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錚
摘 要:智能變電站視頻監控系統是一種較新的安全管理系統,包含了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等一系列的先進技術。根據智能變電站安全監控的需求,詳細分析了智能變電站視頻監控系統的設計,并提出了傳輸通道和系統安全的要求。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視頻監控系統;優化設計;硬件模塊
中圖分類號:TM63;TM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24-0145-02
1 視頻監控系統的設計原則
視頻監控系統是將在變電站內各監視目標區域里的環境數據、報警信息和攝像機圖像集中到變電站視頻監控主機中監視的。同時,視頻監控主機通過通信網絡,將數據輸送至集控站視頻監控中心和調度中心,工作人員通過監控中心的視頻監控工作站監視目標區域。因此,智能變電站監控系統應具備先進性、成熟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兼容性。
2 視頻監控系統中的關鍵技術
視頻監控系統包括攝像、傳輸、存儲、顯示和控制等部分,涉及到電子、光學和機械學等相關學科。視頻監控系統由前端設備、后端設備等硬件模塊組成,其中包括以下2種關鍵技術。
2.1 數字視頻圖像編碼
圖像編碼技術的迅速發展使視頻監控系統得以出現和發展。因此,數字視頻圖像編碼是數字視頻監控系統的重要基礎。目前,常用的壓縮編碼方法可分成2類:①無損壓縮法。該方法也稱“冗余壓縮法”或“熵編碼法”,分為哈夫曼編碼、游程編碼和算術編碼等。②有損壓縮法。該方法也稱“熵壓縮法”,分為預測編碼、變換編碼和直接映射等。
2.2 視頻圖像傳輸
視頻監控系統前端設備與中心端設備通過傳輸系統建立聯系。一方面,該系統可將前端攝像機、監聽頭、報警探測器或數據傳感器捕獲的視音頻信號、各種探測數據傳至中心監控端;另一方面,該系統可將中心監控端的各種控制指令傳至前端設備的多功能解碼器。因此,傳輸系統是雙方向的。最新的傳輸概念是借用已有的通信傳輸線路或借助計算機網絡技術傳輸視頻監控信號的。在此情況下,往往要用到專用的信號格式轉換、傳輸或接入設備。在變電站遙視系統中,因傳輸距離較遠,通信設備常采用以太網、ISDN或DDN等形式,傳輸媒介常采用光纖、微波、E1專線或電話線等形式。
3 系統的功能模塊分析
3.1 監控中心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該系統利用安裝在前端的攝像機將被監視目標的圖像傳輸至視頻監控主機,同時,通過視頻監控主機可控制前端設備。變電運行人員通過安裝在主控室的視頻監控客戶端機全面、系統地監視目標區域內的設備。具體的結構和功能有以下4方面:①視頻監控主機應能對所有的接入視頻信號進行24 h本地錄像,硬盤錄像的保存時間≥30 d。各個顯示畫面上應顯示站名、設備或地點名稱、時間和日期等文字,且允許同時瀏覽、監控現場圖像的視頻監控客戶機不少于5臺。②該系統應具備對前端監視的靜止圖像變化分析、物體移動偵測功能,可自動檢測監控圖像框內物體的明顯移動,并在其動作超出限定范圍后觸發報警。③根據變電站設備的特點制訂相應的巡檢表。監控人員在日常巡檢工作中,按照操作要求巡檢監控即可。如果1臺攝像機需要監視多個目標點,帶預置功能的一體化攝像機則是一種很好的選擇。這是因為它能預置多個監視位置的云臺和鏡頭參數,方便、快速地轉到相應的預置點,并自動調整好焦距和圖像清晰度。④該系統可配備金屬熱感探測器或專用的紅外測溫裝置,從而實現自動超溫檢測和報警功能。室內的溫濕度監測應由溫濕度探測器完成,并按照安全要求設定溫濕度安全警戒數值。監控子站應包括圖像編碼器、攝像機、主控室、1#主變、2#主變、一次設備區、配電室和紅外溫度測量系統。監控中心系統的結構如圖1所示。
