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楠 唐恩澤
摘 要:隨著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旅游的轉型升級,人們休閑和養生意識的提高,集旅游、休閑、康體和娛樂于一體的溫泉旅游成為休閑度假旅游的熱點。選取遼寧東湯溫泉小鎮為案例,采用SWOT分析方法對東湯鎮溫泉旅游開發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進行分析,并且提出相應對策,為東湯溫泉小鎮的可持續開發提供建議和理論意義。
關鍵詞:溫泉旅游;SWOT;東湯鎮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6-0256-02
一、引言
溫泉旅游是旅游者以體驗溫泉、感悟溫泉沐浴文化為主題, 以養生為特色,將單一療養的物化享受,提升到符合現代消費文化和精神層面,達到溫泉養生、休閑、度假為目的的旅游形式。東湯鎮,溫泉資源豐富,水療效果佳,2006年以來,政府規模化管理,全力打造“遼東溫泉旅游第一鎮”。因此,選擇東湯溫泉為案例區具有代表性。對東湯溫泉旅游的發展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發展對策,為溫泉旅游開發和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議和借鑒意義。
二、遼寧東湯溫泉旅游SWOT分析
1.優勢分析。東湯鎮,地處遼寧省鳳城市東部山區,南臨丹東市54公里,北接叆河,東依明長城起點虎山長城,西靠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鳳凰山。國家級公路201國道貫穿境內,丹通高速公路已開通,交通便利;東湯鎮溫泉資源得天獨厚。水溫高達78攝氏度,礦物質含量豐富,屬碳酸鹽、碳酸鈉型高溫水,是含氟量高的放射性氡高醫療礦泉水,按國家(GB11615-89)標準,具有醫用價值[1]。2005年,政府編制了《東湯鎮2007—2020年鎮域總體規劃與鎮區建設規劃》。此后,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以及小鎮建設的配套服務設施。2011年遼寧省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溫泉旅游的意見》[2],鎮政府積極推動小鎮溫泉旅游規模化發展;東湯鎮有耕、林地近40萬畝,木材蓄積量33.3萬立方米。盛產農副土特產品和特色水產品,擁有國家級兩高一優板栗示范基地。工業生產有一定的基礎,機械制造、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近幾年都有所發展,形成以農副產品加工和機械制造為主的輕工業產業群。
2.劣勢分析。產品單一,缺乏特色。東湯溫泉旅游開發在很大程度上沿襲以往的發展模式。多以洗浴、住宿和餐飲為主,以康體、觀光和娛樂為輔的功能組合。模式單一,缺乏個性化和品牌化;管理水平低、缺乏溫泉旅游人才。東湯鎮的當地居民多數經營了低擋溫泉產品,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學習與培訓,造成服務質量和水平低;忽視文化,缺乏內涵。東湯溫泉,歷史悠久,但旅游開發沒有充分考慮文化內涵;缺乏環保意識。東湯溫泉開發初期,由于沒有配置足夠規模的污水處理設施,沒有嚴格執行中國環境保護法相關的法律法規,缺乏環保意識,導致溫泉污染嚴重。
3.機遇分析。溫泉旅游大省戰略的實施。東湯鎮地處東北,旅游具有季節性,為開發冬季旅游市場,遼寧省政府制定了開發溫泉旅游、建設溫泉旅游大省的戰略目標,提出了“精選優質資源、合理控制規模、彰顯本地文化、突出產品差異”的規劃思路。這為遼寧東湯溫泉旅游開發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并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保證;“觀光游覽”向“休閑度假”轉型升級。中國的溫泉旅游已步入大眾旅游的發展階段。同時,私家車的普及促使自駕旅游成為人們休閑度假的主要方式,自駕游掀起了溫泉旅游熱潮;農家樂休閑產品受歡迎。農家樂是農民向城市人提供的一種回歸自然、愉悅身心的休閑旅游方式。東湯鎮的農產品土特產和特色水產品豐富,擁有良好田園風光,可以舒緩城市人的緊繃情緒。
4.威脅分析。市場競爭激烈。溫泉旅游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省內多個城市都把溫泉旅游作為重點項目,大力度招商引資。2005 年以來,鞍山、沈陽等城市都亮出了溫泉旅游的招牌,加劇了溫泉旅游市場的競爭,部分溫泉地,為爭奪客源采取低成本戰略,導致溫泉旅游市場競爭激烈;資源與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溫泉旅游資源具有稀缺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是易受污染的旅游資源。污水回灌、鹽堿化等都會對溫泉造成嚴重的破壞,甚至影響溫泉旅游資源的正常開發利用。有限的經濟實力、不合理的地區政策和規劃,沒有建設足夠規模的污水處理配套設施,導致一些溫泉污染嚴重,不可再利用,造成溫泉開發的不可持續性。
三、遼寧東湯溫泉旅游發展的對策
創新溫泉旅游產品。針對東湯鎮溫泉旅游的現狀,依據市場需求,深入挖掘旅游資源和文化特色,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溫泉旅游產品;將溫泉與當地特色文化結合起來,形成“集市+溫泉”、“農家樂+溫泉”等發展模式;加大宣傳促銷,開拓溫泉旅游市場。東湯鎮溫泉旅游業的知名度不高,市場宣傳促銷嚴重不足。應該加大宣傳促銷,提高知名度[3]。例如舉辦溫泉旅游節,推動溫泉旅游市場的發展,提升溫泉旅游的競爭力和影響力;科學規劃和管理,建立溫泉管理系統,強化溫泉資源保護。中國尚未出臺國家性的溫泉法,現在溫泉的開發主要的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保護法》。一些地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頒發了相關地方法規。政府必須積極制定相應政策和法規,進行科學規劃和管理,建立溫泉管理系統,采取溫泉資源的保護措施,避免對資源環境的破壞;加強溫泉旅游人才培養。溫泉旅游行業帶動對專業人才,特別是中高級管理人才需求量的增長。注重培養專業管理人才的同時,加強當地居民的溫泉行業認識。各溫泉企業、大專院校應該合理地、有計劃地進行人才培養,并且加強當地居民的溫泉行業認識,是溫泉旅游業成功發展的關鍵。
綜上,選擇適合的開發管理模式,進行特色開發,注重環境和生態保護,使溫泉旅游市場能夠健康發展,溫泉旅游資源得到保護,促進東湯溫泉旅游小鎮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愛華.丹東溫泉旅游開發的SWOT分析及對策[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58-62.
[2] 王爽.溫泉旅游發展模式研究——以沈陽沈北新區為例[J].科技信息,2011,(5):441-458.
[3] 王艷平.中國溫泉旅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4,(3):74-77.
[責任編輯 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