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正和,賈向東,孫翠霞,姜曉明,伍靈杰
(北京源深節能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142)
北京地鐵1、2號線LED照明改造
謝正和,賈向東,孫翠霞,姜曉明,伍靈杰
(北京源深節能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142)
針對北京地鐵1、2號線已有照明系統進行LED改造,通過改造前對公共照明區域的模擬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提出了技術方案。改造完成后與實際改造效果進行了對比分析,并通過第三方檢測,證明了該節能改造效果顯著,值得大范圍推廣。
LED照明改造;節能;北京地鐵
北京地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城市地鐵系統之一,從1969年1號線開通至今,已經駛了40多年的征程。截至2014年1月,北京地鐵共有17條運營線路,覆蓋北京市11個市轄區,預計到2016年底,北京地鐵運營總里程將達到660 km以上;到2020年時,運營總里程將超過1 000 km。而與此同時,由于其運輸量大、總耗電量大,是城市中的用電大戶,在地鐵的日常運營過程中,照明系統的耗電量占運營總耗電量的5%~10%。本項目以北京地鐵1、2號線LED照明改造項目為例,通過對公共照明區域模擬分析,提出技術方案,并與實際改造效果進行對比,提出了適用于北京地鐵LED照明改造的方案,為進一步推動新型綠色照明技術應用奠定基礎。
北京地鐵1號線是北京最早的地鐵線路,西起蘋果園站,東至四惠東站,全長31.58 km,設23座車站和2座車輛段,是北京市第一條貫穿城市東部和西部地區的地鐵線路;地鐵2號線是北京的一條環線地鐵,全長23.0 km,設18座車站和1座車輛段。兩條線路對于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緩解道路交通擁堵起到了舉足輕重作用。
由于兩條線路均屬于北京市較早開通的地鐵線路,照明普遍采用的是熒光燈、節能燈、筒燈和高壓鈉燈為主的照明燈具,耗電量較大。以本次照明改造的34座地下車站為例,符合改造的區域主要包括站臺、站廳、出入口,涉及燈具數量30 121盞,改造前,年耗電量達800余萬kW·h。

圖1 地鐵1、2號線線路
根據《地鐵設計規范》GB50157-2003、《城市軌道交通照明標準》GB/T16275-2008、《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對地鐵車站站廳、站臺等處進行照明模擬與分析:
3.1 模擬條件
根據《城市軌道交通照明標準》 GB/T16275-2008要求,地下軌道建筑表面的反射比(表1)。
維護系數設定(見表2)。

表1 地下軌道建筑表面反射比

表2 維護系數設定
3.2 照明模擬
3.2.1 站臺照明
燈具間距:3.7 m×2.5 m,燈具高度如圖2所示。

圖2 站臺燈具布置
站臺照明模擬結果見圖3。
3.2.2 站廳照明
燈具間距:3.7 m×2.5 m,燈具高度3.1 m,如圖4所示。

圖4 站臺燈具布置

圖3 站臺照明模擬
站廳照明模擬結果見圖5。

圖5 站廳照明模擬
3.2.3 走廊、通道照明
燈具間距:1.5 m×1.5 m,燈具高度:2 m。
走廊、通道照明模擬結果見圖6。
3.3 模擬及分析
通過模擬計算,站臺地面的平均照度為2301x,站廳地面的平均照度為2191x,通道及走廊地面的平均照度為2461x,均滿足地下鐵道照明標準的最高要求。站臺與站廳的照度均勻度大于0.8,亦滿足《城市軌道交通照明標準》GB/T16275-2008照度均勻度0.7的要求。

圖6 走廊、通道照明模擬
3.4 改造后效果對比
3.3.1 站廳(產品:T5燈管)
站廳改造效果對比見圖7。

圖7 站廳改造前后
3.3.3 通道(產品:8寸筒燈)
通道簡燈改造效果對比見圖9。

圖9 通道簡燈改造前后
3.3.2 通道(產品:T5燈管)
通道燈管改造效果對比見圖8。

圖8 通道燈管改造前后
北京地鐵1、2號線34座車站的LED照明改造,經北京地鐵人員測量,各區域照度滿足現行的地鐵《城市軌道交通照明》的有關標準,且比原有照度提升了30%,
3.3.4 扶梯間(產品:8寸筒燈)
扶梯間改造前后效果對比見圖10。

圖10 扶梯間改造前后
燈具總體運行平穩。通過第三方檢測機構認定:本項目節能率達到57%,年節約標煤1 514 t,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2015-09-20
謝正和(1981—),男, 湖南婁底人,工程師,主要從事節能環保工作。
A
1674-9944(2015)12-02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