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
摘 要:電力是社會穩步運行、持續發展的保障,配電線路的安全、可靠運行是電力系統與用電人員之間連接的紐帶。因此,必須探求實際可行的運行、維護策略,保證紐帶的連接。根據日常運行的實際情況,通過總結線路事故發生的規律,提出了有效的運維措施。
關鍵詞:10 kV;架空配電線路;線路維護;雷擊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24-0133-02
1 10 kV架空線路的運行和維護
既有的10 kV電網已遠遠無法適應我國智能化電網的發展需要。因此,國家投入了大量資金,有效提高了農村電網運行的可靠性,大大降低了事故發生率。電力部門本著“小容量、短半徑、密布點”的原則確定配電位置,以縮減配電半徑。但在農網改造的過程中,未改造農業線路。由于設計標準不規范,加之農改設備和生產廠家較多等因素,導致農村配電線路存在點多、面廣、線路長、設備質量參差不齊和走徑復雜等缺點。同時,線路運行不僅會受到地理環境、氣候等自然因素的影響,也會受到所通過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
2 架空線路中的常見故障
2.1 外力因素引起的故障
外力因素引起的故障具體包括以下4種:①高層建筑墜落物體的撞擊。這會引發線路相間短路或線路單相接地。前者會導致斷路器迅速啟動并跳閘;后者雖然不會引起跳閘,但規程中明文規定,此次情況下只允許供電2 h,且在解除故障后才能恢復供電。②車輛碰撞。車輛撞擊10 kV架空線路的桿塔,會導致桿塔傾斜或倒塌。③在道路改造的過程中,因野蠻施工、有關部門之間未能有效溝通等原因,毀壞了桿塔或拉線的基礎,導致桿塔傾斜甚至倒塌。④建筑物與線路之間未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如果距離較近或施工設備觸碰到了導線,都會引發單相接地或相間短路,進而導致跳閘。
2.2 雷擊引起的故障
在實際運行中,線路普遍采用了絕緣電纜。架空線路受到雷擊而引發故障的原因有以下4點:①與裸導線相比,絕緣導線一旦受到雷擊更容易斷裂。②受到雷擊后,瓷絕緣子會爆裂。③避雷器接地裝置不符合安全標準。④導線的連接器接觸不良。
2.3 設備殘舊導致的故障
有些線路設施老舊,比如在長期風吹日曬的情況下,使用時間較長的閥式避雷器易發生斷裂,進而引起單相接地。
3 我國10 kV架空線路的運維工作
3.1 消除10 kV架空線路故障的措施
3.1.1 重視巡查、檢修工作
應按照規程運行10 kV線路,高度重視線路設備的巡查、檢修工作,做到定期巡視并及時發現、檢修設備缺陷,增強運維管理的力度,強化責任意識,做好事故預防,從而提升線路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還應定期進行預防性的試驗和巡查,嚴肅處理私拉、亂接等違章行為。
3.1.2 加大更新、改造老舊線路的力度
應多方籌集資金,更新、改造原有的農業線路,徹底改建未參加農網改造的配電線路,淘汰老舊線路設備。應對線路運行情況較差的單位下發整改通知,并提出整改意見,督促其改造和維護設備。為了消除安全隱患,應建議那些不具備線路運行條件的單位退出運行,新修建的線路應嚴格執行設計標準。
3.1.3 與規劃部門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
在架設線路時,應培養超前的經濟發展的意識,在多方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本地規劃和實際經濟狀況設計線路容量,以滿足所建區域5~10年的電力需求。
3.1.4 增強防范意識
在自然災害頻發的地區,必須更新、改造防雷設備,適當調整最大設計標準,以提升設備對自然災害的防范能力。為了維護電力設施的正常運行,應以事前防范為主,采取宣傳教育與依法處理相結合的政策,通過張貼宣傳畫、標語和咨詢等形式,有計劃、有組織地在農村地區開展宣傳活動,使廣大電力用戶了解《電力法》《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從而增強其保護意識。
3.2 架空線路的巡視檢查
3.2.1 運行前的檢查項目
運行前的檢查項目包括以下5個:①檢車線路的桿號、相位,妥善解決妨礙線路安全運行的問題。②臨時架設的線路接地線是否拆除,妨害線路運行的障礙物是否排除。③在安全距離的范圍內,是否有線路登桿作業,其他作業是否按照規定停工;④線路繼電保護是否調試到位,自動裝置能否正常運行。⑤全面巡查線路,確認是否具備試運行條件和能否閉合供電。
3.2.2 巡視檢查周期
