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新松 盧智國



11月26日,時令進入初冬,冬姑娘如期帶著風弟和冷妹邁著冰涼的腳步來到了牡丹花城,不由使人感覺到寒風侵肌。然而,位于洛南新區洛陽會展中心的牡丹加工產品展銷會開幕式的會場,卻是彩旗飄揚、熱鬧非凡。
上午10點,開幕式在洛陽市政府副秘書長趙建洛的主持下,由洛陽市委常委、市農工委書記史秉銳致辭,河南省政府副秘書長胡向陽講話,國家林業局計財司副司長孫建講話并宣布開幕。
據了解,參加此次2014中國·洛陽牡丹加工產品展銷會暨油用牡丹發展研討會的領導有:國家林業局原副局長、中國油用牡丹專家委員會主任李育才;國家林業局計財司副司長孫建;國家林業局科技司副司長李興;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秘書長石峰;中國花卉協會牡丹芍藥分會副會長秦魁杰;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成;河南省政府副秘書長胡向陽;河南省林業廳廳長陳傳進;洛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柳身;洛陽市委常委、市農工委書記史秉銳。
參展單位有國家林業局計資司、科技司、造林司、場圃總站、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林業經濟學會、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中國林科院、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研究所、中國花卉協會牡丹芍藥分會、河南省林業廳、河南省花卉協會等。另外,全國10個省、市牡丹生產重點省林業部門領導(北京、山東、甘肅、安徽、陜西、湖北、湖南、江蘇、山西、河南),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南科技大學、山東大學、江南大學等10多位專家教授,全國60多家牡丹企業代表參加。
此次展會是全國第一次舉辦牡丹加工品產業展銷會。以“保障糧油安全、振興牡丹產業”為主題,主要展示牡丹科研、生產、加工方面取得的新成果、新產品。展出牡丹食品、牡丹精油、牡丹籽油、牡丹化妝品等7大類、208種產品。
據介紹,隨著牡丹籽油、丹鳳牡丹花瓣先后通過了新資源食品認證(分別于2011年3月22日、2013年12月4日發布公告),人們對牡丹的價值有了新的認識,牡丹不再局限于觀賞和藥用,牡丹加工產品的深入開發為牡丹全產業鏈的打造提供了廣闊空間。
特別是在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了菏澤牡丹產業之后,國家相關部門對油用牡丹非常重視,將牡丹籽油列入國家木本油料發展戰略,全國許多省市積極行動,出臺了油用牡丹規劃,呈現出爭先恐后、競相發展的格局,全國出現了一批批牡丹加工龍頭企業,加工產品不斷開發上市。
自2010年以來,洛陽市委、市政府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牡丹產業發展的意見》、《圍繞“牡丹為媒”打造牡丹花都工作實施方案》、《洛陽市牡丹產業發展獎補辦法》等文件,制定了一系列鼓勵發展牡丹產業的政策和措施,不斷加強產業調整和支持政策,著力變原來的觀賞為主,向觀賞、種苗、盆花、切花、深加工多方向并進,將油用牡丹深加工確定為牡丹產業持續發展的重點方向,積極開展牡丹深加工產品研究和開發,大力發展牡丹深加工產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目前,洛陽市牡丹種植面積已達到15萬畝。已開發出牡丹籽油、牡丹食品、牡丹保健品、牡丹飲品、牡丹精油化妝品、牡丹花藝等6大類、200多種產品,涌現出了祥和牡丹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武皇”牡丹花茶、牡丹紅茶;眾芳牡丹集團生產的“一朵牡丹”牡丹全花茶;春魁茶葉有限公司生產的“洛陽紅”牡丹籽純油;一城花事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百雨金”牡丹系列加工產品;泉炳堂公司的“天工牡丹”牡丹永生花;洛陽之春牡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的“洛神”牡丹真花藝品;茗嘉食品有限公司的“花滋”牡丹花植物飲料;珍綠文化有限公司的“神都”牡丹養生香等許多深加工產品,不僅豐富了洛陽牡丹深加工產品名錄,增加了牡丹的附加值,也實實在在延伸了牡丹產業鏈條。