通過結合視頻監視系統與紅外測溫系統,可在線監測電力設備的溫度和圖像,采集電力設備的溫度信息。此外,建立數據庫可預測電力設備可能發生的故障。
3.2 操作管理分析
3.2.1 錄像管理
該系統具有手動控制錄像、計劃錄像、移動偵測錄像和報警聯動錄像的功能,且錄像時間可根據需求確定。錄像資料可自動管理,無需人工干預。在硬盤錄滿后,系統會自動刪除最舊的錄像資料,從而達到循環使用硬盤空間的目的。在錄像資料回放方面,可根據需要分別按攝像時間、告警提示等要求檢索和調看。
3.2.2 報警事件管理
當觸發報警時,該系統會啟動報警聯動,監視畫面會自動切換至報警點的攝像鏡頭。任何報警歷史記錄、數據統計均能保存6個月以上,且可隨時調看。
3.2.3 操作權限管理
在該系統中,可設置監控客戶機的用戶權限和級別。監控客戶端機通過客戶端軟件實現用戶登錄,可接收、顯示變電站現場的圖像,并實時遙控前端圖像設備。MIS網內用戶安裝客戶端軟件后,可查看前端監視圖像,也可利用WEB瀏覽器查看前端圖像監視信號,但只有授權后,才能獲得遠方控制的權限。
3.2.4 攝像機和云臺控制
在該系統中,可遙控前端云臺向上、下、左、右轉動,可遙控攝像頭遠、近變焦;可遙控開啟站端室內照明設施,且具有人工控制和自動延時關閉等方式供選擇;可設置前端云臺自動巡檢功能;可進行單畫面/多畫面的自定義分組循環輪巡監視;可利用列表方式調看變電站前端攝像機的畫面;可利用電子地圖調看變電站前端攝像機的畫面;可利用巡檢表和電子地圖直接查看快球攝像機的預置位畫面,從而實現視頻圖像預置點的“即點即現”功能。
3.3 警視聯動功能分析
當觸發報警(火災、非法入侵等)時,該系統會自動聯動現場照明燈光、警笛等相關設備,有預置功能的攝像機會自動轉至預置點,自動觸發廠區相關現場的錄像機錄像。報警信息可通過廠區現場的設備,經E1信道上傳至調度監控中心處理,也可通過調度監控中心傳至巡檢班分控中心和保安監控中心處理,還可將報警信息在MIS系統局域網(LAN)上廣播,局域網上的局長分控臺、總工分控臺等分控臺通過相應的網絡版MIS系統軟件可共享此報警,并按照不同的權限和優先級別處理。
4 系統的安全設計要求
為了確保變電站的安全運行,應從以下5個方面提高系統和數據的安全性。
4.1 安全管理
變電站圖像監控系統本身具有安全配置管理功能,當操作人員增加、刪除系統中被監控的對象或調整系統參數時,用戶均可通過應用界面改變系統配置文件完成相應的系統配置。
4.2 防病毒入侵
在變電站圖像監控系統運行的過程中,它會與外界交換數據信息,在交換過程中有可能將計算機病毒帶入,進而對系統造成損害。因此,一方面,應盡量減少非法數據信息交換的次數;另一方面,應為系統安裝殺毒軟件。
4.3 安裝防火墻
為了進一步加強系統的安全性,變電站圖像監控系統應接入防火墻設備,以減少來自系統外部的網絡入侵。
4.4 物理隔離
對于變電站圖像監控系統信息數據的安全工作,除了應在系統操作流程中嚴格控制外,還應采取物理隔離,單獨保存數據信息,從而提高系統的安全性。
4.5 應用看門狗技術
為了增強系統的安全性,應采用看門狗技術。可將看門狗與系統復位相連,并在變電站圖像監控系統正常運行時,定時向看門狗發送信息。如果看門狗能夠收到信息,則機器不會重新啟動;如果看門狗沒有收到信息,則機器會立即重新啟動。這樣能防止出現系統死機、非法關機等威脅到系統安全的事件發生。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視頻監控系統在電力系統中是必不可少的。該系統使變電站的運行現場可視化,很好地補充了“四遙”,同時,也保證了無人值守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良好的保證。
參考文獻
[1]張克新.新一代遠程網絡視頻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微計算機信息,2010(24).
[2]汪哲民,張帆.變電站層嵌入式以太網實時性能分析與仿真[J].微計算機信息,2010(32).
