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芳,田麗欣,王凱麗
基礎護理操作能力是護理崗位要求的重要技能之一,傳統采取教師示教—學生練習—學生反饋示教的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方法重視教師示教和考核過程,忽視學生練習方法與學習效果。視頻反饋教學法依靠錄像設備進行視頻記錄,通過學生不斷回顧分析、糾錯和評估,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和行為語言等方面的能力[1]。由于手機視頻具有便于傳播與錄制的特點,比其他錄像視頻的采集更方便適用,本研究旨在觀察手機視頻反饋教學法在護理技能操作培訓中的應用效果。
1.1 研究對象 以我校2013級護理專業一個班學生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平均年齡19.23歲。以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基礎護理學》及配套實驗指導為依據,以無菌技術技能與備用床為操作技能內容。采用自身對照法,將兩項教學內容分別采用傳統教學方法與手機視頻反饋輔助教學法進行教學。
1.2 實施及評價方法
1.2.1 實施方法 備用床教學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教師示教—學生練習—學生反饋示教。無菌技術教學采用教師課堂示教輔助手機視頻反饋教學模式,教師課堂示教后學生自行練習,要求學生在課堂及課后操作練習時利用手機的錄像功能進行視頻記錄,教師隨機抽取幾份學生的操作視頻在全班進行回放、點評與糾錯,其余有需要指導的學生也可在課后找指導老師點評。課后要求學生相互觀看視頻進行對比分析、自我回顧分析、討論學習等反饋學習。2周后再隨機抽取幾份學生重新記錄的手機視頻進行討論及點評。
1.2.2 評價方法 學習結束后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對兩種教學模式的反饋情況,調查表共8個項目,每項以1分~4分計分,得分高表明效果好。共發放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80份。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表1 學生對手機視頻反饋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評價(n=80) 分
3.1 不同教學方法的特點 傳統護理技能培訓方法以學生反復演練為主,無法直觀、及時地反饋學生存在的問題,學生練習過程比較盲目,且感覺枯燥乏味,影響練習效果。視頻反饋教學法在學生回顧分析操作視頻的過程中,能更加直觀地發現自己操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而針對自己存在的問題進行反復練習與糾正,有利于強化學生對操作技能的認識,規范學生的動作,明顯提升了學生的護理操作技能。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無線網絡的全面覆蓋,使這種學習方式更為靈活、方便。
3.2 手機視頻反饋教學法教學效果優于傳統教學方法
3.2.1 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 護理技能培訓應從學生能力水平出發來指導教學,使教學成為一種以人的發展與創新為本的結構過程[2]。視頻反饋教學法是通過攝錄設備記錄學生的實踐過程,通過反饋與評價,進而培訓學生某項專業技能的方法,直觀、生動,可重復觀看和永久保存,具有反饋和自我評估的獨特功能[3]。本研究中,學生可自主使用手機視頻錄像,通過教師點評對比分析、自我回顧分析、討論學習等方式,直觀、真實地發現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課后有針對性地反復練習。這一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使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有趣,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自我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3.2.2 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動機是與學習相關的某種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識的行為傾向[4]。手機視頻反饋教學增加了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通過視頻觀察發現問題,討論學習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性,使學生愛學、樂學,提高了學習效率。
3.2.3 增加溝通協作能力 小組內及小組間相互交換視頻觀看,可發現彼此的不足,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同時也增強了同學之間的交流,提高了學生的團隊意識。
3.2.4 提高動作技能 技能的掌握需要反復多次練習,手機視頻通過聽和看來感知技能要領和動作過程,有針對性地反復練習某個動作,直到熟練,直觀、及時的反饋可縮短學生建立正確動作表象的時間。
總之,手機視頻反饋教學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輔助手段,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補充與發展,也是一種切實有效地提高臨床護理技能的教學方法,值得在護理技能教學中推廣使用,同時也需要教師在實踐中認真研究、總結,進一步探索及完善。
[1] 馬會浩,劉菊菊,謝遠龍,等.視頻反饋教學法在腹部體檢技能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9):100-101.
[2] 陳長飛.“主動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探索,2012,247(1):45-47.
[3] 張業霞.微課與視頻反饋在微生物學檢驗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學報,2014,26(3):79-82.
[4] 王彥,卓文磊.激發臨床實習生實習動機的心理策略[J].基層醫學論壇,2006,10(5):458-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