此次展銷會由中國林業經濟學會、中國林業經濟產業聯合會及洛陽市政府聯合主辦,洛陽市委農村工作委員會、洛陽市林業局、洛陽牡丹協會共同承辦。
隨著洛陽市政府副秘書長趙建洛一句“開幕式到此結束,大家可以盡情參觀”的話語,會場上千名觀眾井然有序地進入參展大廳。整個5000平方米的參展大廳人流如織。面對流光溢彩的裝飾、琳瑯滿目的展品、形態各異的展位、笑容可掬的商家、人們發出的贊嘆之聲不絕于耳。
據記者了解,內設展位共78個,展示的產品真可謂花樣繁多,應有盡有。有吃的、有看的、還有玩的。不僅有本省展商,外省也有多家參展商慕名而至。
盛唐牡丹餅
在“盛唐牡丹餅”的展位前,面餅師正在現場做餅。人們一邊購買品嘗一邊聽客商講解著盛唐牡丹餅的發展史,記者隨手拿起一小塊放進嘴里,只覺松軟酥脆滿口溢香,凡品嘗的賓客都紛紛豎起大拇指。
牡丹餅的由來可追溯到唐朝貞觀二十三年,武則天被發送長安感業寺削發為尼后,偶以牡丹花瓣為原料制成素餅,食之,頓覺味道非凡,即常年食用。幾年后武則天被重新應召入宮,晉封為昭儀,即派中書專員到牡丹生產地洛陽采集新鮮原料精制此餅以供專用。上元元年期間盛行于后宮內,后傳入民間。
說起現如今的盛唐牡丹餅,就不能不提起有著“中國烹飪大師”稱號的河南省烹飪餐飲業協會副會長、洛陽市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全福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全福先生。
他14歲在澗西廣州飯店入廚學藝,上世紀60年代投身國防,70年代光榮復員再入廚海。1988年,他被晉升為一級烹調技師,在第二屆全國烹飪大賽上榮獲金銀牌各一枚。1996年4月,任全福創辦了全福食品有限公司,從此開始了他和全福食品的輝煌歷程。
任全福憑著堅定的信念,在經受了各種困難和挫折之后,逐步把全福公司發展成為一家擁有資產總額近億元、職工近600余人、擁有3個分公司,集食品加工、餐飲客房、休閑娛樂為一體的規模型民營企業。
占地50畝的全福食品工業園擁有現代化的生產設施,任何人員在進入車間時必須經過更換規定服裝、消毒洗手、風淋消毒等程序,以保證食品生產的絕對安全。
全福公司為社會提供“便宜、好吃、營養、衛生、美觀、方便”的食品,生產面包、西點、中點、月餅、餡料、牡丹餅、牡丹燕菜、嘉興粽8大系列300余種產品,擁有上千個銷售網點和連鎖店,生產的月餅連續3年獲得全國優質放心品牌,連續多年被中國民營企業聯合會、全國工商聯烘焙業公會授予“達標優秀月餅餡料”、“優秀放心月餅、餡料”。如今,全福食品已在洛陽家喻戶曉,全福月餅和牡丹餅更是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贊譽。
“味道真的不錯!很好,很好,牡丹花不僅好看,還可以吃,可以入藥。”河南省原省委書記徐光春在品嘗全福牡丹餅時如是說。
“這就是我們洛陽可以吃的牡丹花。”原洛陽市市長郭洪昌向原河南省副省長劉新民如此介紹全福牡丹餅。
全福嘉興粽與盛唐牡丹燕菜
眾所周知,粽子以江南嘉興出產的最為有名。嘉興粽子早在清代就享有盛譽。而全福嘉興粽,則引用嘉興粽工藝,并且不斷創新。主要有甜、咸兩種。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蠶豆粽、棗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豬油粽、棗泥豬油粽等;咸味有豬肉粽、火腿粽、香腸粽、蝦仁粽、肉丁粽等,但以豬肉粽較多。也有南國風味的什錦粽、豆蓉粽、冬菇粽等,還有一頭甜一頭咸,一粽兩味的“雙拼粽”,可滿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全福公司的另一特色食品就是有著“洛陽第一菜”雅稱的“盛唐牡丹燕菜”。
傳說武則天稱帝后,有一年秋天,洛陽東關的菜地里長了一個大蘿卜,上青下白長三尺,重達40斤,被當成吉祥之物獻給女皇。女皇遂命御廚做菜,巧廚把它切成絲,拌粉清蒸九次,配以鮮味湯汁,烹制成羹。女皇食后贊不絕口,又看它形似燕窩,精瑩透亮,即賜名“燕菜”,流傳至今。
