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東
隨著市場競爭國際化日趨激烈,培育優秀的企業文化,用文化力提升核心競爭力既是很多優秀企業的成功經驗,也是大多數新興企業的必然選擇。大慶精神作為中國石油人的寶貴精神財富,蘊含著強大的文化勢能,經過深入挖掘、繼承創新、融入實踐,必定可以為企業推進發展、構建和諧提供強大的文化力。
大慶精神賦予了企業強大的凝聚力
企業凝聚力是企業行為的基本標志,是企業的一種向心情感,是一種粘合劑。它是由企業管理、企業精神、企業文化等各種因素合成的一種企業合力,是企業各項工作和諧的結果。凝聚力的大小對企業的效率、利益和長遠發展都有著重要影響。
大慶精神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精神的沃土中,其許多具體內容都能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精神中找到源頭。一是堅忍不拔、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人拉肩扛”“端水打井”等創業事跡,“三要十不”“三股氣”等精神理念,處處都閃爍出堅忍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光芒。二是愛國至上、與時俱進的民族意識。鐵人王進喜“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邁誓言,就與這一民族精神血脈相通。三是勤勞節儉、忘我奉獻的民族節操。大慶精神所包含的奉獻精神、艱苦奮斗、產業報國思想以及會戰時期的“縫補廠精神”“修舊利廢精神”都繼承了中華民族勤勞節儉、忘我奉獻的傳統。
由于大慶精神的形成歷史賦予了大慶精神如此強大的凝聚力,大慶精神在指導企業的實踐過程中,也賦予了企業文化以強大的凝聚力,此種強大的企業文化深深影響了企業員工的工作狀態和企業向心力,讓企業員工真正做到“以企業為家,以企業為榮”。 大慶精神來源于石油企業,是石油鐵人用“身挑肩扛”干出來的,它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認同感,體現了石油企業員工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價值觀。
大慶精神賦予了企業強大的思想力
大慶精神是以“兩論”起家,在大慶精神指導下的企業文化建設是以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為其哲學基礎的。其特點一是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會戰時期,大慶人抓住國家需要油、要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這個主要矛盾,只用3年時間就拿下了大油田。在改革發展的進程中,大慶油田的企業領導敏銳地抓住如何發展這一主要矛盾,科學合理地制定企業發展長遠規劃,找準定位,做強主業;整合資源,形成優勢;立足油田,穩固根基;勇闖市場,拓展空間;合作雙贏,共同發展;發揮優勢,搶占先機,使企業快速步入了科學發展軌道。二是兼顧次要矛盾。鑒于主要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次要矛盾解決得如何,反過來又影響主要矛盾的解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例如,在20世紀60年代,油田開發建設影響了牧民的草原,于是,出現了“要油還是要?!钡臓幷摗T谶@一矛盾面前,會戰領導者經過反復研究,確立了“地上服從地下,油區內牛讓油,油區外油讓?!钡脑瓌t,抓住了主要矛盾,兼顧了次要矛盾,問題得到了妥善的解決。
1960年4月10日,以余秋里、康世恩為首的會戰領導以石油工業部機關黨委的名義簽發了《關于學習毛澤東同志所著〈實踐論〉和〈矛盾論〉的決定》——大慶石油大會戰的第一號文件,拉開了祖國石油工業春天的偉大序幕。大慶油田半個世紀的實踐說明,“兩論”起家,指引大慶人既創造了輝煌的大慶油田,也創造了寶貴的大慶精神并指導企業向著輝煌的方向發展。21世紀初,在國企部分職工中曾一度彌漫著對企業發展悲觀失望的茫然情緒。在這種情況下,大慶人沒有盲目照搬別人的經驗,而是秉承著大慶精神,堅定地立足于國企的歷史實際、文化狀況,在保持特色的同時,汲取國內外先進企業經驗,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用企業的成功實踐回答了“國企能不能搞好”“怎樣才能搞好”的歷史難題,避開了教條主義的誤區,突破經驗主義的藩籬。
大慶精神賦予了企業強大的行動力
企業發展需要有強大的執行力和行動力,而以求實進取為精神內核的大慶精神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老一輩石油人深入實際、反復實踐,在探索科學合理開發大油田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它在指導企業實踐過程中必然以這種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思想來執行。在新的歷史征程中,正是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大慶石油人本著求實進取的精神,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面對油田發展遇到的重重困難,大慶人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團結一致,共謀發展,從發展的困境和低谷中一步步走出來,在為國家作出新貢獻的同時,樹立了一個充滿人文關懷、負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大型現代企業形象。
大慶精神的創新意識是督促企業行動的根本。創新是大慶精神的又一個時代特征。油田開發初期,面對新的地質情況,面對落后的勘探開采技術,面對復雜的國際環境,大慶石油人敢于走前人未走過的路,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以“兩論”為指導,在技術、管理和文化方面進行全面創新,高速度、高水平拿下了大油田。在新的歷史時期,大慶人以世界的眼光、綜合的意識、推進的能力對大慶精神進行了全面創新,“四個不一樣”“五種境界”等理念,充分體現了企業文化的創新。
人本和諧是大慶精神最突出的時代特征?!叭齻€面向、五到現場”、密切聯系群眾等管理方法體現了大慶人在創業之初就具有的樸素人本情懷。新時期,大慶油田以企業持續發展為前提,不斷維護、發展好各群體的根本利益,積極構建和諧企業。實施送溫暖工程,解決特困家庭、特困人員的實際問題;實施再就業工程,解決有償解除勞動合同職工再就業;大力推進和諧礦區建設,對原有住宅區進行環境綜合整治,為全體職工創造了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這些舉措既秉承了大慶石油人“愛國、奉獻”的情懷,又賦予了大慶精神鮮明的人本內涵。
大慶精神賦予了企業強大的發展力
大慶精神在大慶的發展中產生,同大慶的發展而發展,并賦予企業強大的發展力。大慶精神以其時代特征豐富深化了中華民族精神,大慶精神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精神的沃土中,其許多具體內容都能在博大的中華民族精神中找到源頭。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尤其是落后的工業,需要有一個強大的精神動力作為支撐。融合了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中國工人階級優秀品質的大慶精神以其時代特征和時代內涵起到了這樣一種支撐作用,從而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豐富深化了中華民族精神。
大慶精神推動了中國石油工業的快速發展,為我國工業戰線樹立了一面旗幟,積累創新了國有企業的管理經驗。長期以來,大慶經驗對全國工業戰線來說也堪稱豐富的精神寶藏,在“工業學大慶”運動中,全國各地企業結合自身實際,把大慶在思想政治工作、經營管理、生產協調、財務運營等方面的做法融入自身實踐,全面提高了企業發展能力,大慶成為了全國工業戰線為之矚目的高標,為積累創新國有企業的管理經驗作出了歷史性貢獻。直到今天,“三老四嚴”仍被大亞灣核電站等許多知名企業學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