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利益相關者視角綜合分析和研究了企業使命陳述和企業績效間的內在關聯性,并以《Fortune》(中文版)2011年中國企業100強為研究樣本,對上述關系進行了實證檢驗。
關鍵詞:使命陳述利益相關者企業績效
1概述
中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延續下去,發展為一家優秀的、卓越的企業,沒有以使命為重點的企業文化的支撐是很難持續下去的。企業使命陳述是構建企業文化平臺和使命的前提和重要內容,是對企業存在的“根本目的和理由”的宣言(Hill,1995)。它清晰地闡述了企業的長期戰略意向,規定了企業目前和未來將要從事的業務范圍,因此,受到了理論界和實踐界的大量關注和研究。從經濟人的視角來看,只有當企業制定并且對外發布使命陳述時能夠直接或間接提升企業的財務績效,企業使命陳述才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國內外很多學者在此基礎上對企業使命陳述和企業績效的關系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分析。本文在借鑒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立足于中國文化背景,從利益相關者的視角來探討企業使命陳述與企業績效的關系。并以《Fortune》(中文版)2011年中國企業100強為研究樣本,對上述關系進行了實證檢驗。研究結果顯示,在利益相關者研究維度中,員工和社會群體與企業的財務績效呈正相關性。這為中國企業更好利用組織使命進而提高組織績效提供了一些管理建議。
2理論分析及假設
企業的使命陳述是一個復雜的綜合性概念(Druker,1974),通常包括利益相關者視角(Bart,1997b)、具體要素(Bart&Bontis,2001)以及目標或職能視角(Bartkus&Glassman,2006)。本文聚焦于利益相關者的視角,以期在不同研究結果間進行分析比較,更好地測量出不同文化的差異。
受研究者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的限制,目前關于使命陳述中的利益相關者與企業財務績效的關系,學術界和實踐界還沒有統一的結論。Bart(1997a)認為使命陳述中除員工以外,任意一個具體利益的相關者都與企業的財務績效呈負相關性。Bart和Hupfer(2004)以78家醫院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了使命陳述與企業績效研究,研究結果顯示,使命陳述中的利益相關者與高層管理者對企業的財務績效感知呈正相關性,但是他們并沒有明確地區分不同的利益相關者群體,因此使命陳述中具體的利益相關者對財務績效的影響仍然不清楚。而我國學者鄧朝暉(2011)研究結果顯示,在中國文化背景下,只有股東這一利益相關者群體與企業的財務績效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假設H1a:關注顧客的使命陳述與企業財務績效有正相關關系。
假設H1b:關注員工的使命陳述與企業財務績效有正相關關系。
假設H1c:關注股東的使命陳述與企業財務績效有正相關關系。
假設H1d:關注社會的使命陳述與企業財務績效有正相關關系。
假設H1e:關注供應商的使命陳述與企業財務績效有正相關關系。
3研究設計
3.1樣本及數據來源。我們選取《Fortune》(中文版)2011年中國企業100強作為研究樣本。根據這100強的企業名單,筆者分別登陸了他們的公司網站,根據相關定義收集了每一家公司的企業文化、制度、公司的簡介、公司的社會活動以及公司的業務經營活動簡介。同時,還通過sina財經、搜狐財經、和訊財經等網站進行企業數據搜集整理。其中,100家樣本公司中有明確的使命陳述的企業有93家,占比為93%。
3.2變量及測量。我們首先從樣本企業的公司網站和年度報表中獲取相關的資料,然后對相關的術語和關鍵詞進行編碼。在編碼的過程中,顧客群體通過“顧客”、“客戶”和“消費者”等字樣的詞匯來確定;員工群體通過“雇員”、“員工”、“勞動力”和“我們的人”等字樣的詞匯來確定;股東群體通過“投資者”或“股東”等字樣的詞匯來確定;供應商群體通過“合作者”和“供應商”等字樣的詞匯來確定;而社會通過“社會”、“世界”、“全球”、“人類”、“國家”、“人民”、“社會目標”、“國民經濟”、“生活質量”、“環境”和“民族”等字樣的詞匯來確定。對明確提及到的詞語進行歸類,然后編碼為1,否則編碼為0。
關于企業財務績效,本文借鑒Bartkus(2006)等的做法,用企業的資產回報率(ROA)和銷售回報率(ROS)測量企業的財務績效。這兩個指標的數據來源于國泰君安(CSMAR)數據庫所提供的數據。
4研究結果
4.1樣本描述性統計。在這100家樣本公司中有明確的使命陳述的企業數量達到93家,占總企業數量的93%,反映了當前多數大型企業對使命陳述抱支持態度。此外,在100家樣本企業中,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數量較多,占比達到71%,其次是民營企業和合資企業。在行業性質方面,石化、鋼鐵、運輸等行業占了大部分,占比達到43%,其次是金融行業。
4.2利益相關者描述性統計。如圖1所示,目前對企業關注最多的利益相關者為社會,其比例為72.04%,其次是員工和顧客,其比例分別為70.97%和64.52%。然后是股東,提到這個利益相關者的企業有44家,所占比例為47.31%。樣本企業使命陳述中提到最少的利益相關者是供應商,只有18家企業提到了,占19.35%。
這個結果表明,中國公司的使命陳述和外國公司的相比存在顯著的差異。國外學者的研究表明,歐美公司的企業使命陳述最關注的前兩個利益相關者是顧客和員工,而中國公司最關注的是社會。
4.3假設檢驗及討論
利益相關者方差分析如表1、2所示。從下表可以看出,在利益相關者中,明確提及員工群體的企業與未提及員工群體的企業在ROA上存在顯著的差異(t為-4.370,p﹤0.01);在ROS上也存在顯著的差異(t為-3.074,p﹤0.01),H1b得到了驗證;明確提及社會群體的企業與未提及社會群體的企業在ROA上存在顯著的差異(t為-2.171,p﹤0.05);在ROS上也存在顯著的差異(t為-2.962,p﹤0.01),H1d通過了驗證;而顧客、股東、供應商等企業的財務績效ROA和ROS則沒有顯著的差異。
5研究結論及管理啟示
本文以《Fortune》(中文版)2011年中國企業100強為研究樣本,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對企業使命陳述與績效的關系進行了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研究結果顯示,利益相關者維度中員工與企業的財務績效有正相關關系。
同時,研究也充分肯定了利益相關者維度中社會對企業的財務績效的積極作用。企業要勇于承擔社會責任,這樣才能改善公眾形象,進而提高企業的社會價值。隨著市場環境和制度環境不斷改善和提高,企業社會責任問題已經上升為了企業的戰略。企業必須發揮其組織職能,勇于承擔社會責任。
當然,使命陳述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包括不同的維度,如職能維度等,其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也是復雜的。本文僅為拋磚引玉,只是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探討了使命與績效的關系,對其他維度及影響機制的分析仍需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德魯克.管理:使命、責任、實務(使命篇)[M].王永貴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2]郇金寶.國外使命陳述與企業績效研究新進展[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6).
[3]王俊杰.組織使命陳述的研究現狀與簡評[J].現代管理科學,2013(12).
作者簡介:李夏,女,山東英才學院講師,管理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企業網絡、創新及公司財務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