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中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APEC),成為這個當時成立剛兩年的亞太大家庭重要一員。2001年中國首次擔當APEC東道主,黃浦江畔的沖天焰火展現出中國人擁抱世界的喜悅與歡樂。當下,中國再次成為APEC東道主,雁棲湖將再次見證中國的豪情。
“新常態”特點——習近平總書記11月9日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開幕式上,首次系統闡述中國經濟“新常態”。他說,中國經濟呈現出新常態,有幾個主要特點。一是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二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第三產業、消費需求逐步成為主體,城鄉區域差距逐步縮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發展成果惠及更廣大民眾。三是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新常態”帶來的機遇一:增速放緩,增量可觀——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速雖然放緩,實際增量依然可觀。經過30多年高速增長,中國經濟總量已今非昔比。2013年一年中國經濟的增量就相當于1994年全年經濟總量,可以在全世界排到第十七位。即使是7%左右的增長,無論是速度還是總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
“新常態”帶來的機遇二:趨勢平穩,動力多元——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更趨平穩,增長動力更為多元。有人擔心,中國經濟增速會不會進一步回落、能不能爬坡過坎。風險確實有,但沒那么可怕。中國經濟的強韌性是防范風險的最有力支撐。我們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以目前確定的戰略和所擁有的政策儲備,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我們正在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這有利于化解各種“成長的煩惱”。中國經濟更多依賴國內消費需求拉動,避免依賴出口的外部風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