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嬌龍
摘 要:通過對國外優化納稅服務的經驗的介紹,借鑒地提出中國優化納稅服務的建議。優化納稅服務應該在方便納稅人的基礎上降低納稅成本,從而才能真正達到節省納稅人的時間和金錢的目標。
關鍵詞:納稅人權利;誠信納稅;納稅成本;救濟手段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6-0081-02
如何優化納稅服務逐漸被各國稅務當局關注的焦點,綜觀國外納稅服務的經驗,對優化中國納稅服務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一、國外納稅服務的經驗
(一)強調保障納稅人權利
美國政府1988年制定了專門保護納稅人各種權利的《納稅人權利法案》。強調納稅人權益受到保護,在納稅人與稅務機關的交涉中,納稅人有權獲得對有關問題的解釋,而且其權益應得到保護。如果稅務機關對納稅人進行稽核,首先要送給納稅人一本《納稅人權利》手冊,以告知和幫助納稅人了解自己的權利。還建立了納稅人援助制度,對那些因國內收入局的執法行動而可能陷入困境的納稅人提供救濟。
法國各省都設有稅務委員會,這是一個獨立機構,其成員一半來自稅務機關,一半來自納稅人。委員會主席由普通法院院長或院長指定的法官擔任。委員會接受納稅人的申訴,并對案件進行獨立評議,提出意見供稅務當局及納稅人參考。法國各級稅務部門都設有一名調解員,專門負責和納稅人對話,國家財政部設有部調解員。如果在下級的對話調解中解決不了問題,納稅人可以向他們申請救濟。
(二)重視形式多樣的稅收宣傳
日本政府從1954年開始,規定每年11月11—17日為全國“稅收宣傳周”。宣傳活動期間,各地稅務部門舉辦納稅人座談會、巡回講座、稅務咨詢、稅收資料展、稅收講演會、稅收題材征文獲獎表彰等宣傳項目,還在很多城市設立免費咨詢站,配有熟悉稅法、經驗豐富的稅務相談官負責稅收咨詢和處理納稅人對稅務機關的意見。
美國對在學校14~18歲的中學生進行稅收教育,開設相關稅收教育課程,比如解釋征稅的必要性、如何填寫簡單的納稅申報表等。
(三)提高辦稅效率,降低納稅成本
許多國家在稅務管理中應用計算機和因特網提高辦稅效率,減少納稅人辦稅費用和時間耗費以及稅務管理給納稅人帶來的心理影響。
英國稅務局堅持量化全國統一的服務標準,為納稅人提供迅速高效和禮貌的服務,要求所有打給稅務局的電話,20秒內接通率90%;80%的郵件在15個工作日內回復;對沒有預約來咨詢中心的,95%的人在15分鐘內得到接待;錯扣繳的稅收收入,20個工作日內予以退還;對95%的自我核定的納稅人和90%的其他納稅人,一次性準確計算稅款。
韓國國家稅務廳將以前分散的咨詢歸口管理,設立國家稅務呼叫服務中心,納稅人可以得到免費而快速準確的答復,呼叫中心的網絡登錄、電話接通成功率達95%。納稅人可以在任何區級稅務局納稅,不管其管轄地在哪里,都能夠獲得納稅證明。
新西蘭稅務機關在全國建立了5個電話咨詢中心,納稅人只要將其稅號和咨詢問題電話告知稅務局,稅務局立即予以答復。新西蘭稅務機關還在全國建立了3個信息處理中心,稅務局鼓勵納稅人采取郵寄和電子申報納稅方式。納稅人可將支票直接寄給信息處理中心,信息處理中心接到納稅人的申報單和支票并進行審核后,即將支票交給銀行辦理入庫手續。
(四)充分發揮中介機構和社會力量作用
日本1951年制訂了現行的稅務代理士法,政府積極鼓勵發展稅務代理士行業,目前稅務代理士人數已大大超過國稅系統人員總數。此外“納稅儲蓄組合”制度是日本獨特的稅收制度,將繳稅與儲蓄相結合,先將稅款存入組合體內,之后按高于銀行的利率支付其利息。該制度很大程度地保證了稅款及時足額入庫,而且激發了公民納稅的積極性。
為保護低收入者尤其是老年人等脆弱群體,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已有由政府資助的稅收志愿者組織,旨在為無力承擔稅務咨詢費的低收入者免費提供稅收咨詢,尤其是以老年納稅人為重點,并不斷發展壯大。如美國的助老稅收咨詢委員會,英國的低收入者稅制改革委員會,加、澳兩國援助個人所得稅中低收入納稅人的組織,普通受到各國納稅人的歡迎。
二、對中國優化納稅服務的借鑒
(一)相信納稅人能依法納稅
中國稅務機關通常不相信納稅人能夠依法自覺納稅,先入為主認為其有偷稅漏稅行為。在這種思想影響下的稅收管理以監督打擊為主,片面地認為稅務機關的監督與防范能力強弱決定了稅款流失多少。經歷多次征管改革,加強了對納稅人的監督防范,程序越來越復雜,規定越來越嚴謹。雖然稅務機關也為納稅人提供優質服務,但是在行政管理關系中,稅務機關屬于行政機關,手中掌握著“大權”處于強勢地位,而納稅人這行政相對人處于被監督的弱勢地位,導致稅務機關與納稅人始終上演貓與老鼠的對抗游戲,征納關系緊張。征納關系的緊張,又加劇了稅收的偷逃。要跳出這種惡性循環的圈子在于轉變稅收管理思想,即從傳統的基本不相信納稅人依法納稅的主觀判斷轉變到基本相信納稅人能自覺履行納稅義務。實現這種理念的轉變,必須從思想上認識到以下幾點:
第一,改善征納關系,愿意相信納稅人是遵紀守法、自覺納稅的主體。在納稅人中對稅法的不遵從畢竟是少數,而這少數之中又有相當一部分人由于對稅法的無知,不愿花過多的費用和時間以及對政府行為、稅款使用、稅收制度、稅收管理等方面不滿等原因而不能正確履行納稅義務。
第二,加強與納稅人的溝通交流,培養其誠信納稅意識。納稅人具有誠信納稅意識,對一個國家的稅收體制運轉有重要的意義。納稅人能自覺納稅比稅務機關花費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進行管理和稽查更省時省力,也有助于創建和諧稅制。但是稅收教育不能僅靠稅務部門完成,要由政府發起,社會積極響應,培養全民誠信、自覺納稅。endprint
(二)從強調納稅人義務轉變到強調保護納稅人權利的救濟手段
在傳統稅收管理中強調納稅人等行政管理相對人應履行的義務,忽視這種義務的履行的同時納稅人等行政管理相對人享有相應的權利。新型稅收管理應認定納稅人權利和義務是相對應的。中國目前缺乏有效保護納稅人權利的救濟手段,納稅人的稅收法律意識薄弱,自我保護意識也相對薄弱,當前尤其應在納稅服務中強調保護納稅人權利的救濟手段。
第一,做好稅收宣傳工作,幫助納稅人了解掌握相關稅法和稅收知識。采取多種形式宣傳納稅人的權利,使納稅人了解其擁有什么權利、怎樣維護自己的權利。
第二,各級稅務機關要緊緊圍繞納稅人的稅收知情權、陳述申辯權、減免稅申請權、退稅申請權、申請延期申報和繳納稅款權、請求賠償權、申請行政復議權、訴訟權、要求聽證權等合法權益,制定相關政策、規則和辦法,依法開展稅收工作。稅務人員應以《行政法》合理原則為行為準繩,工作中要合理、適度地執行稅法。對納稅人的不遵從行為應進行具體分析,區別納稅人的過錯是善意還是惡意,充分聽取納稅人的陳述和申辯,建立和諧征納機制。
第三,依靠社會力量,拓展保護納稅人權利的救濟手段。在護稅協稅組織中成立納稅人維權機構,接受納稅人的申訴,評議稅務人員執法行為。建立全國統一的納稅服務呼叫中心12366,接受納稅人的稅收咨詢、涉稅投訴和其他方面的服務要求,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在線服務。健全完善社會中介機構,大力發展稅務師事務所,開展社會性的專業性的稅收代理業務、稅務咨詢業務、稅收籌劃業務。
(三)方便納稅人、降低納稅成本
傳統的納稅服務只考慮降低征稅成本,但這種征收成本的減少,有的是以增加納稅人的辦稅時間和費用為代價的。納稅人為了適應一波又一波的征管改革,需要花費金錢購買新的報表資料和辦稅設備,需要花費時間去適應新的納稅模式,掌握新的納稅操作,增加了納稅人的遵從成本。優化納稅服務應該在方便納稅人的基礎上降低納稅成本,從而才能真正達到節省納稅人的時間和金錢的目標。
第一,全面開通納稅服務網絡和12366稅收服務熱線,為納稅人提供全方位的稅收政策咨詢以及表格領取或下載等互動式免費服務。
第二,簡化辦事程序、優化業務流程,減少審批項目,實行限時辦結,使征稅過程進一步提速。
第三,簡化納稅人所需提供的涉稅資料,建立涉稅資料電子影像采集系統。納稅人提供過的涉稅資料,在下次辦理涉稅業務時可復用之前掃描過的資料影像,無需重復提供紙質資料。并且由于職能部門不再留存資料,納稅人只需填寫提供一份資料即可,減輕了納稅人的辦稅負擔。
第四,大力實施科技興稅戰略,不斷改造納稅服務部門的計算機網絡,提高網絡速率,優化和整合征管軟件,完善多元化申報方式,穩步推進網上認證辦法,盡快改變目前很多地方存在的電話難接通、網絡難登錄的現狀,為納稅人提供快速便捷的納稅服務。
參考文獻:
[1] 曾飛.國外納稅服務的經驗及借鑒[J].稅務研究,2013,(12):364-369.
[2] 姜躍生.美國聯邦稅務局機構設置情況簡介(上)[J].江蘇稅務,2003,(2):14-17.
[3] 郭利萍.國外稅收服務及其啟示[J].河南稅務,2003,(3):35-37.
[4] 趙新,王群.納稅服務的國際借鑒與長效機制建設初探[J].中國城市經濟,2010,(6):91-92.
[5] 孫世滿.韓國國家稅務呼叫服務中心簡介[J].稅務縱橫,2003,(1):63-64.
[6] 熊曉航.中國納稅人權利保護機構研究[J].法制博覽(中旬刊),2003,(5):10-12.
[7] 張林柏.優化納稅服務的幾點建議[N].江蘇經濟報,2011-02-22.
[8] 劉成華.對優化納稅服務的幾點思考[J].涉外稅務,2011,(8):77-79.
[9] 王剛.中西方征管環境的比較研究[J].涉外稅務,2001,(12):40-45.
[10] 李飛,李怡君,吳運友.納稅服務的國際比較與借鑒[J].當代經濟,2009,(10):61-62.
[11] 翁春妙.優化中國納稅服務研究[J].經濟論壇,2009,(14):43-49.
[責任編輯 陳丹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