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航+湯良
摘 要:雖然物流業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已經成為理論界和業界的共識,但是對物流業與國民經濟其他產業之間的產業關聯關系及波及效果的研究尚不多見。運用投入產出分析和縱向比較分析方法,采用2002年和2007年黑龍江省42部門的投入產出表,對黑龍江省物流業與國民經濟其他產業之間的產業關聯關系及波及效果進行了研究,以期給相關部門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
關鍵詞:黑龍江?。何锪鳂I;產業關聯;波及效果
中圖分類號:F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5-0028-02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最先提出“物流”概念,稱其為“一塊經濟界的黑暗大陸”、“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隨后有學者認為“物流是第三利潤源”,物流業逐漸受到理論界和業界的重視。同時,物流業也受到了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的關切。近日,國務院印發《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分赋?,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兑巹潯窂膰覍用姘盐锪鳂I擺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關于物流業與國民經濟其他產業之間的產業關聯關系及波及效果的研究,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從國家的層面來進行分析。梁紅艷、王健基于OECD數據庫投入產出數據,分析了1995、2000、2005年8個主要國家的物流業發展水平與制造業的產業關聯。張艷、蘇秦基于1997、2002、2007年中國、美國投入產出表和相應指標,分析了中美兩國物流業與制造業、其他服務業的產業關聯關系以及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特點。邵凱對我國物流業的產業關聯效應進行了計量分析,并根據所收集的相關數據對我國物流業與三次產業之間所產生的產業關聯效應以及產業波及效應進行了研究。
二是從省份的層面來進行分析。曹瑛運用投入產出分析方法,對1997、2003年我國和2000年廣東省、2002年福建和甘肅兩省的物流業做了產業關聯的比較分析。魏明俠、王琳、李源把國民經濟分為四個部類,統計出4個部類的投入產出表,最后對2007年河南省144個部門投入產出表進行了整合分析。此外,韓松分析了河南省糧食物流的產業關聯;郭向陽分析了廣東省物流業的產業關聯;李敏、張圣忠分析了陜西省制造業與物流業的產業關聯;吳海建分析了北京市物流業的產業關聯;許茂增、安仁群和鄭波分析了重慶市的產業關聯及效果;鄧琪、余力娥研究了基于產業關聯的安徽省物流需求預測方法。
綜上所述,尚未有文獻從縱向的視角,分析黑龍江物流業的產業關聯及其波及效果,所以有必要對黑龍江物流業的產業關聯及其波及效果進行分析。
一、黑龍江物流業投入產出變化分析
結語
本文根據2002、2007年黑龍江省投入產出表數據,分析了物流業與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產業關聯關系及其波及效果,重點研究了直接消耗系數,影響力系數和感應度系數。研究結果對于政府相關部門制定相關的產業政策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邵凱.我國物流業的產業關聯效應分析[J].商業時代,2014,(6):21-22.
[2] 梁紅艷,王健.物流業與制造業的產業關聯研究——基于投入產出表的比較分析[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
(2):70-78.
[3] 許茂增,安仁群,鄭波.物流業的產業關聯與波及效果分析:以重慶市為例[J].物流技術,2013,(5):222-224.
[4] 鄧琪,余利娥.基于產業關聯的安徽省物流需求預測[J].統計與決策,2013,(17):109-111.
[5] 吳海建.北京市物流產業特征及產業關聯統計分析[J].中國流通經濟,2011,(9):40-44.
[6] 張艷,蘇秦.中美物流業的產業關聯效應動態比較分析[J].經濟地理,2011,(11):1857-1861,1856.
[7] 韓松.河南省糧食現代物流的產業關聯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0,(3):1627-1628,1632.
[8] 郭向陽.廣東省物流業產業關聯分析[J].特區經濟,2010,(10):36-37.
[9] 李敏,張圣忠.陜西制造業與物流業的產業關聯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0,(21):121-122.
[10] 魏明俠,王琳,李源.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產業關聯與波及效果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9,(12):15-21.
[11] 曹瑛.地區物流業產業關聯研究——基于廣東、福建和甘肅三省的對比分析[J].城市發展研究,2007,(1):143-146.
