和最終生成物之間的量的關系;根據所找關系及已知條件進行計算.
例1對少量的碘化物可利用“化學放大”反應進行測定.其步驟如下:在中性或酸性介質中先用Br2將試樣中的I-定量地氧化成碘酸鹽,然后加入過量的KI,用CCl4萃取生成的I2(萃取率為100%).分去水層后,用肼(即聯氨H2N-NH2)的水溶液將I2反萃取至水層中(H2NNH2+2I24I-+N2+4H+),再用過量的Br2氧化,除去剩余的Br2后加入過量的KI,酸化,以淀粉作指示劑,用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反應式為I2+2S2O2-3S4O2-6+2I-),求得I-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