〔編輯:張思楠〕endprint
摘 要:智能變電站視頻監控系統是一種較新的安全管理系統,包含了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等一系列的先進技術。根據智能變電站安全監控的需求,詳細分析了智能變電站視頻監控系統的設計,并提出了傳輸通道和系統安全的要求。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視頻監控系統;優化設計;硬件模塊
中圖分類號:TM63;TM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24-0145-02
1 視頻監控系統的設計原則
視頻監控系統是將在變電站內各監視目標區域里的環境數據、報警信息和攝像機圖像集中到變電站視頻監控主機中監視的。同時,視頻監控主機通過通信網絡,將數據輸送至集控站視頻監控中心和調度中心,工作人員通過監控中心的視頻監控工作站監視目標區域。因此,智能變電站監控系統應具備先進性、成熟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兼容性。
2 視頻監控系統中的關鍵技術
視頻監控系統包括攝像、傳輸、存儲、顯示和控制等部分,涉及到電子、光學和機械學等相關學科。視頻監控系統由前端設備、后端設備等硬件模塊組成,其中包括以下2種關鍵技術。
2.1 數字視頻圖像編碼
圖像編碼技術的迅速發展使視頻監控系統得以出現和發展。因此,數字視頻圖像編碼是數字視頻監控系統的重要基礎。目前,常用的壓縮編碼方法可分成2類:①無損壓縮法。該方法也稱“冗余壓縮法”或“熵編碼法”,分為哈夫曼編碼、游程編碼和算術編碼等。②有損壓縮法。該方法也稱“熵壓縮法”,分為預測編碼、變換編碼和直接映射等。
2.2 視頻圖像傳輸
視頻監控系統前端設備與中心端設備通過傳輸系統建立聯系。一方面,該系統可將前端攝像機、監聽頭、報警探測器或數據傳感器捕獲的視音頻信號、各種探測數據傳至中心監控端;另一方面,該系統可將中心監控端的各種控制指令傳至前端設備的多功能解碼器。因此,傳輸系統是雙方向的。最新的傳輸概念是借用已有的通信傳輸線路或借助計算機網絡技術傳輸視頻監控信號的。在此情況下,往往要用到專用的信號格式轉換、傳輸或接入設備。在變電站遙視系統中,因傳輸距離較遠,通信設備常采用以太網、ISDN或DDN等形式,傳輸媒介常采用光纖、微波、E1專線或電話線等形式。
3 系統的功能模塊分析
3.1 監控中心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該系統利用安裝在前端的攝像機將被監視目標的圖像傳輸至視頻監控主機,同時,通過視頻監控主機可控制前端設備。變電運行人員通過安裝在主控室的視頻監控客戶端機全面、系統地監視目標區域內的設備。具體的結構和功能有以下4方面:①視頻監控主機應能對所有的接入視頻信號進行24 h本地錄像,硬盤錄像的保存時間≥30 d。各個顯示畫面上應顯示站名、設備或地點名稱、時間和日期等文字,且允許同時瀏覽、監控現場圖像的視頻監控客戶機不少于5臺。②該系統應具備對前端監視的靜止圖像變化分析、物體移動偵測功能,可自動檢測監控圖像框內物體的明顯移動,并在其動作超出限定范圍后觸發報警。③根據變電站設備的特點制訂相應的巡檢表。監控人員在日常巡檢工作中,按照操作要求巡檢監控即可。如果1臺攝像機需要監視多個目標點,帶預置功能的一體化攝像機則是一種很好的選擇。這是因為它能預置多個監視位置的云臺和鏡頭參數,方便、快速地轉到相應的預置點,并自動調整好焦距和圖像清晰度。④該系統可配備金屬熱感探測器或專用的紅外測溫裝置,從而實現自動超溫檢測和報警功能。室內的溫濕度監測應由溫濕度探測器完成,并按照安全要求設定溫濕度安全警戒數值。監控子站應包括圖像編碼器、攝像機、主控室、1#主變、2#主變、一次設備區、配電室和紅外溫度測量系統。監控中心系統的結構如圖1所示。
