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的加深,無論是企業還是員工都面臨著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大的挑戰。從員工個人角度來講,如何能夠在工作中迅速成長,增強個人能力,是每個員工都非常關切的事情。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如何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怎樣讓管理的方法更加適合現代企業的發展,更是企業管理層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黨中央和國家相關部門連續頒布了多項有關心理建設與人文關懷的倡議。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對企業加強員工心理健康輔導、保障員工身心健康提出了要求。企業要加強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建設健康的企業文化,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員工的身心和諧,留住優秀人才,讓他們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動力。
企業文化中的人文關懷問題
雖然今天人文關懷越來越受到關注,但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
很多企業和管理人員依然緊盯著直接經營效益和短期經營效益,把員工當作掙錢的工具,不關注員工的個人成長。他們沒有意識到員工才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動力,當然更不會關注人文關懷的重要性。
有些企業雖然也會提到人文關懷,但只停留在表面。在開會時偶爾提一提,領導班子講話偶爾說一說,久而久之,管理者和基層員工都不把人文關懷當回事。
當然,如今已經有很大一部分企業開始重視人文關懷了,但卻沒有與具體的工作實踐相結合,讓人文關懷成了額外的福利或者不痛不癢的作秀。始終將人文關懷作為一個概念,沒有落到實處,很難走進員工的心里,也未起到應有的作用。
某電力企業的調查結果表明,35%的員工在工作中最關心得到單位和同事的肯定,而70%的員工只是偶爾受到贊揚,15.8%的員工從來沒有因工作受到表揚;93%的員工贊同企業要注重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認為企業很有必要開展文體建設、心理健康工作的分別為96.5%和75.4%。員工心理的真實需求與管理者的管理方法之間產生了矛盾。因此,只有將人文關懷融入到真正的管理和生產經營中去,才能逐漸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讓員工從心底認同。
注重人文關懷勢在必行
華為作為近年來迅速崛起的企業,“狼性”一直是其企業文化的第一大關鍵詞。但關于華為員工的工作狀態問題,讓華為的企業文化備受爭議。尤其是在2006年華為員工胡新宇猝死事件發生后,每當有華為員工發生各種意外事故時,都會引起社會對華為員工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壓力的關注和拷問。
為了讓“狼性”文化中融入更多“溫情”,華為開始注重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并在2008年首次設立首席員工健康與安全官,目的是進一步完善員工保障與職業健康計劃。在首席員工健康與安全官之下,華為還專門成立了健康指導中心,規范員工餐飲、飲水、辦公等健康標準和疾病預防工作,提供健康與心理咨詢。
其實,不只是華為,很多大型企業的工作環境和員工生存狀態都日益被社會關注,一旦出現危機事件將對企業的社會形象造成非常大的負面影響,比如富士康員工“幾連跳”自殺事件、蘋果的血汗工廠等。
關注員工的身心健康,注重企業文化中的人文關懷勢在必行,相信最終這也會給企業帶來更多利潤和發展動力。
那么,如何將人文關懷做到實處,得到員工的認可,讓其真正成為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呢?像華為公司設立健康與安全官、成立專門的健康指導中心是一種方法,但這還不夠,要想將關愛送到每個員工的身邊,需要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和科學的實施流程。EAP的誕生則彌補了這一空缺,它以關注員工的身心健康為目的,從誕生開始到現在已經經歷了上百年的考驗和改進,能夠用一種長遠、發展的眼光,為員工關愛提供一套專業、系統的方案,以多種方式將人文關懷融入到員工的生活與工作中。
培養管理者的心理管理能力
俗話說,管人先理心。作為管理者,在與員工溝通過程中,需要先了解員工的心理活動規律,才能進行有效溝通。EAP能夠通過培養管理者的積極領導力和咨詢式管理技能,提升其日常管理中的員工心理管理技能。并借助專家顧問,幫助管理者應對困難員工心理問題,提升其管理效能。北京易普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就能夠為管理者提供管理者專刊、積極領導力培訓、咨詢式管理者培訓、基層管理者培訓,管理顧問與轉介等服務,促進不同層級管理者的心理管理能力提升。