線路巡查周期應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地質面貌和架空線路的電壓等確定。如表1所示,一般而言,市區10 kV架空線路的巡查應每月1次,郊區線路應不低于每季度1次。如果發生特殊情況,比如自然災害或線路故障,則應采取臨時措施增加巡查次數。
3.3 配網架空線路的維護和檢測
3.3.1 絕緣子測試
一般情況下,每年至少測試1次絕緣子,以發現不良現象。測試時,應利用專業的絕緣子測試桿,直接在帶電線路上檢查。具體而言,可采取以下2種方法:①采用可變火花間隙型測試桿測量。絕緣子串每片絕緣子的電壓不同,且分布不均勻。因此,只要調整測試桿上電極之間的距離,直到放電,就可獲得每片絕緣子的電壓。如果該數值低于正常電壓值時,則可認定其為不良絕緣子。②采用固定火花間隙型測試桿測量。測試桿電極之間的距離一般為0.8 mm,該數值可根據事前預設的絕緣子的最低電壓確定。該方法只能測試零值或低值的絕緣子,無法測量絕緣子串的電壓分布狀況。此外,切忌在潮濕環境和雨、霧天測試,且應從靠近橫擔的絕緣子開始按序進行,直至整串絕緣子測量完畢。
3.3.2 導線接頭測試
導線接頭較為薄弱,在長時間運行后,其接觸電阻會增大。如果在夜間觸碰惡化的接頭,會看到接觸部發熱、發紅。因此,除正常巡查外,還應定期測試接頭電阻。具體可采用以下2種方法測量:①電壓降法。正常情況下,接頭首尾的電壓降以同長度導線電壓降的1.2倍為限。如果超過2倍,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則應立即更換接頭。對于處于導線連接處負荷電流的電壓降,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可直接在帶電線路上測量。如果停電,則可通直流電測量電壓降。②溫度法。利用紅外線對導線接頭進行遠距離測溫,可判斷其連接是否達到有關質量標準。
4 結束語
10 kV架空線路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10 kV架空線路具有點多、線長、面廣和結線方式復雜等特點。因此,在運行中線路常發生故障。本文結合筆者的經驗,分析了配電網架空線路的運維工作,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
參考文獻
[1]鄧偉健.淺論電力變壓器的維護與檢修技術[J].中國科技信息,2010(30).
[2]甘利紅,潘占軍.工廠電力線路的安全檢查和檢修[J].科技資訊,2009(08).
〔編輯:張思楠〕endprint
摘 要:電力是社會穩步運行、持續發展的保障,配電線路的安全、可靠運行是電力系統與用電人員之間連接的紐帶。因此,必須探求實際可行的運行、維護策略,保證紐帶的連接。根據日常運行的實際情況,通過總結線路事故發生的規律,提出了有效的運維措施。
關鍵詞:10 kV;架空配電線路;線路維護;雷擊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24-0133-02
1 10 kV架空線路的運行和維護
既有的10 kV電網已遠遠無法適應我國智能化電網的發展需要。因此,國家投入了大量資金,有效提高了農村電網運行的可靠性,大大降低了事故發生率。電力部門本著“小容量、短半徑、密布點”的原則確定配電位置,以縮減配電半徑。但在農網改造的過程中,未改造農業線路。由于設計標準不規范,加之農改設備和生產廠家較多等因素,導致農村配電線路存在點多、面廣、線路長、設備質量參差不齊和走徑復雜等缺點。同時,線路運行不僅會受到地理環境、氣候等自然因素的影響,也會受到所通過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
2 架空線路中的常見故障
2.1 外力因素引起的故障
外力因素引起的故障具體包括以下4種:①高層建筑墜落物體的撞擊。這會引發線路相間短路或線路單相接地。前者會導致斷路器迅速啟動并跳閘;后者雖然不會引起跳閘,但規程中明文規定,此次情況下只允許供電2 h,且在解除故障后才能恢復供電。②車輛碰撞。車輛撞擊10 kV架空線路的桿塔,會導致桿塔傾斜或倒塌。③在道路改造的過程中,因野蠻施工、有關部門之間未能有效溝通等原因,毀壞了桿塔或拉線的基礎,導致桿塔傾斜甚至倒塌。④建筑物與線路之間未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如果距離較近或施工設備觸碰到了導線,都會引發單相接地或相間短路,進而導致跳閘。
2.2 雷擊引起的故障
在實際運行中,線路普遍采用了絕緣電纜。架空線路受到雷擊而引發故障的原因有以下4點:①與裸導線相比,絕緣導線一旦受到雷擊更容易斷裂。②受到雷擊后,瓷絕緣子會爆裂。③避雷器接地裝置不符合安全標準。④導線的連接器接觸不良。
2.3 設備殘舊導致的故障
