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雪 徐佳
摘要:鋼琴演奏是音樂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蘊含著深刻的美學原則,鋼琴演奏者只有深刻理解美學原則,并將之和諧地融入到演奏中,才能呈現出精彩的鋼琴演奏。本文將從本體、結構、形態、存在、價值五方面對鋼琴演奏中的美學原則進行分析。
關鍵詞:鋼琴演奏 美學原則 分析
鋼琴演奏是對音樂藝術作品的呈現形式之一,演奏過程是對音樂作品的二次創作,演奏質量的高低與演奏者對于美學原則的理解把握有很大關系。只有深刻理解音樂中的美學原則,才能在演奏過程中,將音樂中的美表現得淋漓盡致。音樂藝術中摻雜了很多人性化和感性化的內容,鋼琴演奏作為音樂的表現形式也不例外,鋼琴演奏者要深刻理解音樂的美,不僅要對樂曲熟練,了解曲作者的背景及創作背景,樂曲表達的情感內涵,更要從美學角度進行分析,在演奏中充分融入自己的情感,讓聽眾在欣賞樂曲的過程中,情感發生共鳴,讓跳躍的音符把演奏者和聽眾帶入一個美好的意境。鋼琴演奏中,美學的本質是對于音樂意境的理解,只有演奏者對于音樂中蘊含的美有了深刻理解,觀眾才能體會到美的演奏,才能體會到音樂本身所蘊含的美。由此可知,若想讓聽眾真正感受到鋼琴演奏的音樂之美,演奏者本身就要有極高審美和理解美的音樂素質,有超強的彈奏功底和演奏能力。本文將對鋼琴演奏中的美學原則進行探討,為鋼琴演奏的美學發展提供一些思路。
一、感受本體,體驗鋼琴演奏之美
音樂是人類世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樂承載著人們的情緒和情感,音樂可以安撫人躁動的心,可以激勵失落的靈魂。本體是事物的根本屬性,音樂因為有本體才有靈魂,因為有靈魂才有情感,因為有情感才能與人有共鳴,因為有共鳴才能感染聽眾。鋼琴演奏是一種美學創作,每一次彈奏都是對樂曲的創作,彈奏者通過手指的運動感受到音樂的本體,聽者通過旋律也感受到音樂的本體。鋼琴演奏中融入自身情感但又不能喪失本體,演奏過程可以進行創新,如改變一些頓挫節奏,整個演奏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但是永遠不能忘記樂曲的本身含義,演奏者要對于本體充分體驗之后再融入自身的情感升華、智慧創作進行演奏,鋼琴演奏才具有獨特的藝術精神和美。
二、掌握結構,享受鋼琴演奏之美
鋼琴對于樂曲的演繹,不是某一個音符的美,而在于音符組合起來之后,給人的和諧之美、鮮明之美。想要用鋼琴演奏出美的音樂,就要了解什么樣的樂曲結構合理,什么樣的音符組合和諧,什么樣的節奏配合什么樣的高度。只有了解這些框架原則,再對樂曲的結構內涵進行調整,才能讓鋼琴演奏表現出某種特定的情感,才能表達出音樂的美。鋼琴演奏的美在于和諧、統一,在于邏輯、突破,演奏者既要懂得表現樂曲整體,又要懂得演奏的節奏、力度和豐富的情感,才能最終表現出鋼琴演奏的整體美。
三、把握形態,表現鋼琴演奏之美
音樂本身是無形的,但是它確實存在于世界。人們通過手指,用鋼琴將音樂呈現出來,所呈現出的音樂是具有形態的,這種形態并非可見可摸,而是人們對演奏曲目的聆聽感悟,由于演奏的偏差會造成人們對音樂形態的不同感悟,所以演奏者在演奏時不但要精力集中、指法靈活、游刃有余,僵硬的手指是無法表現出樂曲之美。要想表現出鋼琴演奏中的美,演奏者還要有良好的心態。在演奏之前,應對所演奏曲目進行深入的理解,理解音樂的內涵,了解音樂中的人想通過音樂表達什么含義,對于演奏曲目反復練習,讓音樂、鋼琴與自己融合一體,這樣在彈奏每一鍵時才能力度適當,自然流暢。鋼琴演奏所表達的美往往是崇高、優雅的,因為鋼琴的音質本身就具有一種優雅的形態。演奏者要對這一點充分理解把握,力求在演奏過程中,將音樂中的各種情感彈奏成永恒的美。
四、體會存在,領悟鋼琴演奏之美
任何物質都有其存在形式,物質的美在于物質的存在和美的存在,當美和諧地疊加到物質之上,物質的美就是存在的。音樂亦是如此,鋼琴演奏的美在于鋼琴音色之美的本身和彈奏內容相契合,鋼琴音色的美本身是存在的,并非因為音樂作品才產生的。感悟鋼琴聲音之美的存在,演奏時才能夠選擇更適合鋼琴演奏的曲子。鋼琴音樂與作曲家和演奏家無關,它可以獨立的存在,不為某一首曲子所束縛,不被演奏家所改變,演奏者對于鋼琴音色美的存在和鋼琴音樂的存在要進行深刻的理解,了解鋼琴所有獨立的存在,對于其存在和獨立之美進行提升和發揚,才能讓鋼琴演奏的過程更為純凈,更有情感,更加永恒。
五、創造價值,升華鋼琴演奏之美
鋼琴演奏所表達出的情感,時而給人鼓勵,時而給人寧靜,其藝術的表現具有社會價值。某些鋼琴演奏帶給人們的鼓舞和安慰是永恒的。在這個基礎上,鋼琴演奏不僅僅是一項藝術的表現手法,更是一種具有社會意義的活動,正因為鋼琴演奏給人們帶來情感的慰藉,才能表現出其永恒的魅力。鋼琴演奏敲打著人們內心深處對于真善美的追求,讓人們在音樂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命的價值。鋼琴演奏在人文藝術上創造的價值是不容置疑的,正是這種濃厚的人文價值,讓鋼琴的演奏變得更加高尚,更加美麗。
綜上所述,鋼琴演奏者要把握客觀事實、掌握演奏技巧、融入自身情感、提升人文關懷,多方面同時展現鋼琴演奏的美學原則,才能彈奏出富有美感和內涵的鋼琴曲。
參考文獻:
[1]王次炤.音樂美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張前.音樂表演藝術論稿[M].北京: 中央民族大學,2004.
[3]劉曉靜.淺談李斯特的音樂美學思想[J].藝術教育,2008,(12).
[4]李琴.音樂美學素養在鋼琴表演中的重要作用[J].音樂時空,2011,(07).
[5]郭援.從美學角度淺議音樂表演中的鋼琴演奏[J].科技信息,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