比如,來自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的張西超教授以“咨詢式管理”為主題,與公司中高層經理人員一起,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共同分享了心理資本的魅力,并探討了心理資本對個人幸福及團隊和諧的重要意義。
張教授首先對公司整體心理資本現狀及心理資本涵義進行了解讀,然后采用案例分享、測驗分析、影片欣賞、體驗互動、瑜伽練習等方式相結合,寓教于樂,帶領學員一起學習了什么是心理資本、心理資本為什么越來越重要、如何才能實現個人及團隊心理資本的增值。張教授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鞭辟入里的分析,以及與公司中高層經理人員的互動交流,使大家對通過心理資本實現個人幸福及團隊和諧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完善人文關懷考核機制
企業在制定政策后,要經過管理者的具體實施才能起到作用。這就需要企業的領導班子在思想上高度重視,高層領導的推動、中層領導的執行、基層領導的推動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缺少任何一個都會讓人文關懷的效果大打折扣。
在EAP執行過程中,必須將實施措施、細則、考核標準等系統地落實到管理責任,明確責任主體,加大考核獎懲力度,將人文關懷的企業文化轉變為企業品質,將理念落實到管理實踐中,從而進一步完善和提升企業的“人性領導力”。
北京某通訊公司在引入EAP后,首先成立了領導小組,組長由黨群工作部部長擔任,成員由各二級部門EAP項目負責人(或分管企業文化的負責人)組成。二級部門EAP領導小組組長由二級部門EAP項目負責人擔任,成員由本部門EAP專員等相關人員組成。
在推進EAP人文關懷過程中,將每個部門的工作具體化,并通過制定績效考核標準來評價部門的工作表現。對部門EAP工作績效總分(DP)的計算主要通過兩大層面、六個維度來實現,兩大層面分別是項目管控(M)和工作創新(I),六個維度分別是年度任務、事務管理、活動創新、宣傳創新、員工保健、其他。每個部門都可以通過考核指標表格,直觀看到自己的工作情況。
提供形式更加豐富的人文關懷服務
將人文關懷的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才能營造和諧的企業文化。除了傳統節日的物質獎勵和精神慰問,EAP還能夠對企業的工作環境進行改善,比如,增加辦公環境綠植的覆蓋率、工位的合理擺放、溫馨海報的張貼讓員工在每天的工作中切實感受企業的用心;EAP可以為企業建設專業的心理咨詢室、心理測評與行為訓練室、音樂放松室、心理減壓室、心理宣泄室等,為員工提供更加愉悅、健康的工作氛圍;EAP還可以通過幸福大使選拔、心理劇、大型心理沙龍等大型活動,既可營造快樂、主動、參與的積極心理氛圍,又可展現員工風貌,更能傳遞組織核心價值觀。
除了心理關懷外,EAP還可以在傳統的娛樂健康項目中加入人文關懷的理念。比如天津某電網公司通過倡導“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的理念,加強班組建設,創新開展員工關愛活動。以“關注職工身心、共筑企業和諧”為主題,組織開展文體賽事活動,引導職工崇尚全民健身,增強身體素質;以“關愛的力量”為主題,舉辦文化交流活動,增強職工企業認同度,凝聚職工合力。
關注特殊群體讓關愛深入基層員工
在EAP的實際工作中,營造一個讓所有員工都感到溫暖、和諧的“人文環境”,建立起一個強大的精神家園與文化人格,能夠激發員工對集體的熱愛和對企業的歸屬感。企業只有形成了奉獻愛心、撫慰特殊群體的氛圍,員工才能互相關愛,造就一個幸福企業。
當然,這也需要管理者想到細處、做到實處,才能在這些特殊群體最需要的時候或者特殊時刻及時送上溫暖。比如,以高溫作業搶修網點、重點工程現場、營業服務窗口、露天集中檢修現場、重要保電項目和慰問困難職工為重點,做好職工生產條件、飲食衛生、勞動保護等工作,確保職工安心工作;對于那些單身的職工,搭建交友平臺,組織聯誼活動,提升員工隊伍的凝聚力;加強對離退休人員的關心和關愛,豐富離退休人員活動形式,調動離退休人員參與公司建設的積極性,發展離退休人員的光和熱;組織策劃女職工特殊關愛行動計劃,開展女職工工作調研,不斷增強女職工的企業認同度,更好地發揮女職工“半邊天”作用等。
重視對員工心理資本的提升
一個高心理資本水平的員工,能夠在復雜的工作環境中以更好的精神狀態完成工作,同時能夠給團隊帶來正能量。EAP在提升員工心理資本水平方面,能夠提供多形式、多層次的系統課程。
北京易普斯有限責任公司擁有國內最出色的心理專家隊伍和十余年專注企業員工心理健康與心理資本增值的實踐積累,深刻理解組織員工心理和行業需求,開發各類課程,幫助不同層級管理者和員工迅速提升心理資本及實務能力。尤其在職業心理健康、心理資本提升、積極領導力、EAP實務培訓等方面,具有領先優勢。
該公司的EAP培訓主要包括團隊建設、生活平衡、員工提升、助人自助四個系列:
團隊建設系列課程旨在講授如何促進團隊成員溝通、激勵員工,塑造領導力、提高團隊的凝聚力和生產力,引領企業建立高績效團隊。包括團隊建設類如協作拓展、凝聚力提升、高績效團隊等,心理管理類如80、90后員工管理、管理從心開始、咨詢式管理等,領導力類如突破心智模式、積極領導力、影響力等。