有些線路設施老舊,比如在長期風吹日曬的情況下,使用時間較長的閥式避雷器易發生斷裂,進而引起單相接地。
3 我國10 kV架空線路的運維工作
3.1 消除10 kV架空線路故障的措施
3.1.1 重視巡查、檢修工作
應按照規程運行10 kV線路,高度重視線路設備的巡查、檢修工作,做到定期巡視并及時發現、檢修設備缺陷,增強運維管理的力度,強化責任意識,做好事故預防,從而提升線路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還應定期進行預防性的試驗和巡查,嚴肅處理私拉、亂接等違章行為。
3.1.2 加大更新、改造老舊線路的力度
應多方籌集資金,更新、改造原有的農業線路,徹底改建未參加農網改造的配電線路,淘汰老舊線路設備。應對線路運行情況較差的單位下發整改通知,并提出整改意見,督促其改造和維護設備。為了消除安全隱患,應建議那些不具備線路運行條件的單位退出運行,新修建的線路應嚴格執行設計標準。
3.1.3 與規劃部門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
在架設線路時,應培養超前的經濟發展的意識,在多方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本地規劃和實際經濟狀況設計線路容量,以滿足所建區域5~10年的電力需求。
3.1.4 增強防范意識
在自然災害頻發的地區,必須更新、改造防雷設備,適當調整最大設計標準,以提升設備對自然災害的防范能力。為了維護電力設施的正常運行,應以事前防范為主,采取宣傳教育與依法處理相結合的政策,通過張貼宣傳畫、標語和咨詢等形式,有計劃、有組織地在農村地區開展宣傳活動,使廣大電力用戶了解《電力法》《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從而增強其保護意識。
3.2 架空線路的巡視檢查
3.2.1 運行前的檢查項目
運行前的檢查項目包括以下5個:①檢車線路的桿號、相位,妥善解決妨礙線路安全運行的問題。②臨時架設的線路接地線是否拆除,妨害線路運行的障礙物是否排除。③在安全距離的范圍內,是否有線路登桿作業,其他作業是否按照規定停工;④線路繼電保護是否調試到位,自動裝置能否正常運行。⑤全面巡查線路,確認是否具備試運行條件和能否閉合供電。
3.2.2 巡視檢查周期
線路巡查周期應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地質面貌和架空線路的電壓等確定。如表1所示,一般而言,市區10 kV架空線路的巡查應每月1次,郊區線路應不低于每季度1次。如果發生特殊情況,比如自然災害或線路故障,則應采取臨時措施增加巡查次數。
3.3 配網架空線路的維護和檢測
3.3.1 絕緣子測試
一般情況下,每年至少測試1次絕緣子,以發現不良現象。測試時,應利用專業的絕緣子測試桿,直接在帶電線路上檢查。具體而言,可采取以下2種方法:①采用可變火花間隙型測試桿測量。絕緣子串每片絕緣子的電壓不同,且分布不均勻。因此,只要調整測試桿上電極之間的距離,直到放電,就可獲得每片絕緣子的電壓。如果該數值低于正常電壓值時,則可認定其為不良絕緣子。②采用固定火花間隙型測試桿測量。測試桿電極之間的距離一般為0.8 mm,該數值可根據事前預設的絕緣子的最低電壓確定。該方法只能測試零值或低值的絕緣子,無法測量絕緣子串的電壓分布狀況。此外,切忌在潮濕環境和雨、霧天測試,且應從靠近橫擔的絕緣子開始按序進行,直至整串絕緣子測量完畢。
3.3.2 導線接頭測試
導線接頭較為薄弱,在長時間運行后,其接觸電阻會增大。如果在夜間觸碰惡化的接頭,會看到接觸部發熱、發紅。因此,除正常巡查外,還應定期測試接頭電阻。具體可采用以下2種方法測量:①電壓降法。正常情況下,接頭首尾的電壓降以同長度導線電壓降的1.2倍為限。如果超過2倍,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則應立即更換接頭。對于處于導線連接處負荷電流的電壓降,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可直接在帶電線路上測量。如果停電,則可通直流電測量電壓降。②溫度法。利用紅外線對導線接頭進行遠距離測溫,可判斷其連接是否達到有關質量標準。
4 結束語
10 kV架空線路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10 kV架空線路具有點多、線長、面廣和結線方式復雜等特點。因此,在運行中線路常發生故障。本文結合筆者的經驗,分析了配電網架空線路的運維工作,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
參考文獻
[1]鄧偉健.淺論電力變壓器的維護與檢修技術[J].中國科技信息,2010(30).
