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勇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黨的領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最根本的保證,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作為國有企業的黨組織,如何在依法治國的框架下認識依法治企,如何在深化依法治企中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是新形勢下國企黨建工作面臨的新任務、新課題。
提高思想認識,深刻理解推進依法治企的重要意義
《決定》明確要求: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企業是市場構成的主體,也是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積極推進依法治企,對于推動法治社會建設、對于落實依法治國方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推進依法治企,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現實需要。國家的法律體系,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黨的方針政策的一種載體。企業依法管理、守法經營,一方面體現了對黨的方針政策的自覺貫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對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積極意義。
推進依法治企,是壯大國有經濟的現實需要。國有企業是國有經濟的組織載體,國有資產是國有經濟的物質依托。堅持依法治企,能夠為國有企業經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可以有效堵塞國有資產流失的各種漏洞,對于不斷鞏固和壯大國有經濟具有積極意義。
推進依法治企,是保障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需要。一個企業要持續發展,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使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保持一致,確保這種一致性最重要的手段就是依法治企。只有依法治企,企業才能在創造經濟價值、促進社會利益的前提下,使自身合法的經營權益、財產權益得到法律保障,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獲得穩定和可預期的外部環境。反之,法律風險、廉潔風險是企業發展過程中最主要的風險之一,一旦踩踏“紅線”,必受法律嚴懲,企業經營很可能因此陷入困境,現實中這樣的前車之鑒不在少數。因此,堅持依法治企,對于建設基業長青的百年企業具有重要意義。
強化使命意識,自覺把推進依法治企作為黨組織
履職盡責的重要陣地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我們黨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作為中央企業的黨組織,以及企業中的共產黨員,要自覺認清責任使命,增強依法治企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推進依法治企,是中央企業的重要職責。央企是共和國長子,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在中央企業推進依法治企,對于引領其他經濟主體遵規守法、對于推動法治社會建設具有很強的帶動作用。作為國資委管理的大型央企的全資子公司,中鐵置業集團有限公司要自覺把貫徹執行中央精神、把積極推進依法治企作為自身的重要責任,努力在法治建設領域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
推進依法治企,是國有企業黨組織的重要職責。中組部、國資委黨委在2013年出臺的《關于中央企業黨委在現代企業制度下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意見》中,明確了中央企業黨委保證監督的重點內容,其中就包括:企業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依法經營,誠實守信,自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由此可見,對于推進企業依法治企發揮保證監督作用,既是國有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優勢的具體體現,也是必須履行的重要責任。
推進依法治企,是共產黨員的重要義務。《黨章》第三條第四款規定了共產黨員必須履行的義務,其中就包括“模范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作為企業中的共產黨員,一方面要在個人生活中遵紀守法,另一方面還要在工作崗位上、在工作流程各個環節上嚴守法紀,充分發揮黨員的榜樣和示范作用,帶動周圍的群眾知法守法,推動依法治企事業不斷進步。
發揮政治工作優勢,為推進依法治企提供堅強保障
推進依法治企重在落實、貴在行動。國有企業黨組織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依法治國的部署和要求,找準定位,積極作為,不斷深化依法治企工作。