通過結合視頻監視系統與紅外測溫系統,可在線監測電力設備的溫度和圖像,采集電力設備的溫度信息。此外,建立數據庫可預測電力設備可能發生的故障。
3.2 操作管理分析
3.2.1 錄像管理
該系統具有手動控制錄像、計劃錄像、移動偵測錄像和報警聯動錄像的功能,且錄像時間可根據需求確定。錄像資料可自動管理,無需人工干預。在硬盤錄滿后,系統會自動刪除最舊的錄像資料,從而達到循環使用硬盤空間的目的。在錄像資料回放方面,可根據需要分別按攝像時間、告警提示等要求檢索和調看。
3.2.2 報警事件管理
當觸發報警時,該系統會啟動報警聯動,監視畫面會自動切換至報警點的攝像鏡頭。任何報警歷史記錄、數據統計均能保存6個月以上,且可隨時調看。
3.2.3 操作權限管理
在該系統中,可設置監控客戶機的用戶權限和級別。監控客戶端機通過客戶端軟件實現用戶登錄,可接收、顯示變電站現場的圖像,并實時遙控前端圖像設備。MIS網內用戶安裝客戶端軟件后,可查看前端監視圖像,也可利用WEB瀏覽器查看前端圖像監視信號,但只有授權后,才能獲得遠方控制的權限。
3.2.4 攝像機和云臺控制
在該系統中,可遙控前端云臺向上、下、左、右轉動,可遙控攝像頭遠、近變焦;可遙控開啟站端室內照明設施,且具有人工控制和自動延時關閉等方式供選擇;可設置前端云臺自動巡檢功能;可進行單畫面/多畫面的自定義分組循環輪巡監視;可利用列表方式調看變電站前端攝像機的畫面;可利用電子地圖調看變電站前端攝像機的畫面;可利用巡檢表和電子地圖直接查看快球攝像機的預置位畫面,從而實現視頻圖像預置點的“即點即現”功能。
3.3 警視聯動功能分析
當觸發報警(火災、非法入侵等)時,該系統會自動聯動現場照明燈光、警笛等相關設備,有預置功能的攝像機會自動轉至預置點,自動觸發廠區相關現場的錄像機錄像。報警信息可通過廠區現場的設備,經E1信道上傳至調度監控中心處理,也可通過調度監控中心傳至巡檢班分控中心和保安監控中心處理,還可將報警信息在MIS系統局域網(LAN)上廣播,局域網上的局長分控臺、總工分控臺等分控臺通過相應的網絡版MIS系統軟件可共享此報警,并按照不同的權限和優先級別處理。
4 系統的安全設計要求
為了確保變電站的安全運行,應從以下5個方面提高系統和數據的安全性。
4.1 安全管理
變電站圖像監控系統本身具有安全配置管理功能,當操作人員增加、刪除系統中被監控的對象或調整系統參數時,用戶均可通過應用界面改變系統配置文件完成相應的系統配置。
4.2 防病毒入侵
在變電站圖像監控系統運行的過程中,它會與外界交換數據信息,在交換過程中有可能將計算機病毒帶入,進而對系統造成損害。因此,一方面,應盡量減少非法數據信息交換的次數;另一方面,應為系統安裝殺毒軟件。
4.3 安裝防火墻
為了進一步加強系統的安全性,變電站圖像監控系統應接入防火墻設備,以減少來自系統外部的網絡入侵。
4.4 物理隔離
對于變電站圖像監控系統信息數據的安全工作,除了應在系統操作流程中嚴格控制外,還應采取物理隔離,單獨保存數據信息,從而提高系統的安全性。
4.5 應用看門狗技術
為了增強系統的安全性,應采用看門狗技術。可將看門狗與系統復位相連,并在變電站圖像監控系統正常運行時,定時向看門狗發送信息。如果看門狗能夠收到信息,則機器不會重新啟動;如果看門狗沒有收到信息,則機器會立即重新啟動。這樣能防止出現系統死機、非法關機等威脅到系統安全的事件發生。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視頻監控系統在電力系統中是必不可少的。該系統使變電站的運行現場可視化,很好地補充了“四遙”,同時,也保證了無人值守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良好的保證。
參考文獻
[1]張克新.新一代遠程網絡視頻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微計算機信息,2010(24).
[2]汪哲民,張帆.變電站層嵌入式以太網實時性能分析與仿真[J].微計算機信息,2010(32).
