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日前發出通知,要求各類廣播電視節目和廣告應嚴格按照規范寫法和標準含義使用字、詞、短語、成語等,不得使用更換成語文字、曲解成語內涵和根據網絡語言仿造生造的詞語。
新華網報道:使用規范語言是廣播電視機構的責任。漢語是珍貴的文化遺產,成語因其結構固定、意義精辟、聲韻和諧而廣受喜愛。廣告文案廣泛應用成語,正確用好成語,無疑是對語言文化的傳承。但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熒屏廣告中涌現出“晉善晉美”“咳不容緩”等用法,曲解甚至背離了成語原意,極易給廣大中小學生觀眾造成誤導。一些廣播電視節目中甚至出現“十動然拒”“人艱不拆”之類的網絡用語,讓不少聽眾和觀眾大呼“受不了”。在網絡環境中,這些生拼的用語或許還有網民能懂,但把它們從網絡搬到電視節目里來,只會讓更多不熟悉網絡用語的觀眾“迷惑”,從而影響節目信息的傳遞。
能否使用規范用語不是小事。有理由相信,在有關部門的嚴格要求和有效監督下,各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必會擔負起引領和示范職責,帶頭使用規范的語言文字,還廣播電視節目一片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