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賓學院 高琴
試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參政能力
四川宜賓學院 高琴
我國的民主黨派是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承擔著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等重大政治任務,參政黨自身能力水平涉及到其在參政議政方面能否有所作為。本文試圖通過分析影響參政黨參政能力的因素,以探討提升其參政能力的措施。
參政黨;職能;參政能力
我國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一政黨制度既不同于西方的多黨制,也不同于蘇聯的一黨制,為中國所獨有。1989年12月中共中央頒發《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意見中確定:“民主黨派是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 并規定“民主黨派參政的基本點是: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執行。”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報告《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中提出:“加強同民主黨派的政治協商。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堅持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之中,增強民主協商實效性。深入進行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
根據中國的政黨制度和上述規定,我國參政黨承擔著參與決策、監督執行等重要政治工作,更多的職能主要體現在方案的提議,工作的促進上,主要形式是協商、批評、監督、意見建議。能否卓有成效地履行這些重要職責,關鍵還看我國參政黨是否有較高的參政議政能力。國外一些媒體把中國的民主黨派視為“政治花瓶”“擺設”, 過去較長一段歷史時期,我國民主黨派被動不作為現象比較突出,其參政能力受到很多人質疑,我國民主黨派自身的確存在許多問題致使其參政議政水平不高。
一是我國民主黨派的成員大多是知識界科技界人士,專業性強但政治素養欠缺,普通成員對政治參與興趣索然,不少人對參加民主黨派的目的存在認識偏差:為了認識更多的人,為了找個組織依靠等。
二是民主黨派的組織紀律不夠緊密,組織生活不夠規范,對其成員教育引導培養不足。
三是民主黨派成員一般專業工作任務重,無暇顧及黨派事務,沒有時間搞走訪調查,社會活動能力弱。
四是民主黨派在自身各級主委、副主委人選問題上,片面注重學歷學位,忽視其政治能力組織水平,再加上各級民主黨派的主委大都是兼職,本職工作牽扯了大量精力,黨派各項工作、各項建設的開展難以深入扎實,民主政治理論研究建樹不高。
五是信息搜集、信息判斷分析能力低,信息敏感度不高,對社會問題的反應比較遲鈍,妨礙了自己的宣傳、引導、監督工作取得實效。
六是機關工作人員少,又被日常行政公文等事務糾纏,因而比較忽略本黨人才的組織、協調工作,對捕捉社會熱點、決定調研事項關注不夠。各參政黨對其成員參與黨務工作的督促、結果的呈現、效果的評估、經驗的總結等缺乏有力掌控。
七是民主黨派經費短缺,無法支持各項專題研究、社會調查、數據采集,也沒有能力聘請高端人才或委托專門機構來輔助自己參政議政,同時政府信息公開透明有限,民主黨派參政議政質量不高。
圍繞提升參政議政的水平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的實效,涉及參政黨的發展對象、組織機構、領導方式、工作程序、內部民主、決策機制、參政議政協商監督的制度化,政黨經費的籌集使用等等問題,結合參政黨自身問題,本文認為加強參政黨參政能力建設的措施有以下幾方面。
1.民主黨派的章程應適時修改,以反映現代經濟結構、階層結構的變化,要適當吸納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有志于政黨事務的社會精英分子,比如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發展民主黨派成員,擴大社會基礎,關注社會大多數,努力代言目前在中國還占多數的工業、服務業工人和農業勞動者的利益。
2.嚴格各參政黨組織紀律,改變各黨派自由散漫狀態。各民主黨派上級組織要加強對下級組織的監督和管理,科學化動態靜態指標;主委專職化,專注思想道德建設、理論建設、人才隊伍、紀律建設。
3.加強參政黨內民主化建設。配合民主選舉,上級要在一定程度上主導各級民主黨派的負責人——主委的人選,建立一定競爭機制,選拔優秀人才;建立重大問題意見收集制,暢通言路,提高成員參與率、民主黨派凝聚力。
4.重視參政議政提案的確定提交。篩選出具有共同性利益訴求的主題進行重點調研,集中力量深入社區、行業基層,做到材料真實、意見建議明確可行,可以課題與經費打包,委托給承接者(個人或集體)。每年有必要聘請專家、專業機構預測經濟、政治、社會發展趨勢,根據各方面數據指標,形成有前瞻性、戰略性、科學性的提案。
5.隨著政治協商的內容、形式和程序的變化發展,參政黨要培訓具有社會活動能力、政治參與能力的專門人才,建立與普通公民頻繁接觸的有效機制,集中民意,有序參與,提高協商實效。
6.力促民主監督制度化、程序化,防止批評監督流于空談和形式。加強與媒體的合作,辦好自己的機關報、網站,開辟監督專版,發揮輿論影響力的作用。
7.拓展民主黨派活動資金來源渠道,資金籌集使用公開規范。除向財政爭取資金法定外,向社會籌集資金的渠道、方式要提議人大立法,遵循使用資金公開規范原則,支持參政黨履職和各項建設。
提高參政黨參政議政能力,有助于建設一個有擔當、能擔當的負責任的中國特色的參政黨,從而更好地彰顯參政黨的存在價值,對執政黨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D665
:A
:1671-864X(2015)02-00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