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橋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迎著莫斯科的春花,踏著《喀秋莎》的旋律,5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軍容嚴整,士氣高昂,意氣風發走過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紅場,自信剛毅和精氣神,展示了中國軍人的形象,走出了風采,彰顯了國威,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關注和熱議!
1949年10月,根據毛澤東主席指示,中央警衛團警衛營一連為儀仗連,10月16日儀仗連首次出現在前蘇聯駐中國大使向毛主席呈送國書的儀式上。
1952年,周恩來總理按照毛澤東主席指示,正式組建儀仗隊,1953年6月2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正式組建。195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正式改建為陸海空三軍儀仗隊。
回顧我軍儀仗隊發展歷史,我軍第一儀仗隊組建于1946年3月4日。
1945年8月15日,日寇宣布投降,抗日戰爭取得最后勝利。10月,教導一旅和教導二旅整編為教導旅,部隊番號為“紅星”部,旅長兼政委羅元發。
抗日戰爭結束后,中國人民、中華民族面臨著和平還是戰爭的抉擇。這個關鍵時刻,毛澤東同志親臨重慶,經過43天的談判,終于達成了“雙十協定”。
1946年1月10日,舉國矚目的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國民黨政府禮堂開幕。2月25日,周恩來同張群、馬歇爾一起簽署了“停戰協定”。為了視察各地對“停戰協定”執行情況和解決整編工作問題,周恩來和馬歇爾、張治中一起于28日從重慶飛往北平,接著又要先后到張家口、集寧、濟南、徐州、新鄉、太原、歸綏、延安、漢口等地視察。

在延安,毛澤東、朱德、林伯渠等領導準備隆重歡迎以調處國共雙方關系為名來訪的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2月的一天,教導旅旅長羅元發給駐守清泉溝的第一團團長羅少偉、政委關盛志、政治部主任魏志明打來電話,說黨中央指示要教導旅組建一支儀仗隊,由羅少偉任營長,魏志明任教導員,從一團精選500名年輕、精干、軍事姿態好的指戰員編成3個連,馬上到延安進行緊張訓練。當戰士們聽說是歡迎一位支持蔣介石打內戰的美國人時,思想上一時難以理解。羅旅長及團領導向戰士們作了耐心的說服和深入的動員,說明:是黨中央、周副主席指示,以這樣的形式歡迎馬歇爾,主要是表示我黨要求和平的誠意,也顯示我們的力量強大。同時也告訴美國政府,如果他們支持蔣介石打內戰,中國人民決不答應。另外,馬歇爾是當時美國國務卿,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任美軍參謀長,為指揮歐洲戰場打敗德軍起過一定作用,在國際上是有一定影響的人物。我們這樣破格地歡迎他,對加深我黨我軍在國際上的影響,是有重大政治意義的。聽了動員之后,干部戰士思想豁然開朗,高興地參加儀仗隊,以極大的熱情投入訓練,接受檢閱。儀仗隊是以延安衛戊區的名義出現,首先是朱老總驅車去看望儀仗隊,問候大家。他諄諄告誡戰士們,這樣做是表明我黨對和平的誠意,顯示出我軍的軍威,一定要搞好。隨后,朱總逐個窯洞看望了戰士,摸摸炕熱不熱,被子厚不厚,又到廚房檢查了伙食,問寒問暖。戰士們看到朱總司令和大家一樣穿著粗布棉衣、棉鞋,態度和藹可親,都非常感動。我黨領袖如此平易近人,給戰士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對大家搞好訓練鼓舞很大。在朱總司令的親切關懷下,儀仗隊訓練得非常嚴格認真。
3月4日一大早,機關干部、學生、戰士和群眾,潮水般地向延安機場涌來。朱總司令來到儀仗隊駐地又作檢查交待。毛主席坐車來了,穿著邊區自己織的粗黃呢大衣,神采奕奕,熱情地向大家招手致意。10時左右,儀仗隊帶到停機坪。毛主席、朱總司令等中央領導同志也都來到了停機坪。不一會兒,就聽到天空飛機馬達嗡嗡的聲音。毛主席脫了大衣,穿了一身新布衣,顯得從容大度。又一陣隆隆的馬達聲進入耳邊,天氣晴朗,一架銀色的飛機在延安上空盤旋一周,徐徐降落下來。艙門打開,馬歇爾在周恩來副主席和張治中將軍的陪同下,步下機梯,毛主席和中央領導人迎上前去握手、致意、問候。
這時,儀仗隊隊長羅少偉聲音宏亮地喊了立正口令,跑上前行了報告儀式禮,戰士們昂首挺胸,精神飽滿,“唰”地把目光迎向來賓和中央首長、接受檢閱。馬歇爾居中,左邊是毛主席、周副主席,右邊是張治中、朱總及其他來賓。儀仗隊呈橫隊排列,每連排頭是炮班,其次是機槍班。馬歇爾看到,這些武器都是從日本人手中繳獲的,是八路軍的戰利品,看到我儀仗隊嚴整的軍容、威武的雄姿。
教導旅——這支光榮部隊,保衛延安七天七夜,聲譽全軍。1947年與新四旅組成西北野戰軍第六縱隊,1949年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六軍,教導旅改編為第十六師,隨王震將軍入疆,駐哈密和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