〔編輯:張思楠〕endprint
摘 要:智能變電站視頻監控系統是一種較新的安全管理系統,包含了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等一系列的先進技術。根據智能變電站安全監控的需求,詳細分析了智能變電站視頻監控系統的設計,并提出了傳輸通道和系統安全的要求。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視頻監控系統;優化設計;硬件模塊
中圖分類號:TM63;TM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24-0145-02
1 視頻監控系統的設計原則
視頻監控系統是將在變電站內各監視目標區域里的環境數據、報警信息和攝像機圖像集中到變電站視頻監控主機中監視的。同時,視頻監控主機通過通信網絡,將數據輸送至集控站視頻監控中心和調度中心,工作人員通過監控中心的視頻監控工作站監視目標區域。因此,智能變電站監控系統應具備先進性、成熟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兼容性。
2 視頻監控系統中的關鍵技術
視頻監控系統包括攝像、傳輸、存儲、顯示和控制等部分,涉及到電子、光學和機械學等相關學科。視頻監控系統由前端設備、后端設備等硬件模塊組成,其中包括以下2種關鍵技術。
2.1 數字視頻圖像編碼
圖像編碼技術的迅速發展使視頻監控系統得以出現和發展。因此,數字視頻圖像編碼是數字視頻監控系統的重要基礎。目前,常用的壓縮編碼方法可分成2類:①無損壓縮法。該方法也稱“冗余壓縮法”或“熵編碼法”,分為哈夫曼編碼、游程編碼和算術編碼等。②有損壓縮法。該方法也稱“熵壓縮法”,分為預測編碼、變換編碼和直接映射等。
2.2 視頻圖像傳輸
視頻監控系統前端設備與中心端設備通過傳輸系統建立聯系。一方面,該系統可將前端攝像機、監聽頭、報警探測器或數據傳感器捕獲的視音頻信號、各種探測數據傳至中心監控端;另一方面,該系統可將中心監控端的各種控制指令傳至前端設備的多功能解碼器。因此,傳輸系統是雙方向的。最新的傳輸概念是借用已有的通信傳輸線路或借助計算機網絡技術傳輸視頻監控信號的。在此情況下,往往要用到專用的信號格式轉換、傳輸或接入設備。在變電站遙視系統中,因傳輸距離較遠,通信設備常采用以太網、ISDN或DDN等形式,傳輸媒介常采用光纖、微波、E1專線或電話線等形式。
3 系統的功能模塊分析
3.1 監控中心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該系統利用安裝在前端的攝像機將被監視目標的圖像傳輸至視頻監控主機,同時,通過視頻監控主機可控制前端設備。變電運行人員通過安裝在主控室的視頻監控客戶端機全面、系統地監視目標區域內的設備。具體的結構和功能有以下4方面:①視頻監控主機應能對所有的接入視頻信號進行24 h本地錄像,硬盤錄像的保存時間≥30 d。各個顯示畫面上應顯示站名、設備或地點名稱、時間和日期等文字,且允許同時瀏覽、監控現場圖像的視頻監控客戶機不少于5臺。②該系統應具備對前端監視的靜止圖像變化分析、物體移動偵測功能,可自動檢測監控圖像框內物體的明顯移動,并在其動作超出限定范圍后觸發報警。③根據變電站設備的特點制訂相應的巡檢表。監控人員在日常巡檢工作中,按照操作要求巡檢監控即可。如果1臺攝像機需要監視多個目標點,帶預置功能的一體化攝像機則是一種很好的選擇。這是因為它能預置多個監視位置的云臺和鏡頭參數,方便、快速地轉到相應的預置點,并自動調整好焦距和圖像清晰度。④該系統可配備金屬熱感探測器或專用的紅外測溫裝置,從而實現自動超溫檢測和報警功能。室內的溫濕度監測應由溫濕度探測器完成,并按照安全要求設定溫濕度安全警戒數值。監控子站應包括圖像編碼器、攝像機、主控室、1#主變、2#主變、一次設備區、配電室和紅外溫度測量系統。監控中心系統的結構如圖1所示。
通過結合視頻監視系統與紅外測溫系統,可在線監測電力設備的溫度和圖像,采集電力設備的溫度信息。此外,建立數據庫可預測電力設備可能發生的故障。