20世紀70年代,周總理以水席宴請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于洛陽,盛贊燕菜道:“洛陽牡丹甲天下,菜里生出牡丹花。”
全福公司掌門人任全福,獻身洛陽水席40年,榮獲“中國烹飪大師”之殊榮,乃當之無愧的牡丹燕菜掌門人。
如今的全福公司下轄全福大酒店、全福蝴蝶泉、皇城大酒店等企業。其中的蝴蝶泉是以經營世界名茶、咖啡、果汁、酒類、中西簡餐及保健按摩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時尚休閑娛樂場所。近2000平方米的營業面積,突出“走進綠色、擁抱自然”的主題。那里綠樹成蔭、小橋流水、亭臺樓閣,交相輝映出一派人與自然完美和諧的名苑風光;皇城大酒店位于老城區,以經營豫、粵、川菜系為主,其中用燕、翅、參、鮑等高檔原料,與洛陽水席相結合,形成“一菜一格、一菜一味”特色的水席,被評為河南名宴,深受廣大顧客的青睞。
洛陽牡丹紅茶
在“武皇牌”洛陽牡丹紅茶展位前,服務人員將開水倒入放有洛陽牡丹紅茶工藝茶的杯中,10秒鐘后,茶杯中便可綻放出一朵紅茶托底的洛陽牡丹花,令圍觀者嘖嘖稱奇。
據介紹,這是牡丹專家詹建國(洛陽牡丹紅茶創始人)與福建紅茶專家潛心研制,把洛陽牡丹花與紅茶金駿眉有機融合,研發出“國花配國飲”的高端紅茶——洛陽牡丹紅茶。它既有牡丹花的甜香,又有紅茶的甘醇;既有牡丹花養生保健功能,又有紅茶健胃潤腸效用,是牡丹文化與茶文化的一個創新。
“武皇”牌洛陽牡丹紅茶不僅富含紅茶的紅茶素、茶黃素、茶多酚,還具有牡丹花豐富的黃酮類物質以及植物多糖和多種氨基酸成分,具有調養氣血、生津清熱、養顏美容、延緩衰老等效用。
其實,牡丹花作為飲品由來已久,只是昔日為皇家專用而沒有流入民間。
相傳武則天14歲入宮,初為唐太宗才人,因受寵被賜名“武媚”,不久便受冷落;唐太宗死后,武則天到長安感業寺為尼,期間受人指點,得牡丹花茶飲秘方。永徽二年,武則天再次奉召入宮。4年后,32歲的武則天憑借依舊美艷絕倫的相貌和聰穎心智被立為皇后,武皇深知牡丹花獨特的養顏功效,遂御定為內宮上品,不可一日或缺。
21世紀,牡丹花茶飲已不再是皇家貢品。洛陽祥和牡丹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著名的牡丹專家詹建國,利用現代科技獨特工藝,保留了牡丹的原生精華和生態活性,研發出了我國花草茶中的極品——“武皇”牌牡丹花茶,是時尚、健康的高端花茶飲品。
洛陽祥和牡丹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牡丹深加工產業的開拓者和創始企業,是中國牡丹花茶、洛陽牡丹紅茶、牡丹按摩枕、牡丹揮發性精油的創始研發企業,現已獲得3項國家發明專利,已申報的牡丹深加工產品發明專利9項;該公司是河南省著名商標“武皇”、“武皇牡丹”持有企業,旗下品牌有武皇、武皇牡丹、牡丹伴禮、花伴禮、牡丹仙子等。自2009年以來被洛陽市政府授予“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12年獲得市級“牡丹花食用與藥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3年獲得國家級星火計劃項目(洛陽牡丹深加工產業化技術示范)。2013年公司獨家創始申報的“丹鳳牡丹花新食品原料”項目獲得國家衛計委批準,被河南省花協牡丹芍藥委員會授予“國家丹鳳牡丹花新食品原料創始企業”的稱號。
公司主要生產經營的牡丹系列產品有“武皇”牌牡丹花茶、洛陽牡丹紅茶、牡丹按摩枕、“武皇牡丹”牌牡丹精油、牡丹化妝品,以及牡丹絲巾、牡丹瓷等牡丹系列產品。
洛陽牡丹真花藝術畫
用牡丹真花做成的藝術畫,記者也是第一次看到。此次展銷會上,曾在第八屆中國花卉博覽會上獲得銀獎的洛陽牡丹真花藝術作品《國色天香》著實讓人大飽眼福。該作品中使用的牡丹花朵、枝葉,是洛陽牡丹真花藝術作品的創始人任雪玲花了好幾年時間收集的,作品創作了近半年。
任雪玲,1963年出生于古都洛陽,1988年就讀于北京林業大學,師從全國著名牡丹專家王蓮英教授。現為中國洛陽牡丹真花藝術創始人,中國園藝學會壓花分會會員,高級工程師、牡丹專家。
