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重工七一二研究所 唐 鈁
基于財務視角的X公司塑化劑事件分析及啟示
●中船重工七一二研究所 唐 鈁
X公司塑化劑事件再次引起公眾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同時也使X公司自身陷入輿論的眾矢之的。本文從財務視角分析了X公司塑化劑事件暴露的公司財務管理問題,并提出案例分析的啟示。本文的探討將對包括X公司在內的酒類企業改進財務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參考。
塑化劑事件 X公司 財務管理
2013年以前在我國的高端白酒行列中閃耀著一群品牌明星,其中包括X公司。X公司于1997年7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自上市以來公司不斷發展壯大,業務逐漸遍及全國,產品開始遠銷海外。經過多年發展,X公司的白酒品牌成為“中國馳名商標”,先后在各種博覽會中獲得殊榮;公司也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公眾形象優秀企業”等各項榮譽。
然而,2012年11月19日21世紀網發表文章,對X公司白酒塑化劑超標的事實進行報道。該文在網絡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其影響迅速波及股市,X公司當日便臨時停牌,酒類板塊應聲下跌,市值在一天內蒸發逾300億元。X公司在第一時間對媒體指責予以 “堅決否認”。11月21日國家質檢總局證實塑化劑超標,當晚X公司致歉,但在聲明中仍強調其產品安全,聲稱由于沒有相關限量標準,故“不存在塑化劑超標的問題”。11月22日X公司再發公告,表示就該事件向消費者及投資者道歉,稱公司將進行整改,但仍強調沒有相關的限量標準。根據新華網對該事件的輿情關注可知,人們對X公司的兩次道歉不以為意,認為其道歉不夠真誠。11月23日X公司的股票復牌跌停,投資者表達了對X公司的失望以及悲觀的預期。11月 25日X公司受訪時表示已找到塑化劑的三大來源,并指出“包裝線上嫌疑最大”。11月27日X公司否認全面停產,稱不會召回問題酒;第二天發布《股票異常波動公告》,表示公司正積極進行整改,整改工作將于11月30日前完成。11月26日至28日X公司連續三天跌停。
X公司塑化劑事件肇始于2012年11月19日21世紀網的一篇文章,結束于2012年11月28日X公司發布的《股票異常波動公告》,公司承諾在月底完成整改工作,整個風波歷時十天。縱觀X公司塑化劑事件始末,結合財務管理的有關理論對其進行分析,可發現X公司在財務管理上存在一些問題。
(一)公司財務管理目標導向發生偏差。早在2011年5月臺灣塑化劑事件在大陸、臺灣、香港等地區便掀起了軒然大波。衛生部于2011年6月1日就發布了緊急公告。2011年同期中國酒業協會也與全國重點白酒企業、國家相關檢測科研機構進行溝通并布置調研任務,要求全面查清白酒中塑化劑的產生來源。臺灣塑化劑風波已經給消費者上了生動的一課,人們逐漸了解到塑化劑的危害。業內專業人士稱一般酒類公司不會在白酒中刻意添加塑化劑,只有可能在劣質生產用具或是企業生產時添加的某些食品添加劑里本身含有。X公司在臺灣塑化劑風波之后不及時對其存在問題的生產用具和生產線進行檢查,而非要等到自己身處塑化劑漩渦之中才不得已而為之,原因在于檢查并整改生產線需要花費巨額的成本,這對于公司追求短期利潤是毫無幫助的。在利潤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間,X公司選擇了前者。X公司基于對短期市場和營業收入的考慮,拋棄了其應該承擔的企業社會責任。
在臺灣塑化劑風波之后X公司不積極采取整改措施,在被檢測出塑化劑超標之后也不迅速承諾整改生產流程,并任由其問題產品在市場流通,這反映了公司的財務管理目標出現了偏差,忽略了消費者的利益,忽略了公司的社會責任,而僅僅把目光停留在市場上,狹隘地追求利潤最大化。這種忽視產品質量并放棄企業社會責任的行為最終將損害企業的長期利益。
(二)銷售政策過于激進,營業收入質量偏低。X公司將自己定位為高端白酒,認為高端白酒應該享有高銷售收入。在2010年之前X公司已經連續沉寂了多年,銷售業績均不超過3.6億元。此后X公司的銷售業績開始快速增長,在2010年達到了5.60億,而在2011年猛然提高至9.61億元。2012年X公司給自己設定了更高的銷售目標——16億。在塑化劑事件發生之時X公司已經實現了2012年銷售業績的一大半,預計正常情況下基本可以完成當年業績。在塑化劑事件發生之前由于X公司銷售收入的大幅飆升,拉動了138%的股價飆漲,市值膨脹近百億,成為2012年酒類股價漲幅最大的一只股票。X公司為何“拒不承認、拒不召回及不停產”,由此可見端倪。公司制定了激進的銷售目標,一方面致使公司在其經營活動中片面追求收入增長而忽略產品質量和企業社會責任;另一方面使得管理層在應對事件之時頗受銷售目標的掣肘。表1顯示自2009年以來公司營業收入與總資產呈現迅猛增長的趨勢。分析X公司的銷售方式與特點可發現,X公司主要采用預收貨款的方式進行銷售,所以公司報表上長期掛有大額的預收賬款項目。如果公司召回問題產品或停產整頓,意味著公司將支出大額的現金,并且不能及時向客戶發出它們提前交付定金預購的產品,顯然X公司不能忍受這樣的后果。采用預收款方式銷售可能是白酒行業的特征,但是一旦公司的銷售政策過于激進,預收賬款金額將不可避免的膨脹。一旦出現類似于塑化劑事件的情況時,預收賬款項目不能轉化為收入,反而成為企業沉重的債務負擔。
X公司在2009年年度報告中披露了前五名客戶的銷售收入總額為 75128183.49元,占該年度全部銷售收入的20.59%,但報告并沒有披露前五名客戶的名稱。公司在其2010年至2012年的年度報告中披露了前五名客戶的名稱及營業收入情況,如表2所示。通過分析可發現,在X公司擴張的這三年間公司的營業收入越來越集中于前五名客戶,2011年和2012年前五名客戶給X公司帶來的營業收入幾乎占其收入總額的一半。同行業的貴州茅臺則不同,2011年和2012年前五名客戶給貴州茅臺帶來的收入僅分別占其總額的4.91%和3.12%。也就是說,X公司雖然在營業收入上增長迅猛,但其在客戶多元化上做得并不好。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X公司連續三年的前五名客戶中有兩家公司是其關聯方企業,并且2011年和2012年X公司超過30%的營業收入均來自其關聯方企業,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其營業收入的質量。關聯方企業每年從X公司購入大量產品,這些產品是否都進入最終消費環節不得而知。

