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歌舞團附屬藝術學校 耿娜
多學科視野中的中國古典舞教學
遼寧歌舞團附屬藝術學校 耿娜
我國的舞蹈類別有很多種,而最引人注意的便是歷史悠久、藝術欣賞價值比較高的古典舞蹈。下面我們就根據作者多年來的舞蹈教學經驗,詳細探討一下古典舞蹈在我國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并且也將我國古典舞蹈與其他國家的古典舞蹈進行對比,看世界其他國家與我國的舞蹈有哪些區別。并對我國舞蹈類院校的教學模式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
中國古典舞;教學;哲學;心理學
古典舞蹈并不是單純意義上的非常古老的舞蹈種類,古典的含義是:在舞蹈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比較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舞蹈種類。并且具有獨特的、系統化的舞蹈訓練規范。古典舞蹈也一定意義上代表了一個地區文化的發達程度和歷史文化的久遠程度。而我國古典舞蹈在發展過程中,也一點一點融合了其他很多種舞蹈的精髓 。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代表性古典舞種,比如世界聞名的巴西桑巴舞、中東地區的肚皮舞還有熱情火辣的英國拉丁舞 。這些舞蹈都屬于傳承度比較高的古典舞種。
在我國古典舞蹈的發展歷程中,隨著朝代變遷,古典舞蹈的傳承與發展也是跌宕起伏。我國古典舞蹈的興盛時期可以追溯到唐朝,唐朝是我國有史以來最強盛的時期 ,而古典舞蹈也隨著宮廷上舞蹈表演的流行而快速發展。在敦煌出土的大量文獻中我們可以推斷出那時的古典舞蹈技藝水平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地步。在唐朝滅亡之后,古典舞蹈的發展就逐漸沒落了,再也找不到唐朝時期歌舞升平的景象了,而到了清朝時期,古典舞蹈已經淪落到成為了戲曲表演中的一種方式了。我國有人提出也要盡力屬于中國的古典舞蹈,但是我國現階段還沒有系統的古典舞蹈教育體系。所以我們也需要一點一點的學習與創新,從戲曲中提取舞蹈成分,慢慢完善自己的古典舞蹈。
在我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新中國成立以后,為了大力發展我國古典舞蹈,有很多的老藝術家們自愿的投身到舞蹈教育事業當中來。經過幾代人的付出與奉獻,我國的古典舞蹈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我國古典舞蹈的教育體系也得到了初步的完善。并且我們還培養了很多的舞蹈類精英,為古典舞蹈事業的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下面列舉了我國古典舞蹈在教學過程中的幾個舞蹈學習項目:
1.基訓課:學生通過對舞蹈基礎課程的學習,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學習好舞蹈打下基礎。學生在學習基礎課程的過程中,也可以接觸到芭蕾舞等其他舞種的訓練方法,來加強學生們在舞蹈方面高難度動作的技能訓練。
2.身韻課:此課程旨在加強學生的舞蹈外在與內在的氣質,通過對學生舞蹈動作的細致觀察,找出學生舞蹈的不足之處,并給與建議。讓學生擁有通過動作來表達思想的能力。身韻課課程包含很多的舞蹈項目,其中包括:舞劇、舞劍以及群舞。學生多加練習此類舞蹈可以增加學生的舞蹈氣質,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將舞蹈的靈魂表演出來。
3.專業理論課有:學生需要學習的理論專業課種類也有很多,從舞蹈的發展起源一直到舞蹈經歷過的發展歷史,都是每一個舞蹈學生應該系統學習的科目。其中包括“中國舞蹈的發展歷史”、“中國古代舞蹈文化”、“中國歷史”等等。
4.舞臺表演實踐方面有:古典舞蹈的表演、對于舞蹈作品的分析與鑒賞、自創古典舞蹈、教學實戰練習等等。而且,在我國古典舞蹈現階段的發展過程中,舞蹈教育界也一直在總結舞蹈教學中所得的經驗,將這些經驗再用到舞蹈教學中去,逐漸形成屬于我國的古典舞蹈教學體系。為我國古典舞蹈未來的發揚與創新起到了非常大的推進作用。在上世紀60年代,我國出版了關于古典舞蹈的第一部教學著作,這部著作的出版也意味著我國古典舞蹈的復興正在走向正軌。
道家思想是中國的傳統思想,而古典舞蹈也是一種帶有歷史色彩的動作藝術,古典舞蹈的存在也代表了我國五千年文化的厚重和藝術歷史的久遠。而且,我國古代的傳統道教思想也在古典舞蹈上面有一定的體現。道教思想也為我國的古典舞蹈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強與弱。
什么是弱?什么是強?在道家思想里,強與弱并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弱與強也可以人為的進行轉變。舉個例子:一粒雪花可以將樹枝壓斷,雪花很輕,而且樹枝很強硬,但是當樹枝上面的雪花足夠多時,再加上一粒雪花就可以把樹枝壓斷。所以這個時候這最后的一粒雪花就不是一粒重量很輕的小小的雪花,它是一粒特殊環境賦予的能量巨大的雪花。
2.虛與實。
在道家哲學中,虛實相對應的即為陰陽。而這句話在古典舞蹈中的運用也非常的廣泛。所以舞蹈老師在進行古典舞蹈教學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多訓練學生對于舞蹈動作虛實的把握,并且在訓練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在舞蹈教學中加入一些新的教學因素,讓學生能夠熟練的運用動作的虛實轉換來增加舞蹈的可觀賞性。
3.剛與柔。
在道家思想里,講求的是剛柔并濟。所以在我們進行舞蹈教學過程中,也一定要讓學生學會怎樣將動作做到剛性與柔性之間的隨意轉換。這樣可以很好的凸顯出舞蹈動作的連續性,也比較符合中國的審美觀點,增加了舞蹈的藝術觀賞性。柔性與剛性是一個對立的組合,但是古典舞蹈運用道家思想卻可以很好的將它們聯系到一起,使我國古典舞蹈具有更深層次的歷史含義。
4.動與靜。
在我國的道家理論中,動態和靜態并沒有被具體的劃分開來,而動和靜在古典舞蹈上面的應用也對學生的舞蹈技藝產生了更高的要求。即學生在舞蹈時心中要達到古井無波,這種意境叫做“動中之靜”,這樣可以增加舞蹈者身上的特殊氣質,這種特殊的氣質賦予了舞蹈以靈魂。讓舞蹈的境界提升了幾個檔次。
所以,我國古代學法中的道教對于古典舞蹈來說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道教中的這四種對立組合也可以成為我國古典舞蹈教學的靈魂所在。
[1]韓瑾.當代中國古典舞教學體系的構建與發展[M].藝術研究院,2006.
[2]邱曉晨.當代中國古典舞發展軌跡之探究[J].山東師范大學,2008.
[3]張寅.芭蕾基訓對中國古典舞教學體系形成的[J].藝術研究,2012.
耿娜,女(1977-11)。民族:漢。籍貫:遼寧省 沈陽市。當前職務:舞蹈教師。當前職稱:國家三級演員。學歷:本科。研究方向:中國古典舞教學。
J722.4
:A
:1671-864X(2015)02-01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