加強宣傳教育,為推進依法治企提供思想保障。宣傳教育是黨組織的工作優勢所在,也是推進依法治企的重要手段之一。要通過講黨課、座談會、中心組學習等方式,在全體干部員工中大力弘揚三種觀念:一是法律價值高于企業利益的觀念。法律代表了全體人民和整個社會的利益,法律價值與企業利益的關系,實質上就是大局和局部的關系。各級黨組織要強化大局意識,對企業中各種為了局部利益而損害法律權威的行為要態度鮮明,堅決制止。二是制度權威重于結果正確的觀念。依法治企落實到企業中,更多地體現為依據制度管理企業。企業管理制度是長期經驗教訓積累的結晶,堅守制度實質上是維護企業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由于制度具有剛性,在某些情況下嚴格執行制度可能會導致結果的不合理。要引導干部員工認識到,制度是為了整體的合理而存在的,個案上的不合理必須服從整體需要,絕不能為了個案正確而任意突破制度約束,導致“人治大于法治”的弊端。三是程序價值優于效率需要的觀念。推進依法治企必須通過一系列的程序來保證。脫離了一定的程序,法治就會成為空中樓閣。要使干部員工認識到,科學的程序體現了企業管理最本質、最核心的規律和要求,嚴格程序,能夠從本質上保證企業的正確決策和整體效率。因為強調某項工作的效率而規避科學程序,事實上是為了個案效率犧牲了整體效率,是一種因小失大的錯誤行為。要通過這三種觀念的樹立,激發員工的思想自覺,為推進依法治企奠定思想基礎。
搞好把關定向,為推進依法治企提供決策保障。參與重大問題決策是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途徑,也是黨組織推進依法治企的重要手段。一是善于從程序上確保依法決策。黨組織要積極協調新三會和老三會的運作,確保企業改革發展重大問題必須上董事會研究決策,干部問題必須上黨委會研究決定,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問題必須上職代會討論通過,提請董事會和職代會的重要問題必須先上總經理辦公會研究,堅決杜絕“三重一大”問題由個別人主觀獨斷。二是善于從機制上保證依法決策。企業黨組織要督促企業建立健全法務工作機構,配齊配強法律專業人員,努力強化企業總法律顧問的工作權威,在重大事項決策流程中加入合法性評審環節,通過專業機構、借助專業人員,為重大決策的合法性提供保障。三是要從內容上確保依法決策。要充分發揮“雙向進入”機制下進入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黨委成員的能動作用,通過強化他們的法治思維,提升他們的法治能力,對企業各種重大決策從合法合規的角度嚴格把關,從決策環節這個源頭上推進依法治企進程。
弘揚制度文化,為推進依法治企提供文化保障。精神和文化是支配人們日常行為的內在力量。推進依法治企,必須加強文化建設,把法治思維、法治理念融入企業文化,化為員工自覺行動。法治思維在企業中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制度文化,具體內涵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要引導全體員工充分認識“制度治企”是“依法治企”的載體,只有把法律法規的要求轉化為企業中可執行的規章制度,依法治企才具有了現實的可操作性。二是要教育引導全體員工把嚴守規章制度當作一種堅定的職業信仰,使員工自覺把制度規定當作必須信守的生活準則,而不是提高效率的障礙,為制度價值的充分發揮提供保障。三是教育督促各級黨員干部帶頭維護制度的權威性,要像習總書記所要求的那樣: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執行制度沒有例外,不留“暗門”、不開“天窗”,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使制度成為硬約束而不是橡皮筋。
加強隊伍建設,為推進依法治企提供組織保障。黨管干部是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依托,也是黨組織在依法治企中發揮作用的重要環節。一是在選人方面,要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重用那些講政治、業務精、作風好、守規矩的干部,真正把那些具備較強法治意識和較高法律素養的優秀干部選任到企業各級領導崗位上來。二是在干部考核工作中,要把是否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作為考查評價的重要內容,并做好考核結果應用,通過強有力的激勵約束機制,提升各級干部推進依法治企的自覺性。對那些特權思想嚴重、法治觀念淡薄的干部要及時批評教育,不改正的要堅決調整崗位。三是要進一步加強干部隊伍的教育培訓工作,把法律法規知識、法治文化觀念、依法治企的正反典型案例納入各級黨組織黨課和中心組學習內容,引導黨員干部學法知法、懂法守法,不斷提高他們依法治企的意識和能力。
堅持從嚴治黨,為推進依法治企提供監督保障。企業黨組織在推進依法治企的進程中承擔著重要責任,發揮著重要作用。只有堅持從嚴治黨管黨,持續提升各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才能為推進依法治企創造良好條件。一是要加強作風建設,使各級黨員干部努力養成敢于擔當的優良作風,對企業中各種違法行為要勇于亮劍,敢于說不,讓違法亂紀者在企業中沒有生存空間。在黨組織內要開展積極健康的思想斗爭,通過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不斷修正黨員干部依法治企方面的不足,持續提升他們依法管理企業的能力。二是嚴守黨的紀律。要按照黨規黨紀嚴于國家法律的思路,不斷細化完善黨員干部行權履職、廉潔從業的各種紀律要求。要教育各級黨員干部信守宗旨、心存敬畏、慎獨慎微,講規則,守戒律,通過嚴格的道德自律為依法治企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三是嚴肅執紀問責。要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執紀必嚴、違紀必究,通過強有力的問責機制為依法治企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