3.2 操作管理分析
3.2.1 錄像管理
該系統具有手動控制錄像、計劃錄像、移動偵測錄像和報警聯動錄像的功能,且錄像時間可根據需求確定。錄像資料可自動管理,無需人工干預。在硬盤錄滿后,系統會自動刪除最舊的錄像資料,從而達到循環使用硬盤空間的目的。在錄像資料回放方面,可根據需要分別按攝像時間、告警提示等要求檢索和調看。
3.2.2 報警事件管理
當觸發報警時,該系統會啟動報警聯動,監視畫面會自動切換至報警點的攝像鏡頭。任何報警歷史記錄、數據統計均能保存6個月以上,且可隨時調看。
3.2.3 操作權限管理
在該系統中,可設置監控客戶機的用戶權限和級別。監控客戶端機通過客戶端軟件實現用戶登錄,可接收、顯示變電站現場的圖像,并實時遙控前端圖像設備。MIS網內用戶安裝客戶端軟件后,可查看前端監視圖像,也可利用WEB瀏覽器查看前端圖像監視信號,但只有授權后,才能獲得遠方控制的權限。
3.2.4 攝像機和云臺控制
在該系統中,可遙控前端云臺向上、下、左、右轉動,可遙控攝像頭遠、近變焦;可遙控開啟站端室內照明設施,且具有人工控制和自動延時關閉等方式供選擇;可設置前端云臺自動巡檢功能;可進行單畫面/多畫面的自定義分組循環輪巡監視;可利用列表方式調看變電站前端攝像機的畫面;可利用電子地圖調看變電站前端攝像機的畫面;可利用巡檢表和電子地圖直接查看快球攝像機的預置位畫面,從而實現視頻圖像預置點的“即點即現”功能。
3.3 警視聯動功能分析
當觸發報警(火災、非法入侵等)時,該系統會自動聯動現場照明燈光、警笛等相關設備,有預置功能的攝像機會自動轉至預置點,自動觸發廠區相關現場的錄像機錄像。報警信息可通過廠區現場的設備,經E1信道上傳至調度監控中心處理,也可通過調度監控中心傳至巡檢班分控中心和保安監控中心處理,還可將報警信息在MIS系統局域網(LAN)上廣播,局域網上的局長分控臺、總工分控臺等分控臺通過相應的網絡版MIS系統軟件可共享此報警,并按照不同的權限和優先級別處理。
4 系統的安全設計要求
為了確保變電站的安全運行,應從以下5個方面提高系統和數據的安全性。
4.1 安全管理
變電站圖像監控系統本身具有安全配置管理功能,當操作人員增加、刪除系統中被監控的對象或調整系統參數時,用戶均可通過應用界面改變系統配置文件完成相應的系統配置。
4.2 防病毒入侵
在變電站圖像監控系統運行的過程中,它會與外界交換數據信息,在交換過程中有可能將計算機病毒帶入,進而對系統造成損害。因此,一方面,應盡量減少非法數據信息交換的次數;另一方面,應為系統安裝殺毒軟件。
4.3 安裝防火墻
為了進一步加強系統的安全性,變電站圖像監控系統應接入防火墻設備,以減少來自系統外部的網絡入侵。
4.4 物理隔離
對于變電站圖像監控系統信息數據的安全工作,除了應在系統操作流程中嚴格控制外,還應采取物理隔離,單獨保存數據信息,從而提高系統的安全性。
4.5 應用看門狗技術
為了增強系統的安全性,應采用看門狗技術。可將看門狗與系統復位相連,并在變電站圖像監控系統正常運行時,定時向看門狗發送信息。如果看門狗能夠收到信息,則機器不會重新啟動;如果看門狗沒有收到信息,則機器會立即重新啟動。這樣能防止出現系統死機、非法關機等威脅到系統安全的事件發生。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視頻監控系統在電力系統中是必不可少的。該系統使變電站的運行現場可視化,很好地補充了“四遙”,同時,也保證了無人值守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良好的保證。
參考文獻
[1]張克新.新一代遠程網絡視頻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微計算機信息,2010(24).
[2]汪哲民,張帆.變電站層嵌入式以太網實時性能分析與仿真[J].微計算機信息,2010(32).
〔編輯:張思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