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山老饕
酒,蘊含著人類數千年的文明;酒文化,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遠古的石器時代開始,酒,就與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帝王飲之,百姓亦飲之;雅士飲之,俗人亦飲之;歡樂時可助興,悲傷時可消愁。李白的“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飲的是一種超凡脫俗的意境;杜甫的“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說的是一種狂放不羈的豪氣;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展現的是豪放的魏晉風度!正因為有了酒,才有了這千百年來吟誦不絕的優美詩篇!
“高陽酒徒”成大事,“當壚沽酒”傳佳話,以及“溫酒斬華雄”、“杯酒釋兵權”、“杜康造酒劉伶醉”、“貴妃醉酒”等等歷史故事及傳說,更是婦孺皆知,成了雅俗共賞的大眾文化。
酒文化博大精深,酒歷史源遠流長。有酒的地方就有酒文化,地域風光、人文景觀、民俗風情都為酒文化提供了豐富的源泉。無論祭祖拜神,無論婚喪嫁娶,無論宴請賓客,酒是必不可少的,因而一句“無酒不成席”就成了民間最流行的酒諺語。
酒,在書畫家的筆下蕩漾著醇香,在藝術家的絲弦上流光溢彩,在文人墨客的詩文中酒魂飛揚!可以說,酒文化,是千百年來永不褪色的靚麗風景!
我國名酒眾多,香型各異,各呈風采。以白酒為例:
醬香有茅臺、郎酒,濃香有瀘州老窖、五糧液,清香有杏花村汾酒,米香有桂林三花,鳳香有鳳翔西鳳,兼香有遵義董酒,不一而足,數不勝數。
以白酒為基酒而成名的藥酒,典型的有杏花村的竹葉青,它的基酒就是汾酒,而且竹葉青和汾酒并駕齊驅,雙雙為國家名酒。
以白酒為基酒而成名的藥酒,還有一種是藥酒成名而白酒消失,這就是聞名海內外、產自塞外烏蘭察布大草原的鴻茅酒。
鴻茅酒的基酒始創于清代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生產歷史。
獨特的地域風貌,獨特的氣候環境,獨特的原料寶藏,獨特的上乘水質,獨特的釀造工藝,造就了鴻茅基酒綿爽清冽,香醇宜人。
清乾隆四年,山西榆次縣王家堡馳名中醫王吉天行醫至鴻茅古鎮廠漢營,見此等上乘好酒,便毅然收買了鴻茅基酒(當時叫鴻茅白酒或稱鴻茅酒)釀制缸坊,將自家歷代秘傳的中草藥秘方用該酒浸提,制成了功效卓著的鴻茅藥酒。自此,王吉天便停止了鴻茅白酒的銷售,專用作鴻茅藥酒的基酒使用,因而使得鴻茅白酒更加神秘,外界很少見得到。后道光年間,與鴻茅藥酒一并被選為宮廷貢酒。抗戰期間,賀龍元帥在涼城工作期間,常飲用此酒,以御塞外嚴寒。
如今的鴻茅藥酒名揚海內外,暢銷東南亞,成為創匯的名酒。但是,它的基酒,也就是鴻茅白酒,卻仍然神秘,外人不僅喝不到,而且見不到。
由內蒙古包頭遼禾源酒廠生產的粹五燒和夢回酒源,就是在鴻茅酒釀酒師傅的私密傳授下,用鴻茅酒基酒的配方精心釀制而成。
話說十年前,出生于烏蘭察布涼城的閆先生,來到塞外鋼城包頭,在著名的樂園西門外,開了一家上一當飯莊。上一當的招牌,不是菜如何,而是酒獨特,那就是專營自釀白酒“粹五燒”。漸漸地,來客不是沖著菜品來,而是專為粹五燒而來。更令人郁悶的是,有的客人點完酒,不點菜,把酒帶回家自斟自飲去了。客人的舉動,啟發了老板閆先生,他想,今天市場的普通白酒多為食用酒精勾兌,品之無味,懂酒之人向往的釀造酒大多僅屬于名酒,名酒價高量少,而且還有造假,大街小巷觸目所見的酒專賣店,都在賣名目繁多的所謂名酒,而真正適合百姓消費的純糧釀好酒則少之又少,我何不擴大酒坊,專營粹五燒這廣受歡迎的純糧釀造酒呢?于是,他轉讓了飯莊,來到黃河之濱,蓋起遼禾源酒廠,專門生產粹五燒和夢回酒源品牌。
