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孫香 熊澤民 汪波
非小細胞肺癌是目前發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惡性肺癌[1]。其中化療和手術是仍然是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有效的手段[2]。而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多為中老年人,常合并有腫瘤的異常生與代謝,導致大多數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降低,這會增加感染的風險而加速病情惡化。因此,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后的免疫功能恢復對患者的預后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中醫藥在非小細胞肺癌治療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受到關注[3]。本研究采用沙參麥冬湯加減聯合吉非替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觀察其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5月~2013年5月九江市中醫醫院腫瘤科收治的30例ⅢB/Ⅳ期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患者均符合非小細胞肺癌診斷標準[4],同時排除伴有肝腎功能不全、貧血、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其他疾病患者。其中試驗組15例,其中男2例,女13例;年齡60~75歲,平均(67.4±5.6)歲;病程 34~58d,平均(44.9±7.6)d,按照國際分期(TNM)分期:ⅢB期8例,Ⅳ期7例。對照組15例,其中男 3例,女 12例;年齡 61~74歲,平均(66.9±5.1)歲;病程33~57d,平均(45.3±7.7)d,ⅢB期 8例,Ⅳ期 7例。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及TNM分期類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單純的吉非替尼治療:吉非替尼(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00014)250mg/次,口服,1次/d。試驗組在此基礎上聯合沙參麥冬湯(中藥購于廣東一方制藥廠):主要藥物成分有南沙參、麥冬、太子參、黃芪、玉竹、天花粉等,根據患者病情情況適當加減:兼熱毒炙勝可加魚腥草,七葉一枝花等;兼痰濁濕阻者,可加半夏,陳皮、葶藶子等;兼見血瘀者可加三七、桃仁、紅花等。1劑/d,煎煮2次,共400~500mL,早晚各1次口服。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療效參照2011年原發性肺癌診療規范的實體瘤標準[4]: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和進展(PD)。其中有效率=(CR+PR)/總數,疾病控制率=(CR+PR+SD)/總數。抗腫瘤藥物毒性分類[4]:分為0~Ⅳ級,級別越高,不良反應越顯著。相關血清學免疫指標包括CD+、3CD4+、CD8+、CD4+/CD8+。生活質量評分采用KPS評分評定,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癥狀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療效比較 2組患者治療后疾病均有效控制,且組間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36);但試驗組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對照組(χ2=4.81,P<0.05)。見表 1。

表1 2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有效情況(n)
2.2 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試驗組患者治療前生活質量評分為(39.4±6.8),治療后為(77.5±7.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治療前(39.5±6.9);治療后為(65.2±6.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試驗組治療評分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2.3 2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血清免疫學指標情況 CD3+、CD4+、CD8+、CD4+/CD8+指標組間治療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均顯著升高(P<0.05),且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表2 2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前后T 淋巴細胞亞群比較(±s,%)

表2 2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前后T 淋巴細胞亞群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 時期 CD3+CD4+CD8+ CD4+/CD8+對照組 15治療前 66.2±6.3 37.1±5.3 32.1±5.1 1.1±0.4治療后 69.9±6.5a41.9±5.2a35.9±5.6a 1.7±0.3a治療前 66.4±6.4 37.2±5.3 32.1±4.9 1.1±0.3治療后 74.1±6.8ab46.8±5.7ab39.8±5.8ab2.4±0.5ab試驗組 15
2.4 2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主要的血液毒性情況比較 試驗組血常規中白細胞減少的發生率為86.7%;對照組為90.0%;試驗組貧血的發生率為80.0%,對照組為83.3%;試驗組血小板減少的發生率為60.0%,對照組為60.0%,各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免疫狀況也是近些年研究的熱點之一[5]。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多為中老年人,常合并有腫瘤的異常與代謝,導致大多數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降低。而且對于非小細胞肺癌的主要治療方式手術及放化療,對患者原有的免疫功能會有進一步的損傷。吉非替尼是臨床上用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常用治療藥物,主要通過特異抑制E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而達到作用[6]。
肺癌,中醫的病因病機的主要是肺之氣陰耗傷,加之穢濁邪毒之氣侵襲,致肺失宣降,邪氣滯留于肺,痰瘀互結而發病[7]。故許多學者認為肺癌是因虛致病,虛實夾雜之證,其中是以氣陰兩虛為主要證候,故基本治療原則以益氣養陰,扶正祛邪為治療肺癌的基本大法[8]。沙參麥冬湯以沙參、太子參兩參主入肺經,聯合黃芪、麥冬益氣養肺陰為主藥,天花粉、玉竹、女貞子等發揮清肺養陰潤燥為輔藥。沙參麥冬湯即是全面兼顧肺癌“虛、痰、瘀”的臨床特點,在古方加減基礎上,經長期臨床實踐,總結出沙參麥冬湯加減有益氣養陰,兼有化痰祛瘀特點,用于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氣陰兩虛證。
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沙參麥冬湯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明顯升高,治療后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也明顯升高,患者的相關免疫指標改善明顯,對于疾病的預后非常重要,且聯合用藥也不增加患者的藥物不良反應,用藥相對安全。其中化療本身對于機體也是一種傷害,可以進一步造成體內陰液虧耗,故在化療的基礎上聯合滋陰補氣中藥,可以達到增效減毒的功效。
綜上所述,在吉非替尼的基礎上聯合沙參麥冬湯可以改善臨床癥狀和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質量,且用藥安全。
[1] 敖曼,連相堯,劉承一,等.參芪扶正注射液對肺癌化療患者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2,52(3):60-61.
[2] 蒲強,楊俊杰,劉倫旭,等.全胸腔鏡與后外側開胸對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影響的對比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44(1):126-129.
[3] 徐崗,王遠東,鄧曉芳,等.參草扶正抗癌沖劑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30):3309-3310,3348.
[4] 支修益,吳一龍,馬勝林,等.原發性肺癌診療規范(2011年版)[J].中國肺癌雜志,2012,15(12):677-688.
[5] 丁春杰,楊磊.參芪扶正注射液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西部中醫藥,2012,25(1):7-9.
[6] 陳鵬,李凱,王長利,等.吉非替尼與化療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中的藥物經濟學橫斷面調查[J].當代醫學,2013,19(15):134-136.
[7] 熊良庚,柏茂樹,劉繼明,等.沙參麥冬湯合桑菊飲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同步放化療所致不良反應的影響[J].中醫臨床研究,2014,(16):17-18.
[8] 李新,劉茂軍.沙參麥冬湯加減聯合化療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20(20):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