[責任編輯 王 莉]endprint
摘 要:雖然物流業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已經成為理論界和業界的共識,但是對物流業與國民經濟其他產業之間的產業關聯關系及波及效果的研究尚不多見。運用投入產出分析和縱向比較分析方法,采用2002年和2007年黑龍江省42部門的投入產出表,對黑龍江省物流業與國民經濟其他產業之間的產業關聯關系及波及效果進行了研究,以期給相關部門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
關鍵詞:黑龍江省:物流業;產業關聯;波及效果
中圖分類號:F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5-0028-02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最先提出“物流”概念,稱其為“一塊經濟界的黑暗大陸”、“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隨后有學者認為“物流是第三利潤源”,物流業逐漸受到理論界和業界的重視。同時,物流業也受到了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的關切。近日,國務院印發《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分赋觯锪鳂I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規劃》從國家層面把物流業擺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關于物流業與國民經濟其他產業之間的產業關聯關系及波及效果的研究,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從國家的層面來進行分析。梁紅艷、王健基于OECD數據庫投入產出數據,分析了1995、2000、2005年8個主要國家的物流業發展水平與制造業的產業關聯。張艷、蘇秦基于1997、2002、2007年中國、美國投入產出表和相應指標,分析了中美兩國物流業與制造業、其他服務業的產業關聯關系以及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特點。邵凱對我國物流業的產業關聯效應進行了計量分析,并根據所收集的相關數據對我國物流業與三次產業之間所產生的產業關聯效應以及產業波及效應進行了研究。
二是從省份的層面來進行分析。曹瑛運用投入產出分析方法,對1997、2003年我國和2000年廣東省、2002年福建和甘肅兩省的物流業做了產業關聯的比較分析。魏明俠、王琳、李源把國民經濟分為四個部類,統計出4個部類的投入產出表,最后對2007年河南省144個部門投入產出表進行了整合分析。此外,韓松分析了河南省糧食物流的產業關聯;郭向陽分析了廣東省物流業的產業關聯;李敏、張圣忠分析了陜西省制造業與物流業的產業關聯;吳海建分析了北京市物流業的產業關聯;許茂增、安仁群和鄭波分析了重慶市的產業關聯及效果;鄧琪、余力娥研究了基于產業關聯的安徽省物流需求預測方法。
綜上所述,尚未有文獻從縱向的視角,分析黑龍江物流業的產業關聯及其波及效果,所以有必要對黑龍江物流業的產業關聯及其波及效果進行分析。
一、黑龍江物流業投入產出變化分析
結語
本文根據2002、2007年黑龍江省投入產出表數據,分析了物流業與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產業關聯關系及其波及效果,重點研究了直接消耗系數,影響力系數和感應度系數。研究結果對于政府相關部門制定相關的產業政策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邵凱.我國物流業的產業關聯效應分析[J].商業時代,2014,(6):21-22.
[2] 梁紅艷,王健.物流業與制造業的產業關聯研究——基于投入產出表的比較分析[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
(2):70-78.
[3] 許茂增,安仁群,鄭波.物流業的產業關聯與波及效果分析:以重慶市為例[J].物流技術,2013,(5):222-224.
[4] 鄧琪,余利娥.基于產業關聯的安徽省物流需求預測[J].統計與決策,2013,(17):109-111.
[5] 吳海建.北京市物流產業特征及產業關聯統計分析[J].中國流通經濟,2011,(9):40-44.
[6] 張艷,蘇秦.中美物流業的產業關聯效應動態比較分析[J].經濟地理,2011,(11):1857-1861,1856.
[7] 韓松.河南省糧食現代物流的產業關聯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0,(3):1627-1628,1632.
[8] 郭向陽.廣東省物流業產業關聯分析[J].特區經濟,2010,(10):36-37.
[9] 李敏,張圣忠.陜西制造業與物流業的產業關聯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0,(21):121-122.
[10] 魏明俠,王琳,李源.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產業關聯與波及效果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9,(12):15-21.
[11] 曹瑛.地區物流業產業關聯研究——基于廣東、福建和甘肅三省的對比分析[J].城市發展研究,2007,(1):143-146.
