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克達
冠心病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它的發病率相對比較高,并且患有冠心病的患者逐年增多。一般來說引發冠心病的的因素比較復雜,比如心肌缺血以及缺氧等都會引起冠心病的發生,而且臨床上冠心病的并發癥比較多,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如果患者在早期就進行治療就可以避免后期并發癥的發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早期的診斷和治療對患者來說非常的重要,當前主要使用冠狀動脈造影和心電圖兩種方法對冠心病急性診斷,但是兩種診斷方法的效果有一定的差別[1]。本研究選擇60例冠心病患者,對比冠狀動脈造影與心電圖應用于冠心病的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擇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廣西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接受治療的60例冠心病患者,隨機均分成2組(n=30)。對照組30例患者中,女12例,男18例,年齡41.2~76.3歲,平均年齡(53.24±3.34)歲;病程1.1~5.2年,平均病程(2.35±0.35)年;合并高血脂的7例,合并糖尿病的8例,合并高血壓的7例。觀察組30例患者中,女10例,男20例,年齡 41.6~76.4歲,平均年齡(53.87±3.65)歲;病程1.2~5.6年,平均病程(2.65±0.44)年;合并高血脂的6例,合并糖尿病的7例,合并高血壓的8例。2組冠心病患者的性別構成、合并疾病類型、病程長短、年齡結構等資料信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采用冠狀動脈造影診斷,對照組采用心電圖診斷。運動評級試驗和12導聯心電圖有1項符合心肌缺血者,將其判斷為心電圖陽性。在冠狀動脈造影檢查中,如果直徑減少至少50%,就可以判斷為陽性[2]。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輸入SPSS17.2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的陰性率為70.00%,觀察組的陰性率為66.67%,2組患者的陰性率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觀察組陽性率為33.33%,對照組陽性率為30.00%,2組患者的陽性率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冠狀動脈造影和心電圖的診斷結果對比[n(%)]
冠心病與糖尿病、高血壓是威脅老年人的三大疾病。冠心病常見于老年人群體,發病率較高,且呈現逐漸遞增的趨勢。冠心病能夠誘發各種心血管疾病,嚴重者可引起死亡,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診斷冠心病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冠狀動脈造影和心電圖[3]。心電圖最大的優點是實用性較強、操作簡便,因而被廣大患者和臨床工作者認可[4]。相關研究認為,冠心病與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有很大的關系,應用心電圖進行診斷能夠發現動態ST-T段的變化。而相關數據證明,肺梗死、冠心病等疾病均可改變心電圖ST-T段,因此采用心電圖診斷冠心病極易出現誤診現象[5]。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的陰性率為70.00%,觀察組的陰性率為66.67%,2組患者的陰性率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觀察組陽性率為33.33%,對照組陽性率為30.00%,2組患者的陽性率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雖然冠狀動脈造影與心電圖診斷冠心病患者的陰性率、陽性率均沒有顯著差別,但2組的檢查結果并非完全相同,因此可以推斷部分患者存在心肌擴張等疾病,這些疾病對冠心病的診斷造成一定的干擾[6]。此外,有些患者存在心臟疾病,而且病情較嚴重,在靜息情況下,心臟病患者的心臟負擔較小,如果采用心電圖檢測,將難以清晰地呈現心肌缺血病變征象。由此可見,在診斷心血管疾病過程中,僅采用心電圖檢測的診斷準確性不高,仍會出現誤診現象,因此必須要結合其他手段進行診斷。作為診斷冠心病的新型技術,冠狀動脈造影的診斷率非常高,然而醫療費用相當昂貴,而且在檢查過程中影響了患者的組織,因此尚未得到廣泛的推廣[7]。本研究結果表明,冠狀動脈能夠將動脈病變反應直觀地展現出來,而且診斷準確性與心電圖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相關研究顯示,在冠心病的診斷中,冠狀動脈痙攣、冠狀循環小動脈病變會影響冠狀動脈造影的檢查結果,一旦出現冠狀動脈痙攣或冠狀循環小動脈病變,那么患者的冠狀動脈造影越來越狹窄,影響陰性率和陽性率的比率。此外,左心室肥大也會改變心電圖ST-T段,影響陰性率和陽性率的比率[8]。
綜上所述,冠狀動脈造影與心電圖均可應用于診斷冠心病,但并不能準確診斷冠心病,需結合臨床情況和患者個人情況深入分析。
[1] 李博,彭立軍.心電圖、磁共振成像、超聲心動圖和冠狀動脈造影在冠心病診斷中的對比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4(4):385-386.
[2] 韓江莉,梁瀛,許佳文,等.計算機斷層攝影術冠狀動脈造影診斷冠心病和評價冠狀動脈病變的價值[J].中國循環雜志,2013,7(15):452-453.
[3] 張玉平,李屏,梁金峰,等.320排動態容積CT冠狀動脈成像與冠脈造影對冠心病診斷的對比分析[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4,1(30):118-119.
[4] 羅小平,鄭春華,范劍峰.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對無癥狀型冠心病的診斷價值[J].中國全科醫學,2013,12(23):330-332.
[5] 饒立新,李牧蔚,高傳玉,等.心電圖與冠狀動脈造影對診斷冠心病價值的探討[J].臨床誤診誤治,2014,3(14):325-326.
[6] 郭永和,張維君,周玉杰,等.冠狀動脈造影患者心血管病危險因素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4,2(3):245-246.
[7] 楊晶,陳燕.冠心病患者心電圖和冠脈CT檢查的相關性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6):125-126.
[8] 聶俊麗,吳興安,李秀琪.體表心電圖與冠狀動脈造影結果對比分析[J].醫藥論壇雜志,2012,11(11):53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