雖說粹五燒和夢回酒源源自鴻茅酒基酒的釀制方法,但并非鴻茅白酒的復制品,而是在鴻茅白酒的基礎上再創新、調整而成,是在鴻茅白酒的基礎上更上層樓的新品種。它的原料有五:高粱、大麥、玉米、豌豆,和塞外獨有的蕎麥。根據酒的不同品位,調整五種原料的配比,所以,同是粹五燒和夢回酒源,卻有不同口味的感覺,但那主體味道,卻是真真的鴻茅白酒的清香。
粹五燒的另一特點是包裝古樸簡潔、生態自然。老板閆先生的宗旨是:要把資金放在選購好糧好原料上,釀出好酒勝過包裝。他說,客人喝的是酒,不是喝包裝。
老話說,好酒不怕巷子深。粹五燒至今未做廣告,它要以酒的質量來贏得顧客,傳播酒香。
是啊,粹五燒,這傳承了鴻茅白酒的酒中新秀,不再神秘,它屬于你和我,還有他。
遼禾源酒廠的口號是:喝夢回酒源,圓中國夢,走健康路。
這真是:
“一飲三百杯,談笑成歌詩。”(【金】元好問詩句)
初品粹五燒
那是六七年前的一天班后,在電臺剪輯完節目已經晚上八點多了,當我打車走到銀河廣場時,接到美眉好友呂老師的電話,問我在哪里,我說剛從單位出來,正打車往家走呢。呂說,別回了,直接來樂園上一當飯莊吧。我心想,美眉啊,你好歹也是為人師表之人,難道這點禮貌也不懂,哪有過了飯點請人吃飯的道理?就婉言推辭,太累,不去了。但是,呂美眉大有我不去不罷休的勁頭,電話里不斷地說來吧來吧,是不是嫌我叫晚啦,等等。去吧,還說啥,誰讓人家是美眉呢。
我是第一次來這個名稱古怪的飯莊——上一當。
進得門來,服務員似乎知道我要來(是啊,誰這個點還一個人進這樣的飯店吃飯呢),直接就把我引到二樓一個雅間。我站在雅間門口,眼一掃,就見圓桌已經杯盤狼藉,似乎已經接近尾聲了。只聽呂老師說,這位就是馮老師,來,先喝一杯。
聽了這話,真有點氣不打一處來,哪有這樣請人的,叫得晚了不說,進門就讓喝酒,又不是我遲到?心里這樣想,還是接過酒杯,輕輕抿了一口。
“怎么樣?”
一句“怎么樣?”,我驚醒了,哪里是讓我來吃飯,明明是讓我來品酒啊!
我說:“沒喝出滋味。”
“那就再來一口。”
這第二口,我就用心品了一下——呵,好酒啊!純糧酒啊!
“怎么樣?”
“不錯。純糧酒。”
我話剛出口,眾人就掌聲四起了。
在掌聲中,我又抿了第三口,讓酒液在舌面四散開來,細細品那特殊的味道——高粱的香、玉米的醇、豌豆的甜,三味合一,清香無比!
我說:“起碼三種糧食釀的。”
掌聲又起。隨著掌聲,正面一位長相富態、臉龐紫紅、虎虎生氣的先生喊服務員:“上魚!上菜!”。并把我叫到里邊,坐在他的左手。
這時,呂老師才道出詳情。原來他們今晚喝酒,眾人在議論這酒的好賴,爭持不下的時候,她說,我請一位大哥來給你們品品,這就有了中途請我來的舉動。
而我身邊這位閆先生,就是上一當飯莊的老板,也是今晚所喝酒的酒坊老板兼釀酒師傅。他很驚奇地說,這酒確實不止三種糧食釀的,是五種。是用鴻茅酒的基酒釀制方法釀制的。我說,難怪,香里有醇,沖里帶綿,澀中帶甜,原來不一般呀。
按規矩,我沒有問五種糧食的配比,是純糧釀的就好,在酒精加水加香精的今天,能喝到這樣的純糧酒,就算燒了高香,還奢求什么呢?
這之后,我多次到閆經理的酒坊參觀,品嘗原酒,沒有窖儲過的酒,生,卻有味道,那是真正酒的味道,充溢的是中華五千年酒文化的芬香,蕩漾的是傳統釀酒業良心的醇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