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胡俊建 關萍
劉恒今年45歲,是二師三十三團的創業致富帶頭人。他從一個身無分文的打工者發展成為家產近千萬的種植養殖大戶;他用心中那份執著和拼勁,10年為團場上繳籽棉268.2萬公斤;他是連隊的熱心人,先后幫助7戶困難職工墊付生產資金20多萬元。2013年他被兵團工會評為發展職工自營經濟、促進職工多元增收“百佳示范戶”。
“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就要有不服輸的精神,敢闖敢拼才會贏。”這是劉恒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這位出生在四川內江縣一個偏遠貧困山村的小伙,因為不甘心過窮苦日子,1986年,他17歲離開家鄉來到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北邊緣的二師三十三團打工。初來乍到,他靠打土坯、挖甘草、割葦子、打野麻維持生計,干別人不愿干的苦活累活臟活,忍受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在奔波中,他感到團場是實現自己夢想的好地方,只要舍得出力,就能掙到錢。于是,他決定扎根團場,大干一番。
剛開始創業,劉恒日子過得十分艱難,起早貪黑、風餐露宿是常有的事。1989年,他用打工掙來的錢買回30只母羊,經過飼養育肥,買進賣出,循環發展,從最初的30只發展到350多只,錢包漸漸鼓了起來。1992年,劉恒用養羊掙來的錢買回了一輛小四輪拖拉機,不分白晝地給人干活……養羊、開車的豐厚收入讓一家人心里樂開了花,他第一次嘗到了創業帶來的甜頭。2003年,劉恒用積蓄和向親戚朋友借來的127萬元,買回了一輛挖掘機、一輛鏟車。從此,他在團場這個廣闊天地里甩開膀子,揮灑著青春的汗水。
2004年,劉恒成為三十三團九連一名職工,開始了他人生的第二次創業。最初,他承包了被撂荒多年的300畝棄耕地,他用大馬力機車深耕細作,又去購買400余車優質圈肥培肥地力。2006年,通過收復棄耕地和開墾荒地,劉恒種植面積已達到了1290畝。其中發展了500畝穩產高產棉田,平均單產達450公斤,總產達到22.5萬公斤,實現產值175.5萬元,成為團場遠近聞名的“植棉大戶”。在開荒種地的同時,劉恒不忘植樹造林。他先后投資20多萬元,在道路兩側、條田四周栽種胡楊、青楊、沙棗林帶,既防風固沙,又改善了生態環境。
2005年5月初,一場罕見的沙塵暴,讓劉恒近千畝剛出苗的棉田損失慘重,大風過后剩余棉苗不到10%。劉恒從自然災害中認識到,土地里雖然可以刨出“金子”,但單一種植棉花風險很大。于是,他決定尋找新的致富門路。2006年,他拿出120畝地種植香梨、400畝地種植紅棗。2011年,通過合理投入、科學管理和綜合防治,劉恒管理的120畝香梨園、400畝紅棗園成了遠近聞名的“精品園”,前來參觀的職工絡繹不絕。他種植的香梨每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紅棗產量達到了100多噸,每年獲利100多萬元。
為了實現多種經營的目標,2007年,劉恒又拿出200畝地種植甘草,70畝地種植苜蓿,并修建了3個占地35畝地的養魚池。劉恒說:“我每年投放7萬尾草魚苗,喂的全是苜蓿和草,一點添加劑都沒有,純綠色食品,一點也不愁賣,到年底這些魚上市可獲純利10萬元以上。自從養魚后,我把地里的苜蓿和雜草粉碎喂魚,又把魚池里的‘營養水’抽出澆地,既有利于棉花生長,還節省了買肥料的資金。我的梨園、棗園澆的全是魚池里的水,香梨、紅棗又大又甜,客商不請自來。”在1290畝土地上,劉恒既種植了棉花、香梨、紅棗、甘草、苜蓿,又養羊、養魚、養雞、養鴨,不但能夠抵御自然災害的風險,還打造出了一條生態循環的產業鏈,受到職工們的追捧。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貧窮的感受最深刻,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幫助身邊的人。”劉恒質樸的話語發自內心。他永遠不會忘記剛來團場時職工們送給他的那床棉被。富裕起來的劉恒時刻不忘鄰里鄉親,他要實現共同致富的愿望。“我從一個身無分文的打工者走到今天,離不開團場和鄉親們的關心支持,現在富裕了,我要感恩團場回報鄉親,鄰里相助是我的責任,共同致富是我的目標。”劉恒動情地說。
2008年,汶川發生地震,劉恒為連隊汶川籍職工陳治安捐款5000元;2012年,團場敬老院落成剪彩,劉恒捐款5000元;團中學每年“六一”兒童節,劉恒都要捐款1000元,連續10年從不間斷。連隊哪個職工生病住院、動手術,只要劉恒知道,他總要買上東西、帶上錢去醫院看望。每年連隊開展整修林帶、修水渠、清理垃圾等公益活動,劉恒總是開上鏟車免費為集體服務。
職工常錄年由于不懂技術,不會經營,窮得叮當響,連媳婦都找不上。1996年,日子剛剛好起來的劉恒主動幫助常錄年,為他墊付土地承包款,手把手地教他種地技術。通過資金、技術幫扶,常錄年逐步擺脫了貧困,成了家,有了一雙兒女,過上了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職工余強連續虧損多年,日子過得艱難。從2005年起,劉恒拿出4萬元連續3年為他墊付承包款,平常生產和生活資金周轉不開,劉恒也都二話不說隨借隨給。2007年,劉恒又借給他4萬元買了一輛小型客運車,冬閑時拉運乘客增加收入,余強在劉恒的幫助下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像陳治安、常錄年、余強這樣被劉恒幫助過的職工還有7戶,他們得到幫扶資金2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