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前總統曼德拉一生先后伴有三任妻子,伊芙琳、溫妮與格拉薩,他與她們三人情感糾結各異。
與發妻伊芙琳的甜蜜與苦澀 1944年對曼德拉的人生太重要了,他在西蘇魯的引領下參加了非國大,又首次步入了婚姻殿堂。這一年,曼德拉在西蘇魯家里遇到了西蘇魯的堂妹伊芙琳,她比曼德拉小四歲,文靜、漂亮、樸實,來自烏姆塔塔西部約25公里的川斯凱的恩格佐博。
富于激情的曼德拉與伊芙琳一見面就擦出了愛情火花,他欣喜地約她幽會。幾個月后,浪漫率真的曼德拉就向伊芙琳求婚。當時伊芙琳是一名護士。由于貧窮,他們在約堡的“土人委員法庭”舉行了只需簽名和一名證婚人出席的簡單結婚儀式。
曼德拉與伊芙琳婚后共生了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曼德拉十分喜歡這個有兒有女有賢妻的家庭,但是曼德拉自從與非國大關系密切之后,很難抽出時間來照顧家庭,終日忙于政治活動和法律事務。這讓伊芙琳感到很失落。1955年的一天,伊芙琳向曼德拉下了最后通牒:要求曼德拉必須在她和非國大之間做出選擇。
同溫妮復雜的情感糾結 溫妮·曼德拉,1936年9月生于川斯凱的蓬多蘭的比扎那一個小村莊里,屬科薩部族。
曼德拉與溫妮的相戀結婚堪稱奇緣。一天下午,曼德拉開車途經巴拉瓜納醫院,當他駛過附近的一公共汽車站時,曼德拉的眼睛瞬間一亮,映入了一位美貌可愛的小姑娘正在等候公共汽車。
第二天曼德拉在辦公室里,偶然去找坦博,發現那小姑娘和他的兄長正坐在坦博桌前,曼德拉沒想到昨日的意外相見,今日竟重逢相聚。
從此,他們經常約會,還在俱樂部一起鍛煉身體,或參加會議和政治討論。1958年6月14日,兩人舉行了婚禮。
在非國大等組織遭到禁令后,曼德拉轉向地下活動,經常東躲西藏。溫妮既要照料兩個孩子,還要工作和從事非國大的有關活動,然而,兩個人的婚姻最終因政治和情感的雙重因素而分手。
與格拉薩結為終老知己 1996年,在法國巴黎的一次正式宴會上,78歲的曼德拉公布他與莫桑比克前總統遺霜格拉薩·馬歇爾的戀情。1998年7月18日,曼德拉在80壽辰時,與格拉薩正式喜結良緣。
格拉薩生于1945年10月,出生于莫桑比克加扎省。她曾在葡萄牙里斯本大學攻讀德國哲學。格拉薩年青時即投身于反殖斗爭,成為一名文武兼備的自由戰士,并認識了莫桑比克解放陣線領導人薩莫拉,后來結為夫妻。
莫桑比克獨立后,格拉薩擔任共和國首任文化和教育部長,一干就是11年。她大力發展教育事業,降低了文盲率,工作很出色。1986年格拉薩遭受了丈夫薩莫拉總統空難身亡的巨大打擊。在長達5年時間里,她一直穿黑色服裝,沉浸在極度悲傷之中,直到1991年在其12歲兒子的啟發下,開啟新的生活,設立基金,從事解決貧困問題,又一次展示了出眾的領導才能。
關于曼德拉與格拉薩接觸聯系增多的一個原因是,傳聞格拉薩的女兒祖齊娜考入約翰內斯堡大學,曼德拉是這孩子的教父。曼德拉的家自然成了這孩子的落腳點,因此其母格拉薩經常前來探望女兒,曼德拉與格拉薩越來越相知。
曼德拉的晚年患有多種疾病,格拉薩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愛。曼德拉生命的最后時刻,格拉薩日夜守候。南非媒體稱格格拉薩是“真正帶給曼德拉快樂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