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奔流 甘德宜

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縣農業品牌創建辦就設在縣農辦。作為縣農辦主任,王靖對全縣農業品牌創建工作介紹起來如數家珍。
岳陽縣委、縣政府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以工業理念經營農業”的要求,以“生產有標準、產品有標識、銷售有規范,質量可追溯”為目標,以縣政府文件形式確定了“無公害蔬菜、優質葡萄、鴿業、黃顙魚、紅薯粉、土雞”等6個農業品牌創建重點,實行“一個產業、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規劃、一套方案”的責任運行機制,全縣農業品牌創建工作有序推進:新墻葡萄生產專業合作社等4家合作社已經成功申報“國家級示范合作社”;湖南楊林鴿業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成功申報“湖南省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岳陽縣好運來生態養雞專業合作社等4家企業成功申請“湖南省著名商標”;岳陽縣芭蕉扇業公司成功注冊兩個涉外商標。岳陽縣在創建品牌農業方面主要舉措有:
一、抓基地,上規模,著力打造品牌農業“第一車間”。農產品基地是創建農業品牌的重要前提,發展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必須以基地為依托。為此,岳陽縣突出抓了兩手:
一是優化區域布局。充分整合資源優勢,利用“六大品牌”促進生產力要素向最適宜區域的優勢產業集中。
二是通過品牌建設,促進了全縣的農業生產向著“區域化、專業化、規模化、集群化”的方向發展,為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充足而穩定的原料來源,為農業品牌創建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扶龍頭,創品牌,努力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發展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離不開品牌的帶動效應。一個知名度高的龍頭企業和牌子響的拳頭產品,能夠推動一個產業升級,帶動區域經濟發展。龍頭企業在產業化中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岳陽縣將扶持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作為推進創建農業品牌的突破口來抓。著重在三個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
一是優惠政策“扶”。按照“誰有實力誰當龍頭,誰當龍頭就扶持誰”的原則,縣委、縣政府篩選農業品牌創建的重點項目時,第一個原則就是要有經營實體,要有龍頭企業。確定龍頭企業后,縣政府確定牽頭領導,指定責任單位,從基地建設、合作社的建立與規范、資金籌集等各方面予以扶持。去年遭遇H7N9禽流感后鮮活鴿市場頓時跌入低谷,關鍵時刻,楊林鴿業有限公司作為龍頭企業敢于力挽狂瀾,立即上馬凍鮮鴿,租冷庫、建冷庫,敞開收購合作社社員的鮮鴿。鑒于冷庫投資比較大,政府主動為其提供銀行貸款貼息。H7N9禽流感過后,江浙等乳鴿傳統消費區的鴿業一落千丈,岳陽縣的楊林鴿業卻迎來了湘鴿東進的破冰之旅。
二是項目資金“扶”。專門成立了農業品牌創建工作的“項目資金組”,將發改、財政、國土、交通、移民等職能單位納入其中,圍繞農業品牌創建整合項目資金。中洲鄉民心綠通蔬菜專業合作社,其蔬菜基地是“湖南省農業標準化示范園”,岳陽縣物價局通過省市物價局從價格調節基金中整合160萬元蔬菜基地經費予以支持。去年,農業品牌創建共整合省以上支持項目13個,到位資金676萬元。
三是優化環境“扶”。對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龍頭加工企業,實行掛牌保護制度,規定任何部門要進入掛牌企業檢查或抽查,必須經過掛牌單位的批準。縣行政效能監察中心還開通了投訴電話,及時受理農產品加工業主投訴案件,認真查處“四亂”行為。通過各個方面的大力扶持,龍頭企業的規模不斷壯大,知名度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2013年,全縣有味冠天下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成功申報市級龍頭企業,有湖南楊林鴿業有限公司、中糧米業(岳陽)有限公司兩家企業成功申報省級龍頭企業。
三、聚民資,搞嫁接,大力增強品牌農業發展活力。在當今大開放的新形勢下,打造農業品牌,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借助外力,啟動內力,嫁接發展,才能增強品牌農業的發展活力。為此,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條件,積極引導外來資本、民間資本、工商資本等生產要素,培育發展一批新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
一是引進外資創品牌。按照“沒有不可開放的地方,沒有不可開放的領域,沒有不可開放的產業”的發展思路,堅持內資外資一起抓,積極引進外資,發展加工龍頭企業。通過利用縣外的資金、技術、設備和管理優勢,新建、改造和嫁接龍頭企業,推動了農產品加工企業外向型進程。近三年,岳陽縣外來資本投入農業的金額分別為4861萬元、8346萬元和9403萬元,且規模不斷擴大,增速不斷加快,占比不斷提高,外來資本已成為推動農村發展的主力軍,發揮著主導作用。
二是激活民資創品牌。按照“經濟以民營為主、投資以民間為主、事業以民辦為主”的總體要求,立足資源優勢,因勢利導,鼓勵農村能人、種養大戶和民營企業獨自或聯戶合資興辦農產品加工企業。中洲鄉民心蔬菜專業合作社的青峰村214畝綠色食品基地建設,就是80多戶社員集資260多萬元建設而成的。
三是啟動內資創品牌。根據“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種養大戶生產上規模、產品上等次。楊林鄉女青年王學琳,本來是一位植樹標兵,在各級政府的鼓勵下,2009年承包了5000畝鄉麻洞林場,成立了岳陽林園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6年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栽種了4000畝國外松、1000畝楠竹和1000畝名貴水果,并深度開發林下經濟。如今,林場樹下有雞,水里有魚,產品有商標,成為油桃項目“湖南省農業標準化示范園”。2011年3月,她以自己的公司為龍頭,組建了岳陽縣盛源林業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以林地作為合作經營條件入社,合作社負責籌集資金、技術指導,合作雙方共同護林、共擔風險、共享利益。目前,合作社已發展集體和個人社員206名,整合、開發了岳陽縣楊林、公田、饒村、新開和岳陽經開區三荷等8個鄉鎮的林地2萬余畝。
四、建機制,嚴考核,全力促進品牌農業穩步發展。創建農業品牌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保障機制是否健全、是否合理、是否落到實處。為此,岳陽縣著力建立健全了三大機制:
一是組織領導機制。縣里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分管農業的副縣長任副組長,財政、農口有關部門等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并下設了專門的辦公室。各鄉鎮和涉農部門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嚴格實行“一個產業,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規劃、一套方案”的責任運行機制,從而確保了農業品牌創建工作的精干力量。
二是考核獎懲機制。將發展農業品牌創建工作列入全縣黨政績效考核范疇,對相關責任單位、成員單位、基地鄉鎮建立目標管理責任制,凡措施不力、在規定時間內完不成任務的單位,黨政領導不得提拔和重用。
三是建立了品牌創建的獎勵制度。在去年縣財政拿出10萬元獎勵的基礎上,今年拿出25萬元,并安排了92萬元專項獎勵資金,獎勵9家品牌創建優秀的企業。同時,縣財政從2014年起,將農業品牌創建經費列入預算,目前已經到賬14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