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永軍
歷史上,作為絲綢輸出原產地,成都不但是南絲綢之路的開端,也是南北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樞紐。絲綢之路經濟帶必將引領一個嶄新發展時代的到來,千年古道將再次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與活力。
經濟與文化密不可分,在共建“一帶一路”的過程中,成都的文化稟賦、文化產業、文化貿易將如何融入“一帶一路”?這是成都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題中應有之意。
絲綢之路是一條貿易之路,更是一條不同文明交流融合之路。文化交流互鑒是推動進步的重要動力,只有促進文化交流,才能實現更深層次的面向絲路國家的開放。
正如國家行政學院文化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宏存所說,“文化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先行作用。‘一帶一路’雖然是一個歷史的概念,但它是用文化將歷史、現實與未來連接在一起,成為中國面向全球化的一個戰略架構。因此文化是‘一帶一路’的靈魂,文化產業是其中的戰略基礎。應發揮‘人文先行’的優勢,制定規劃、整合資源、形成合力,進一步推動中國同沿線國家的全方位、多領域交流合作。”
所以,在文化交流合作中成都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推動政府間文化交流與合作深入發展。除了頂層設計,成都還要精心打造新的文化交流品牌,舉辦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化論壇、展覽、演出活動。

成都新世紀環球中心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這樣解釋說,“‘一帶一路’不僅僅是一個空間概念和經濟合作戰略,它更是一個建立在歷史文化概念影響基礎之上的文化影響力概念。文化共識及價值認同的基礎戰略的地位與作用,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認知維度。文化的影響力超越時空,跨越國界。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是當今世界文化發展繁榮的主要渠道,也是世界文明日益多元、相互包容的時代標簽。”
所以,成都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要拓展文化的維度,在“新絲路”中要有“新思路”,有了“新思路”才能有“新絲路”。
絲綢之路是商貿之路,是和平之路,更是文化之路。“一帶一路”的建設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歷史機遇。古絲綢之路曾經是中國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如今,“一帶一路”戰略將東亞、中亞等國家緊密聯系在一起,這一戰略構想蘊含了大量的文化產業發展商機。
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西沐分析指出,“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有很多特色文化資源,在資本聚合的過程中,如何根據合作國家的文化資源特性,建構不同價值形態的文化產業合作發展平臺,通過產業資本來發展不同國家與民族的有競爭力的文化產業業態,從而實現保護不同的文化生態,這是極為重要又極具戰略前瞻性的突破口與重要抓手。”
成都要利用好文化所具有先天優勢,在國際交流、國際貿易中發揮的獨特作用,讓自身的文化及其產業進一步拓展“一帶一路”戰略的內涵與視角。這個視角的戰略意義不低于基礎設施在互聯互通中的戰略地位與作用。成都要打造好文化資源資產化平臺和機制,調動政府、企業、社會及民間力量的參與,要以更加開放的胸懷和更積極的實踐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戰略進程中。
“一帶一路”以人文交流為紐帶,創新合作模式,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在“一帶一路”的每一點、每一處,都是文化創意元素的“聚寶盆”,整個“一帶一路”就是發現和挖掘文化創意元素的超級“大寶庫”。“一帶一路”不是從零開始,而是現有合作的延續和升級。要將現有的、計劃中的合作項目串接起來,形成一攬子合作,爭取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整合效應。“互聯網”+“一帶一路”+“人腦的創造力”所爆發出的創意正能量,必將會產生意想不到的乘數效應。
文化貿易是文化企業走出去的重要支點,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支撐下,文化貿易將迎來新的發展空間。
高宏存分析指出,“一帶一路”戰略將更加有利于經濟轉型和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中西部地區、特色文化資源富集的地區,需要升級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式,在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常態背景下,需要搭建起新的平臺,建立一種與區域經濟發展新趨勢相適應的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模式。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和實施,全國超過20個省區市正在進行“一帶一路”有關規劃項目,不少項目涉及文化產業與文化貿易領域。多個文化企業已經行動起來,尋找新的“走出去”發展平臺,開拓國際市場。然而,在發展中,它們也受到了不同因素的制約。
正如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羅楊所說,我國文化產業發展不缺少創新的激情,缺少對傳統的繼承;不缺少對外開放的勇氣,缺少文化走出去的能力;不缺少國家對文化的資金投入,缺少精品力作的大師級人物的誕生;不缺少歷史文化的資源,缺少當代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我國文化產業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2014年10月,馬鞍小學清音社團赴日本參加成都市與日本甲府市締結友好城市30周年的文化交流活動
針對所遇到的問題,要從企業和政策兩方面做出努力。文化企業要在創意設計、科技創新、供應鏈管理、品牌打造等方面加大投入,延伸文化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此外,應整合各方面資源,遵循“政策先行先試”的原則,完善基礎建設、人力配備和產業升級的保障措施,推動相應的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實現落地,尋求“一帶一路”文化貿易新的升級點和突破點,搭建有效的市場機制和合作平臺。
此外,在“一帶一路”格局中,文化及其產業的發展戰略要前置,一方面可以建立共識,清除戰略誤解,減少摩擦或沖突;另一方面,文化產業作為一個新興業態,也可以豐富與壯大“一帶一路”的戰略內涵與規模。文化的交流、資源的整合開發、產業的規模發展,一定要建立在平臺機制的形成上,這樣既可以提升有效性,又可以持續做大規模。
“一帶一路”,始于貿易,拓展于文化。這不僅是商旅貿易之路,更是文化交流之路、文明共生之路。她承載著新的使命,必將孕育新的生機,激揚新的活力。成都定要抓住這條路,綻放出新的成都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