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察民情。鎮街班子成員帶頭走出辦公室、走出會議室、走出小汽車,深入一線、走街串巷,聽民聲、釋民惑、解民憂,做到社情民意了然于心、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走進社區小區。班子成員每人掛點聯系1-2個社區,每周半天或1天時間到社區工作,及時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協助社區開展創文、計生等重點工作。
上門訪民意。各鎮街、社區工作人員主動上門入戶,噓寒問暖,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送下去,將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收上來,做到“五清”(轄區貧困群體情況清、重點人員情況清、就業情況清、流動人口情況清、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清)。特別是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在任期內要走遍轄區所有的家庭,重點幫扶困難戶(五保、孤兒、特困單親家庭、空巢孤寡老人)、上訪戶等特殊群體。
著力解民憂。建立民情臺賬,完善區-鎮街-社區三級辦理機制,落實責任單位、責任人和辦結時限。對社區能辦理的事項,由社區自行辦理;對社區不能辦理的,上報所屬鎮街,由鎮街梳理匯總,分類定責辦理;對需要市、區協調的,及時上報區相關職能部門或掛點領導協調辦理。健全“問題搜集匯總-分類辦理-盤點銷號”流程,確保民情事項件件有回應、事事抓落實。
(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委組織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