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無霜
摘要:印青聲樂作品作為特定時期的一種文化產物,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印青聲樂作品以荒原主人翁的姿態,用火一般的熱情,寫下了一篇篇散發著生動活潑又頗具現代意識氣息的作品。對于印青聲樂作品的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也具有積極的現代意義。本文主要從藝術審美學的視角來探索印青聲樂作品特點,并通過其音樂代表作進行分析,探討在藝術審美學視域下的印青聲樂作品新形態。
關鍵詞:印青 藝術分析 創作特點
一、印青簡介
(一)印青生平及背景
印青,國家一級作曲家,上海人,1954年5月出生在南京,1970年入伍,原總政歌舞團團長,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全軍藝術指導委員會委員,全軍高級職稱評委會評委,多次在全國、全軍各次重大比賽中擔任評委。被譽為“中國的舒伯特”。
印青在我國音樂界的重要地位與他音樂的獨特性有重要的關系,這些對他的音樂成長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他在音樂創作上最大的特點就是將生動活潑、現代意識特征和浪漫風格推向了一個受人重視的高度,在這個領域內的研究他超于了其他音樂家,頗有自己的建樹,也為自己的音樂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魅力。
(二)印青聲樂作品的創作特點
印青作品以一種成熟的風格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才華和技巧,在他的感情作品中,受到個人性格以及成長環境還有流傳至今的愛情經歷,使得他的作品在整體上呈現出一種兼具生動活潑、現代意識氣質與浪漫情懷的特點。他所創作的歌曲整體氣勢恢宏、情緒和節奏變化莫測、細致精巧;在作品創作上主要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吸收和借鑒,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不僅具有一種舒伯特風格的體裁特點,也具備了舒曼的音調風格。他的整體的創作都吸收和借鑒了前人的優秀經驗和教訓,在整體上呈現了時代的風貌和特點。
印青聲樂作品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在具體的藝術審美環境中,受到經濟、政策、人文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而影響下,形成的特定的歷史時期的音樂產物,相對于中國音樂史上其他類別的音樂作品,具有非常鮮明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1)軍旅精神
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特定歷史時期中,突出的特點就是青年們都在軍旅中辛勤的創造和勞動,在勞動中感受文化,在實踐中創造作品,因此,這個時期的許多作品都具有濃厚的軍旅文化的氣息,傳遞著特有的軍旅精神。
(2)城鄉文化的融合
在中國現代化進程時期,來自城市的青年們下到農村的田間地頭,將他們在學校與課本上掌握到的知識運用到勞作的實踐中,他們將城市的文化和氛圍也帶入了鄉村,將兩種不同的氛圍與文化氣息想融合。
(3)現代大農業精神
中國現代化進程時期,青年們下放在以大荒原、大機械、大生產和高科技為特色的新的黑土地上。在這種獨特的北方農業氛圍中,區別于南方小農生產的鄉村氣息,獨有的大氣、恢弘、霸氣的精神也都體現在了音樂作品中。
(4)艱苦奮斗精神
這個時候音樂作品中到處都透露著以中國現代化進程精神為特色的民族文化的繼承和開拓。面對著黑土地農作的艱苦,這種源自于生活的實踐體驗都被有效地融入了音樂創作之中,在這片土地上的辛勤勞作換了的是物質的豐收也是精神的富足。中國現代化進程這塊嚴酷的土地給予拓荒者的難以置信的艱苦和困難,這個時期的音樂作品整體的基調就是突出了陽剛的力量,展現了一種壯闊和大氣的力量。
二、印青的歌曲作品特點簡述
(一)時代性
印青聲樂作品中,對人的尊嚴與精神的書寫就能夠很好的體現特定歷史時代的人性之光。最為典型的代表作是《西部放歌》、《世紀春雨》、《雪意》、《昂首未來》、《中華大家園》、《祖國,永遠祝福你》、《凝聚》等一系列作品。
印青的軍旅音樂作品最為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他用記錄和懷念的方式來闡述那個年代無悔青春的激昂故事,在緬懷青春記憶之中,尋找時代賦予當時年輕人的無限的精神和力量。他最大的貢獻就是能透過那些消極和不足現狀來尋找積極的人生意義,探尋每個人身上的英雄情懷和氣質。在這些具有開拓進取凈勝的青年身上,聽眾能夠感受到的就是一種不可褻瀆的精神散發出了一種不可輕薄的力量。在他的作品中,人性之光表露無疑,這就賦予了人物英雄形象和精神,在他的筆下,這些積極進取的青年們已經不完全是一種人物的代表,更是一種時代精神和歷史責任感的寄托,英雄主義精神燭照下的當代音樂充滿了浪漫主義激情,使之在藝術審美意義上呈現出悲壯、崇高的美學特征,顯示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二)民族性
不同流派中都體現了地域的特點。不同地域的文化中有不同的情感表現,不同地區音的人們在音樂創作中,將地域文化的特點和感情都無形之中融合在作品里。印青的音樂創作技藝從民族音樂的移植,一方面,可以發揮音樂作品的異域風情,另一方面又融合了傳統民族樂器和藝術表達,具有雙重性。
(三)抒情性
作品風格是每個音樂家在自身的藝術建設中區別于他人最重要的一種特點。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由于受到時代特點以及藝術審美主體思想對于愛情思想的重視。因此,這些歌曲最大的選擇特點就是放置于一種關愛人民生活,歌頌愛情的一種重要的境地。因此,作品的選材區別與其他通俗作品,在題材上就具有共鳴性,能夠在一個時代下引起強烈的共鳴。《西部放歌》、《西部情歌》也屬于陜北民歌信天游的精華,其中大量對天空等自然景物進行輪回描寫,反復刻畫出人物的思戀之情。
三、結語
本論題通過對一些研究性著作的閱讀和資料的查詢,對印青聲樂作品有一些新的認識,從而開展此方向的研究來探索人文精神與豐富情感的原因,并通過人文精神現狀與其音樂代表作進行重要分析,探討在藝術審美學視域下的印青聲樂作品新形態,為印青聲樂作品提供新的借鑒。
參考文獻:
[1]趙玉卿.音樂的民族性特征漫談[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6,(03).
[2]黃河,戈素云.淺談歌曲《天路》的創作與意義[J].大舞臺(雙月號),2009,(05).
[3]李小亮.我國當代聲樂藝術發展的特點及其思考[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2,(02).
[4]軍旅歌曲的新收獲 新走向 新突破──軍旅詞曲作家賀東久、石順義、張千一、印青、屈塬五人談[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1999,(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