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乾生
前幾天,小區門口發生了一件小事兒。
老領導忘了帶鑰匙,打不開行人通過的小門,進不了小區,回不了家。老領導是這個單位的創始人,雖然退休多年了,但因為資格老,傳說多,在這個單位幾乎沒有人不認識。偏偏現在勞動力短缺,招聘保安困難,換人像走馬燈似的,新來的門衛不知道老領導是誰,因為剛剛經過培訓上崗,工作認真謹慎,執行規定嚴格,就把老領導擋在了門外。
老領導倒沒有著急,就在那兒等著。上年齡的人在小學時期都學過一篇課文,叫《列寧與衛兵的故事》,講的是列寧被新來的衛兵擋住之后,不但沒有批評衛兵,反而表揚衛兵做得對。估計老領導或者想起了這個故事,或者從這個故事受到的教育發揮了作用,反正沒有為難門衛。后面來了一位帶鑰匙的居民,卻把門衛臭罵了一頓。可能覺得還不解恨,又打電話叫來管保安的頭,管保安的頭給老領導道了歉,狠狠批評了新來的門衛,教訓他要像老的門衛那樣,記住小區的每一個人,熱情為大家服務,這事才算了結。
值此,美國佐治亞州的一個小城也發生了一件事情。一個退休的四星上將(名字忘了)因為與送外賣的出現沖突,被警察局從家里抓走了。從媒體的報道看,事情的經過并不復雜。84歲高齡的四星上將叫來外賣以后,要簽支票付款。送外賣的青年告訴他,店里不收支票,要把外賣帶走。四星上將急了,掐了送外賣的脖子,摔了人家的手機。家里人也許餓極了,也把外賣吃了。于是,送外賣的報了警,警察迅速到場調查,認定四星上將涉嫌暴力侵占,就把老人銬走了。據說,四星上將參加過二戰、韓戰、越戰、伊戰,戰功卓著,絕對是名人,當地一個學校的操場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在警察宣布逮捕他并拿出手銬時,老人感到受了屈辱,差點與警察發生沖突。盡管如此,法律無情,法不容情,法不認人,警察還是依法行事,帶走了他。后來,老人自我保釋了,外賣店也放棄了追究。但是,這件事的處理,既維護了法律的公正與清白,也保護了公民的權利與尊嚴,所以受到了媒體的好評。
說中國人不懂規矩的重要性,那是把中國人冤枉了。古人云,規所以正圓,矩所以正方。又云,無規矩不成方圓。《史記·禮書》寫道:“人道經緯萬端,規矩無所不貫,誘進以仁義,束縛以刑罰。”這些話,可謂把講規矩的道理講透了,不能說不夠經典。說中國人不守規矩,那是把守規矩的國人委屈了。但是,說中國人懂得守規矩的重要性,我看倒也未必。拿守規矩與講人情比較的話,不守規矩得到的是批評,不講人情遭到的則是鄙視,與沒有人性差不多。而在規矩面前,中國人一般做出的是有利性選擇,有利就拿起,不利就扔掉。所以,從眼前看似乎是得了好處,因為以破壞規矩和公平正義為代價,從長遠看,每個人都是受害者。
法律是最有約束力的規矩,是規矩的制度性保障。人若超越法律,規矩就變成了軟尺子、橡皮泥。原因很簡單,人是經常換的,即使不換,也是會改變的。不從制度設計上確立法律的最高權威,缺乏法律保證的所謂理智、道德、信譽、人格、規矩及其一切說教,都是靠不住的。可見,建設法治國家,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無例外,人的自由、幸福才有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