[2]甘利紅,潘占軍.工廠電力線路的安全檢查和檢修[J].科技資訊,2009(08).
〔編輯:張思楠〕endprint
摘 要:電力是社會穩步運行、持續發展的保障,配電線路的安全、可靠運行是電力系統與用電人員之間連接的紐帶。因此,必須探求實際可行的運行、維護策略,保證紐帶的連接。根據日常運行的實際情況,通過總結線路事故發生的規律,提出了有效的運維措施。
關鍵詞:10 kV;架空配電線路;線路維護;雷擊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24-0133-02
1 10 kV架空線路的運行和維護
既有的10 kV電網已遠遠無法適應我國智能化電網的發展需要。因此,國家投入了大量資金,有效提高了農村電網運行的可靠性,大大降低了事故發生率。電力部門本著“小容量、短半徑、密布點”的原則確定配電位置,以縮減配電半徑。但在農網改造的過程中,未改造農業線路。由于設計標準不規范,加之農改設備和生產廠家較多等因素,導致農村配電線路存在點多、面廣、線路長、設備質量參差不齊和走徑復雜等缺點。同時,線路運行不僅會受到地理環境、氣候等自然因素的影響,也會受到所通過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
2 架空線路中的常見故障
2.1 外力因素引起的故障
外力因素引起的故障具體包括以下4種:①高層建筑墜落物體的撞擊。這會引發線路相間短路或線路單相接地。前者會導致斷路器迅速啟動并跳閘;后者雖然不會引起跳閘,但規程中明文規定,此次情況下只允許供電2 h,且在解除故障后才能恢復供電。②車輛碰撞。車輛撞擊10 kV架空線路的桿塔,會導致桿塔傾斜或倒塌。③在道路改造的過程中,因野蠻施工、有關部門之間未能有效溝通等原因,毀壞了桿塔或拉線的基礎,導致桿塔傾斜甚至倒塌。④建筑物與線路之間未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如果距離較近或施工設備觸碰到了導線,都會引發單相接地或相間短路,進而導致跳閘。
2.2 雷擊引起的故障
在實際運行中,線路普遍采用了絕緣電纜。架空線路受到雷擊而引發故障的原因有以下4點:①與裸導線相比,絕緣導線一旦受到雷擊更容易斷裂。②受到雷擊后,瓷絕緣子會爆裂。③避雷器接地裝置不符合安全標準。④導線的連接器接觸不良。
2.3 設備殘舊導致的故障
有些線路設施老舊,比如在長期風吹日曬的情況下,使用時間較長的閥式避雷器易發生斷裂,進而引起單相接地。
3 我國10 kV架空線路的運維工作
3.1 消除10 kV架空線路故障的措施
3.1.1 重視巡查、檢修工作
應按照規程運行10 kV線路,高度重視線路設備的巡查、檢修工作,做到定期巡視并及時發現、檢修設備缺陷,增強運維管理的力度,強化責任意識,做好事故預防,從而提升線路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還應定期進行預防性的試驗和巡查,嚴肅處理私拉、亂接等違章行為。
3.1.2 加大更新、改造老舊線路的力度
應多方籌集資金,更新、改造原有的農業線路,徹底改建未參加農網改造的配電線路,淘汰老舊線路設備。應對線路運行情況較差的單位下發整改通知,并提出整改意見,督促其改造和維護設備。為了消除安全隱患,應建議那些不具備線路運行條件的單位退出運行,新修建的線路應嚴格執行設計標準。
3.1.3 與規劃部門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
在架設線路時,應培養超前的經濟發展的意識,在多方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本地規劃和實際經濟狀況設計線路容量,以滿足所建區域5~10年的電力需求。
