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


2014年7月3日,中國首屆縣域峰會在阿里巴巴西溪園區召開,來自中國179個縣級領導和各主管部門及當地電子商務優秀代表集聚一堂,掀開了縣域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序幕。
2014年7月21日馬云調研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就區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與縣域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因素對話麗水市農村電子商務建設領導小組,將縣市級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推向高潮。
中國地域廣博,農產品資源豐富,如圖所示:江浙滬、京津唐、廣東沿海和福建農產品電子商務較為發達,也是農產品網購的重點消費區域。二線區域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湖南、江西、廣西一線,而三線地區基本呈灰白色,表示農產品電商銷售較弱。
中西部地區為何要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筆者在這里做幾點簡要說明。
貿易順逆差
以廣東和甘肅為例。阿里研究院數據中心數據顯示廣東省電子商務網絡購買與網絡銷售的總額比為1:3.4,也就是說廣東省在網絡每購買1元錢,同比通過網絡銷售出去的產品價值為3.4元錢。甘肅省電子商務網絡購買與網絡銷售比為17:1,甘肅省在網絡每消費17元錢,同比通過網絡銷售出去的產品價值為1元錢。(2013年在淘寶天貓平臺上,從縣域發出的包裹約14億件,增長133.83%;發往縣域的包裹約18億件,增長105.68%; 2013年農產品的包裹數量達到1.26億件,增長106.16%)。就區域電子商務貿易順逆差而言,長此以往情何以堪。
發展空間巨大
2013年阿里巴巴農產品白皮書顯示,廣東省的農產品賣家數量最多,為4.66萬,浙江、江蘇排在二、三位;排除港澳臺因基數小而變化較大外,各省區中安徽增幅最快,達24%。而實際上相當部分的農產品原產地在中西部地區,原產地的產品還是處于未開發或者初加工階段,更多的還是以傳統的批量采購方式流入電子商務發達地區進行深加工和二次包裝進行銷售,所以說中西部農產品資源豐富,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空間巨大。
信息流帶來的機遇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信息的扁平化和放大,逐步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從而投機取巧、欺騙客戶的商業行為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返璞歸真、以人為本的商業特性會越來越突出。2014年淘寶年會就對未來的運營導向提出兩點,一是注重產品的個性化發展,二是注重消費者的服務質量。從而折射出平臺對消費、對用戶的定位。所以這里提出一個觀點:電子商務發展的核心就是用我們賴以自豪的地方特產、特色文化產品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的公平交易去換取我們生產、生活所需的其他產品。
綜上所述,中西部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尤其是農村農產品電子商務意義重大,有著客觀的重要性、必要性。第一階段不求順差,但求縮短差距。通過政府資源的有效投放,投入到區域電子商務發展基礎公共服務中,如教育培訓、產品開發、對接第三方平臺、重點特色產品的營銷推廣等,借助發達地區的成功經驗、理清區域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因素,從而達到快速發展、實現彎道超車的效果。
(作者系麗水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副主任,阿里巴巴“活水計劃”合作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