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月19日文章,原題:中國“第一游客”:習近平主席正如何改變旅游業 作為處于空前增長和變革期間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在引導一系列變革倡議。但幾乎沒有任何產業能像正呈爆炸式增長的中國旅游業那樣感受到他的深遠影響。以下為習近平已影響中國大陸旅游業的8種方式,其中某些影響已不僅限于旅游業。
1.“米-近平”美食指南。習近平的口味極具影響力,以至于有港媒將習比作中國的“米其林美食指南”。去年,據香港媒體報道,自從習主席親嘗后,閩西小鎮古田就開始推廣“紅軍飯”,當地景區接待游客數量同比增長80%。
2.包子鋪。最能體現習近平對地方餐飲業影響的,或許莫過于令人耳熟能詳的慶豐包子鋪現象。2013年12月,習和幾位官員前往北京慶豐包子鋪共進午餐。習點的午餐已紅遍中國大陸。去年國慶節期間,慶豐包子鋪北京各分店的銷售總量同比增長超過90%。
3.馬爾代夫“宣傳員”。2014年,習在訪問馬爾代夫時表示中國游客應在海外講文明。“礦泉水瓶子不要亂扔,不要去破壞人家的珊瑚礁。少吃方便面,多吃當地海鮮。”他說。有報道稱,自習主席來訪后,某些旅行社的馬爾代夫游銷售額已翻了一番。
4.人力營銷行動。中國國家主席比旅游局的攻勢更能吸引中國游客。無論習到哪里進行訪問,東道國都將有望迎來更多中國游客。除馬爾代夫外,斯里蘭卡、新西蘭和韓國等國也已受益于習的聲望。
5.澳門博彩業“冷卻器”。多年來,澳門已成為政府官員肆意揮霍的“天堂”。但那是在習開展聲勢浩大的反腐斗爭之前。業內專家表示,習的反腐努力已令許多出入貴賓廳的賭徒遠離澳門。
6.幫助情侶。據報道,2002年當杭州西湖免費向公眾開放時,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開始向如何改善游客的感受提建議。其中一項就是減少湖畔的長椅數量,以給予情侶們更多私密空間。
7.建筑指導。針對中國各地紛紛興建奢華建筑的現象,習在2014年10月要求中國“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北京市已迅速對此作出反應,宣布將對新建筑設計和材料等進行必要規范。
8.第一夫人影響。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光顧過的任何購物中心或商店,似乎都在受益于“彭麗媛效應”。據報道,彭在韓國首爾選購過的某些商品的銷售額比之前增加了兩倍。▲
(作者瑪吉·黃[音],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1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