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王剛
在韓國提出多年的中韓海底隧道和火車輪渡構想終于被提到議程上來。韓國國會下月準備召開“黃海—絲綢之路推進方向和戰略”研討會,韓國外交通商部、國土部和海洋水產部等相關負責人將全部出席。鑒于中韓海底隧道的費用過大,目前最受青睞的是中韓火車輪渡項目,一旦建成韓國鐵路網可以借助中國連接中亞和歐洲。有報道稱,韓國各地已開始“哄搶”項目。
據韓國《中央日報》19日報道,“從釜山坐火車前往中國或歐洲”,以往這種看似荒誕的想法正在韓國國會認真研究。在下月國會舉行的相關研討會上,主題就是討論如何將韓國與中國通過黃海實現更大范圍“互聯互通”。該構想的核心就是中韓火車輪渡項目,即利用輪渡將韓國火車通過黃海連接中國大陸鐵路網,最終可以前往中亞和歐洲。
2002年金大中政府與中國簽訂《火車輪渡合作約定》,此后項目遲遲得不到實質推進。韓國現任總統樸槿惠在2007年大選競選承諾中加入火車輪渡項目,但在2012年大選中卻漏掉了這部分。有分析稱有可能是受到了外交問題和出口逆差擔憂等影響。但是現在樸槿惠政府已經提出“歐亞構想”,中韓也已經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FTA),因此韓國國內環境正朝有利于中韓鐵路輪渡項目發展。目前中韓鐵路輪渡韓方的可能地點是仁川和京畿道平澤港,雙方正激烈競爭。▲
環球時報201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