生活平衡系列課程主要教授學員如何保持身體健康,與此同時處理好自己的家庭生活,做到自己的身心和諧,進而維系和經營家庭和諧。包括健康養生類如辦公室瑜伽、女性健康、四季養生,親子教育類如教養方式、親子溝通、父母效能,婚戀情感類如兩性溝通、親密關系、婚姻金字塔等。
員工提升系列課程意在幫助員工全面提升軟實力,融入心理資本、藝術減壓、性格測試等新的元素幫助員工在個人素質修養上邁出新的一步:具體包括正能量、情緒壓力、溝通技能三類。
助人自助系列主要目的在于引導員工自我探索、發現未知的自己,幫助企業建立內部EAP隊伍,教專員掌握基本的心理輔導技巧和授課技巧,幫助企業建立良好的積極的文化氛圍,該系列主要包括自我成長、助人技巧、授課技能三個類別。
危機事件的及時干預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心理危機是指由于突然遭受嚴重災難、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壓力,使生活狀況發生明顯的變化,尤其是出現了用現有的生活條件和經驗難以克服的困難,以致當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狀態,常伴有絕望、麻木不仁、焦慮,以及植物神經癥狀和行為障礙。危機干預是指針對處于心理危機狀態的個人及時給予適當的心理援助,使之盡快擺脫困難。
EAP危機干預服務根據危機事件的不同情況,包括簡單性危機電話干預、復雜性危機系統干預、危機事件集體晤談等形式,幫助面對危機的組織和個人渡過心里難關。
當企業出現自殺、親人喪失、工作場所暴力、組織變革、辭退事件等緊急且重大事件時,及時為當事人及周圍被影響個體提供危機干預服務,能夠將危機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
通過上述對EAP提供給企業人文關懷主要方式的介紹,相信你的心中已經對EAP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這些方式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還要打個問號。其實,在EAP實施過程中,這些措施都不是獨立進行的,而是通過一個系統理念和規劃將其組成一個整體,以達到“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下面以南京某供電公司為例,一窺EAP對企業人文關懷文化建設的作用。
該公司在EAP正式啟動后,成立了EAP項目領導小組和工作組,制定了實施方案,明確了項目定位、工作目標、工作內容、工作步驟和工作職責,形成了在公司黨政的統一領導下,由工會牽頭,黨政工團協調配合,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各級管理人員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
經過1年的實施,EAP項目組對公司620名員工(含中層管理者、EAP專員120名)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員工對EAP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表示歡迎,普遍感受到公司對員工的人文關愛,通過參與項目活動,大多數員工有效地緩解了心理壓力并感受到團隊和諧氛圍所帶來的愉悅感。
從關注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落實了“黨的建設”創新。EAP比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更人性化、系統化、專業化,彰顯了公司在新時期對員工“身心和諧”成長方面的社會責任。效果評估顯示,公司EAP項目知曉率高達90.2%,九成以上員工感受到了公司的人文關愛。
從關愛員工心理健康的角度實現“文化建設”落地。EAP的開展初步實現了在員工轉換型心理契約的基礎上與企業文化結合,有力傳遞了倡導身心和諧一體化健康成長的理念,為公司的人文環境優化、企業文化建設注入陽光“心”元素,促使員工提升了心理健康意識,提高了員工自我調節能力和自助助人的水平。效果評估顯示,七成以上員工認為EAP增加了自身的工作活力和激情。
從關懷員工和諧成長的角度豐富了“隊伍建設”內涵。EAP項目為公司建設擁有卓越心理資本的員工隊伍提供了專業支撐,引導員工更好地履行對公司和同事的互動責任,引導員工從自我認知中尋找工作行為轉化的積極力量,引導管理者用“咨詢式管理”理念處理工作中的心理問題。效果評估顯示,八成以上員工認為EAP提升了自身抗壓能力,六成以上員工認為EAP拉近了上下級距離。
從關心員工身心快樂的角度體現了“職工之家”溫暖。開展EAP項目,體現了公司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員工普遍認為EAP有助于應對壓力,調節情緒,更好地適應工作、生活及社會環境,讓他們感受到了企業的溫暖。超過90%的員工反映EAP在自己工作與生活各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