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亦斌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是在告訴我們時間寶貴,應珍惜大好時光。“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每當讀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后,更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時光的流逝是匆匆的,匆匆流逝的時光一去不復返。那么,如何能把握這匆匆流逝的時光呢?
偶讀一則故事:有一位父親看到自己的孩子整天游手好閑,一天,父親拿了一根80厘米長的木棍對孩子說:“兒子,人生就好像這根木棍一樣,80厘米相當于80年左右的時間。前20年你在學習,這段時光你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沒有貢獻,是純消費者,我們把它砍掉。”“咔嚓”一聲,把木棍前端的20厘米砍掉了。
接著父親又說:“人到了60歲以后,身體比較虛弱,也沒有足夠的精力去做事情,所以后面的20年也要砍掉。”“咔嚓”一聲,把木棍后邊的20厘米也砍掉了。“剩下的有三分之一都在睡眠上用掉了,這三分之一也不要了。”說完就又砍掉了三分之一。
“因為你每天要吃飯,還有雜七雜八的事情,所以應該再砍一段。”緊接著又砍去了一段。這時,孩子跟父親說:“爸爸,我求你別再砍了,
我明白了。”“你不明白!因為這一生你不知道要生多少次病,所以還要再砍掉一些。”
聽到此處,只見孩子“撲通”一聲跪倒在父親的面前,說:“爸爸,我真的明白了。”孩子話音剛落,父親拿著余下的一丁點木棍,語重心長地對孩子說道:“你看到了吧,人生剩下這么短的時間能夠真正做有意義的事了,孝敬父母、報效國家,既然都這么少了,你還拿來無情地揮霍,是不是太不應該了?”
孩子終于悔悟了!在這砍的過程中,兒子每次聽到“咔嚓”聲,內心都會受到一次強烈的震撼。
讀完這個故事,我也被深深震撼了。人生,何其短暫!如果可以丈量,也就80厘米的長度,于時間而言,不過幾十年的光景。平時人們不曾或不愿考慮自己的終結時日,所以,在多數人心中,時間是無盡的。特別是青少年,時間觀念更是淡薄,甚至,由于大家盼望自己早點長大,而嫌時間過得太慢。其實,一個人的幾十年的時間里,時光在流逝:“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叔本華說:“沒有人能夠生活在未來,現在是生命確實占有的唯一形態(tài)。”既然如此,何不好好過好生活的每一天?趁著自己還活在這個世界上,好好對待自己的親人朋友,好好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夢想,不要讓匆匆流逝的時光早早白了我們?yōu)鹾诘念^發(fā)。
時光流逝,給我們帶來了緊迫感,只有我們學會珍惜時間、學會合理安排時間,我們才能做時間的主人,才能把握匆匆流逝的時光。好好把握當下吧,人無法阻擋時間的流逝,但我們有能力讓生命更加充實!
(作者單位:廣東省蕉嶺縣藍坊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