多年來,她一直從事牡丹品種培育、栽培管理及牡丹衍生產品的研發。主持和參加完成科研項目多項,主編專業書籍及發表論文十余篇。為了能夠讓“洛陽牡丹甲天下”,實現“洛陽牡丹遍天下”的夢想,十幾年來她潛心研究牡丹真花藝術品。曾取得國家發明專利20余項,被授予洛陽市“巾幗標兵”稱號。
她創作的牡丹真花系列藝術品,填補了國際國內藝術界真花系列的空白。其作品的“真”取自兩層意思,一是“天下真花獨牡丹”。歐陽修在其撰寫的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花木論著《洛陽牡丹記》中這樣寫道:“天下真花獨牡丹”。大意是:洛陽的花有很多種,但洛陽人并不特別看重,稱為果子花,或叫什么花什么花,而到牡丹則不稱名稱,就直接叫“花”。意思就是說天下真正的花就洛陽牡丹一種,它的名聲無人不知,不借稱說牡丹的名稱就知道說的是它。洛陽人對洛陽牡丹的喜愛就到了這種程度。二是此系列作品是選用牡丹陽春花、盛夏葉、金秋果、寒冬枝,經多項專利技術處理,再通過藝術大師縝密構圖設計,精心創作而成的純手工藝術品。
目前,她創作的作品“真國色”平面牡丹真花系列和“洛神”立體牡丹真花系列,融合了國畫、花藝及牡丹文化元素,其形態鮮活、寓意深刻,是永不凋謝的國花藝術品。同時因其取材天然,每幅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形態,兼具極高的收藏價值。
除有著“鎮館之寶”雅稱的《國色天香》牡丹真花作品外,任雪玲的壁掛式《國色天香》、《洛陽春色》、《花開富貴》、《五福臨門》、《花好月圓》以及豎壁掛式《國色天香》,軸掛式《富貴吉祥》和兩面式擺件《圓夢禮》、《天下真花獨牡丹》等作品均受到國內外友人的稱贊。
絲綢之上繪牡丹
在展廳一隅,一方展位格外引人注目。三個女孩身著繪有牡丹圖案的披肩及上衣,拿著手繪牡丹方巾、長巾等產品向人們展示。據介紹,這是李明霞女士發起的盛唐牡丹藝術絲綢坊生產的產品,該牡丹藝術絲綢問世不久,便成為第30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指定的絲綢禮品。
李明霞說,洛陽是絲綢之路的東起點,唐朝時洛陽的絲綢業十分發達,而現在洛陽的絲綢消費氛圍不濃,要想發展絲綢業,必須賦予產品文化內涵。牡丹讓洛陽更有名氣,也讓商家有了依托。她之前到南方考察時發現,那里的絲綢制品上圖案繁多,但很少有牡丹圖案。為了打造洛陽新名片,她有了把牡丹用手工繪制在絲綢上的設想。
李明霞介紹,牡丹藝術絲綢有兩大特點,一是牡丹圖案都是手工繪制的,每個產品上面的牡丹圖案都不一樣,突顯了產品的檔次;二是精美實用,人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她的下一步打算是大力開發“牡丹繭”等系列絲綢產品,如牡丹絲綢領帶、牡丹絲綢壁畫、牡丹絲綢扇子等。
在參展會場我們還了解到,洛陽天香公司生產的牡丹化妝品精油系列、多酚面膜系列等產品;洛陽眾芳牡丹產業集團生產的牡丹花朵茶系列產品;甘肅中川牡丹產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雪域牡丹”食用油、“丹蕊寶”牡丹花蕊茶、“雪域牡丹”精油膠囊、“中川秦王”牡丹酒;山東菏澤瑞璞牡丹產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牡丹籽油;山東菏澤牡丹四季坊研制的脫水牡丹藝術畫;山東紅玉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黃金蕊”牌牡丹花蕊茶和“牡丹芳”牌牡丹籽油軟膠囊;菏澤開發區藍天藍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牡丹餅系列產品;洛陽煙云澗青銅器有限公司生產的仿古青銅器等等,均受到來自全國各地與會客商的青睞和高度稱贊。
為期3天的2014中國洛陽牡丹加工產品展銷會于28日在洛陽會展中心圓滿落幕。本屆展會共實現銷售收入68.2萬元。此外,洛陽市收獲407份銷售協議,金額達569.7萬元,并與多家牡丹產業企業達成656份意向合作協議,金額達2068.2萬元。
洛陽市委常委、農工委書記史秉銳告訴記者:“像這樣有意義的牡丹加工產品展銷會,洛陽要經常舉辦。隨著知名度的提高,全國各地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