[責任編輯 王 莉]endprint
摘 要:雖然物流業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已經成為理論界和業界的共識,但是對物流業與國民經濟其他產業之間的產業關聯關系及波及效果的研究尚不多見。運用投入產出分析和縱向比較分析方法,采用2002年和2007年黑龍江省42部門的投入產出表,對黑龍江省物流業與國民經濟其他產業之間的產業關聯關系及波及效果進行了研究,以期給相關部門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
關鍵詞:黑龍江?。何锪鳂I;產業關聯;波及效果
中圖分類號:F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5-0028-02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最先提出“物流”概念,稱其為“一塊經濟界的黑暗大陸”、“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隨后有學者認為“物流是第三利潤源”,物流業逐漸受到理論界和業界的重視。同時,物流業也受到了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的關切。近日,國務院印發《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指出,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兑巹潯窂膰覍用姘盐锪鳂I擺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關于物流業與國民經濟其他產業之間的產業關聯關系及波及效果的研究,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從國家的層面來進行分析。梁紅艷、王健基于OECD數據庫投入產出數據,分析了1995、2000、2005年8個主要國家的物流業發展水平與制造業的產業關聯。張艷、蘇秦基于1997、2002、2007年中國、美國投入產出表和相應指標,分析了中美兩國物流業與制造業、其他服務業的產業關聯關系以及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特點。邵凱對我國物流業的產業關聯效應進行了計量分析,并根據所收集的相關數據對我國物流業與三次產業之間所產生的產業關聯效應以及產業波及效應進行了研究。
二是從省份的層面來進行分析。曹瑛運用投入產出分析方法,對1997、2003年我國和2000年廣東省、2002年福建和甘肅兩省的物流業做了產業關聯的比較分析。魏明俠、王琳、李源把國民經濟分為四個部類,統計出4個部類的投入產出表,最后對2007年河南省144個部門投入產出表進行了整合分析。此外,韓松分析了河南省糧食物流的產業關聯;郭向陽分析了廣東省物流業的產業關聯;李敏、張圣忠分析了陜西省制造業與物流業的產業關聯;吳海建分析了北京市物流業的產業關聯;許茂增、安仁群和鄭波分析了重慶市的產業關聯及效果;鄧琪、余力娥研究了基于產業關聯的安徽省物流需求預測方法。
綜上所述,尚未有文獻從縱向的視角,分析黑龍江物流業的產業關聯及其波及效果,所以有必要對黑龍江物流業的產業關聯及其波及效果進行分析。
一、黑龍江物流業投入產出變化分析
結語
本文根據2002、2007年黑龍江省投入產出表數據,分析了物流業與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產業關聯關系及其波及效果,重點研究了直接消耗系數,影響力系數和感應度系數。研究結果對于政府相關部門制定相關的產業政策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邵凱.我國物流業的產業關聯效應分析[J].商業時代,2014,(6):21-22.
[2] 梁紅艷,王健.物流業與制造業的產業關聯研究——基于投入產出表的比較分析[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
(2):70-78.
[3] 許茂增,安仁群,鄭波.物流業的產業關聯與波及效果分析:以重慶市為例[J].物流技術,2013,(5):222-224.
[4] 鄧琪,余利娥.基于產業關聯的安徽省物流需求預測[J].統計與決策,2013,(17):109-111.
[5] 吳海建.北京市物流產業特征及產業關聯統計分析[J].中國流通經濟,2011,(9):40-44.
[6] 張艷,蘇秦.中美物流業的產業關聯效應動態比較分析[J].經濟地理,2011,(11):1857-1861,1856.
[7] 韓松.河南省糧食現代物流的產業關聯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0,(3):1627-1628,1632.
[8] 郭向陽.廣東省物流業產業關聯分析[J].特區經濟,2010,(10):36-37.
[9] 李敏,張圣忠.陜西制造業與物流業的產業關聯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0,(21):121-122.
[10] 魏明俠,王琳,李源.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產業關聯與波及效果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9,(12):15-21.
[11] 曹瑛.地區物流業產業關聯研究——基于廣東、福建和甘肅三省的對比分析[J].城市發展研究,2007,(1):143-146.
[責任編輯 王 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