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三峽學院 鐘玨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讀《京華煙云》之姚木蘭
重慶三峽學院 鐘玨
林語堂曾語:“若為女兒身,必做木蘭也。”此木蘭非彼木蘭,此乃《京華煙云》中姚木蘭也。這句話足以證明林老先生對木蘭之喜愛,的確,在書中,林老先生毫不吝惜地給了木蘭一切女人所羨慕的東西。
《京華煙云》;姚木蘭
有人說木蘭的一生太幸福了。她出生在殷實之家,美貌、智慧、才華并存,丈夫愛她,長輩疼她,家庭生活和睦幸福,她享盡了世間一切的美好。也有人說木蘭是不幸的,盡管她有令人羨慕的生活。可是她并沒有嫁給自己真正喜歡的孔立夫,她的一生葬送在曾家那個豪華的金絲籠里,經歷了家庭的重大變遷,面對的家人的先后離去,最后還飽受中年喪女之痛……
關于木蘭的幸與不幸,我不想爭辯太多。從心底里說,她是一個值得讓女人疼愛,男人心動的女人。她生在富貴之家卻沒有嬌生慣養的習氣,秉承了大家閨秀的端正典雅,又不失小家碧玉的溫柔可人。集傳統中國女人的美德于一身,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父親獨特的教育方式又讓她與一般的傳統女子有所不同。她的思想不保守也不激進,做自己想做的事,活得自由、瀟灑。女人就應該這樣,貴而不驕,有著天然的親和力和吸引力。試想,如果你的身邊有一個這樣的人,你能控制住不喜歡她、親近她,和她成為好朋友嗎?
她的丈夫戲稱她為“妙想家”,她腦子里總有那么多新奇的想法,這也是她讓人忍不住喜歡的一個原因吧!比如,她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幻發型和裝束,似乎要把自己徹底的融入那個季節。我最喜歡的就是她隨性的生活方式:不做作、不拘束、簡單、隨意、自然。平淡實在,安穩的生活中,又隨時都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驚喜。在秋高氣爽的時節去香山看那滿山紅葉,閑來無事時在自家花園里請客以文會友,興致來了到廚房做一碟小點心,做做針線活……這是多么愜意的生活呀!這樣的生活非要一個對生活充滿興趣和愛好的人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真諦。
關于愛情,蓀亞愛木蘭,可她愛的是立夫。知人者明,自知者智。她明白自己愛的到底是誰,也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她明白,和立夫在一起,不見得會比和蓀亞在一起幸福。立夫適合做戀人卻不適合做丈夫。她和蓀亞在一起會過得幸福美滿,蓀亞能給她想要的生活,接受她的一切奇思妙想。知道這些有什么用呢?人的感情很多時候是不受控制的。
木蘭的聰明還在于能夠理智的處理這些微妙的感情關系。面對兩個男人,她都能做到坦坦蕩蕩。現在的女孩兒面對感情的時候。要么怯懦的服從長輩的安排,將真正的感情死死地壓在心底,忍受著內心痛苦的掙扎。要么被愛情沖昏了頭腦,什么都不管,果斷的拋棄所有,到最后發現當初的最愛也不過是一段荒唐……
沒有缺憾的人生反而是不完美的,中年喪女、歷經家庭變故給木蘭的人生添加了另一種色彩。這些災難并沒有讓人覺得她可憐,因為她骨子里有一種堅韌,這些苦難不過是增加她生活的經歷,對她本身是沒有什么影響的。這并不意味著木蘭鐵石心腸,只是死者已逝,無力回天。沉溺于痛苦也于事無補。她還是原來那個她,美好的生活著,只是換了一種更為樸素的方式。

在生活中,難免遭遇種種困難和不幸,而且這些事往往是我們不能主宰的,我們并不是非得用哭天搶地、撕心裂肺的方式來表達心中的悲傷。安靜的接受上天的安排,淡然的看待這一切,是一種更好的歸宿。給心靈一次放生,也是對那些傷痛最好的紀念。
想做一個木蘭那樣的女子,富貴而不庸俗、聰明而不狡猾、討喜而不諂媚、世事洞明卻難得糊涂,歷經風雨依舊坦然……
I246.5
:A
:1671-864X(2015)02-0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