表1 X公司2009-2012年營業收入、總資產及預收賬款情況

表2 X公司2010-2012年來自前五名客戶的營業收入情況

表3 X公司與貴州茅臺2011-2012年研發支出、廣告宣傳費及銷售費用比較
(三)存在重營銷、輕研發的傾向。X公司之所以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實現營業收入的迅猛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歸功于其在廣告宣傳方面的巨額投入,歸功于其在企業整個銷售活動中的費用投入。如表3所示,2011年和2012年X公司的廣告宣傳費分別為1.47億和1.82億,各占當年營業收入的15.26%和11.02%;銷售費用分別為2.70億和3.23億,各占當年營業收入的28.08%和19.58%,這些比例均遠遠高于同期貴州茅臺的同類比例。然而X公司在研發支出方面卻表現一般,2011年和2012年X公司的研發支出僅分別為0.17億和0.27億,各占當年營業收入的1.80%和1.64%,低于同期貴州茅臺的同類比例。如果說這樣還不足以看出X公司存在重營銷、輕研發的傾向,通過可以計算發現,2011年和2012年X公司的銷售費用支出分別是其研發支出的15.57倍和11.97倍;而同期貴州茅臺的同類比率分別為1.44倍和1.94倍。可見在X公司快速擴張的這段時間,公司的確存在一定程度的重營銷、輕研發的傾向。公司對產品技術研發及生產流程研究的投入不足,忽視產品質量,這也是X公司身陷塑化劑風波的最直接原因。
(一)樹立正確的財務管理目標。公司財務管理目標是其財務管理工作的起點,一旦目標發生偏差,便會影響整個公司財務管理的有效性。只有樹立正確的財務管理目標,才能引導公司的可持續發展。X公司應當及時改變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觀念,樹立正確的財務管理目標——企業價值最大化,即公司在追求利潤的同時還應當兼顧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企業應當依法經營,用良心生產,唯有這樣才能在達到盈利目標的同時使利益相關者受益。企業利益相關者受益之后,企業又能由此得到社會的廣泛支持,吸引更多優質的投資者、供應商以及消費群體,對企業的盈利又會產生促進作用。
(二)制定穩健的銷售政策,提高營業收入的質量。由前文的數據分析可知,X公司近幾年制定的銷售目標過于激進,給企業帶來了一些問題,諸如公司存在大額的預收賬款、管理層壓力很大,這就很可能導致公司在應對突發事件時由于對完成銷售目標的顧慮,他們的應對措施往往不盡人意,于是很容易使公司在突發事件中陷入非常不利的境地,進而影響其長遠發展。X公司應該改變其激進的銷售策略,制定穩健的銷售政策,以保證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另外X公司不能過分依賴少數客戶,特別是應該減少對關聯方客戶的依賴,以提高營業收入質量,并努力實現客戶多元化,保證收入的穩定增長。
(三)適度增加研發投入,保證產品質量。X公司應一改前幾年重營銷、輕研發的傾向,在銷售收入穩定增長的同時,適度加大對研發的投入,以改進產品和生產流程,保證產品質量。X公司前幾年之所以能夠實現營業收入的快速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對營銷的重視與巨額投入,而在塑化劑事件中遭遇“滑鐵盧”則可以歸咎于產品質量問題。追究其直接原因,不難發現產品質量問題源于公司對研發的輕視與投入不足。所以公司應該適時糾正這一錯誤傾向,特別是在塑化劑事件給公司發展蒙上陰影之后,應該特別注重保證產品質量,以提振市場對其產品的信心。■

1.馮田華.2002.企業銷售策略中的十大誤區[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4。
2.李家峰.2013.酒類企業銷售渠道的若干思考[J].現代營銷(學苑版),5。
3.毛穎、彭家生.2013.基于茅臺塑化劑事件的經濟學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30。
4.王平、金菁等.2013.公司社會責任與績效、股價之間的聯動關系研究——基于白酒塑化劑事件的分析[J].現代管理科學,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