3.1.4 增強防范意識
在自然災害頻發的地區,必須更新、改造防雷設備,適當調整最大設計標準,以提升設備對自然災害的防范能力。為了維護電力設施的正常運行,應以事前防范為主,采取宣傳教育與依法處理相結合的政策,通過張貼宣傳畫、標語和咨詢等形式,有計劃、有組織地在農村地區開展宣傳活動,使廣大電力用戶了解《電力法》《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從而增強其保護意識。
3.2 架空線路的巡視檢查
3.2.1 運行前的檢查項目
運行前的檢查項目包括以下5個:①檢車線路的桿號、相位,妥善解決妨礙線路安全運行的問題。②臨時架設的線路接地線是否拆除,妨害線路運行的障礙物是否排除。③在安全距離的范圍內,是否有線路登桿作業,其他作業是否按照規定停工;④線路繼電保護是否調試到位,自動裝置能否正常運行。⑤全面巡查線路,確認是否具備試運行條件和能否閉合供電。
3.2.2 巡視檢查周期
線路巡查周期應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地質面貌和架空線路的電壓等確定。如表1所示,一般而言,市區10 kV架空線路的巡查應每月1次,郊區線路應不低于每季度1次。如果發生特殊情況,比如自然災害或線路故障,則應采取臨時措施增加巡查次數。
3.3 配網架空線路的維護和檢測
3.3.1 絕緣子測試
一般情況下,每年至少測試1次絕緣子,以發現不良現象。測試時,應利用專業的絕緣子測試桿,直接在帶電線路上檢查。具體而言,可采取以下2種方法:①采用可變火花間隙型測試桿測量。絕緣子串每片絕緣子的電壓不同,且分布不均勻。因此,只要調整測試桿上電極之間的距離,直到放電,就可獲得每片絕緣子的電壓。如果該數值低于正常電壓值時,則可認定其為不良絕緣子。②采用固定火花間隙型測試桿測量。測試桿電極之間的距離一般為0.8 mm,該數值可根據事前預設的絕緣子的最低電壓確定。該方法只能測試零值或低值的絕緣子,無法測量絕緣子串的電壓分布狀況。此外,切忌在潮濕環境和雨、霧天測試,且應從靠近橫擔的絕緣子開始按序進行,直至整串絕緣子測量完畢。
3.3.2 導線接頭測試
導線接頭較為薄弱,在長時間運行后,其接觸電阻會增大。如果在夜間觸碰惡化的接頭,會看到接觸部發熱、發紅。因此,除正常巡查外,還應定期測試接頭電阻。具體可采用以下2種方法測量:①電壓降法。正常情況下,接頭首尾的電壓降以同長度導線電壓降的1.2倍為限。如果超過2倍,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則應立即更換接頭。對于處于導線連接處負荷電流的電壓降,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可直接在帶電線路上測量。如果停電,則可通直流電測量電壓降。②溫度法。利用紅外線對導線接頭進行遠距離測溫,可判斷其連接是否達到有關質量標準。
4 結束語
10 kV架空線路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10 kV架空線路具有點多、線長、面廣和結線方式復雜等特點。因此,在運行中線路常發生故障。本文結合筆者的經驗,分析了配電網架空線路的運維工作,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
參考文獻
[1]鄧偉健.淺論電力變壓器的維護與檢修技術[J].中國科技信息,2010(30).
[2]甘利紅,潘占軍.工廠電力線路的安全檢查和檢修[J].科技資訊,2009(08).
〔編輯:張思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