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
摘要:本文針對我國民間金融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已經占據了一席之地的現狀,分析了其存在的諸如帶有其固有的局部性風險、缺乏制度保障、增加融資者負擔、其逐利性直接影響到國家的宏觀調控等問題,提出了加強宣傳,促進民間金融陽光化、給予民間金融合法地位、加快金融監管制度創新,控制融資風險等對策。
關鍵詞:民間金融;小微企業;金融創新
根據央行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2010年民間借貸市場的資金存量就已超過2.4萬億元,占當時借貸市場比重已達到5%以上。
民間融資歷史悠久,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但是,民間金融帶來的問題也不可忽視。
一、民間金融存在的問題
(一)民間金融帶有其固有的局部性風險
民間金融一般都非常隱蔽、分散、不規范,發生糾紛時,難以說明事件的事實真相,尤其是發生于親友熟人之間的民間借貸,口頭協議和簡單的借條成為判斷依據,非常不正規,也容易對中央銀行的貨幣控制產生一定的沖擊。
大多數的民間金融機構是小規模經營、地域性明顯、經營范圍小、資本實力弱,回旋余地小、抗風險能力弱,投資理財水平也相對偏弱,投機性比較強,套取資金、圈錢、關聯貸款等道德風險容易發生。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為犯罪的工具。
(二)民間金融缺乏制度保障
雖然我們目前已經成立了民間融資機構,如晉中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長沙市民間金融商會,但相對數量極少,難以滿足融資需求,大部分民間金融以“地下”方式運行,極易引發一系列問題,其中,高利貸、非法集資、洗錢等就是比較集中的問題。湘西非法集資案涉案金額達168億元,其目的并不是為了生產經營,而是為了圈錢,嚴重影響了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三)民間金融高利率增加融資者的負擔
一方面高利貸被明令禁止,但民間金融屢屢發生高利貸的情況,且屢禁不止,難以防范;另一方面,對于民間融資,利率不高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銀行貸款利率的4倍,對于無法從大型商業銀行借貸資金的企業,利用民間融資,其融資成本也是明顯偏高。
(四)民間金融逐利性直接影響到國家的宏觀調控
民間融資的逐利性具有自發性和不可控制性,對國家的宏觀調控產生了一定的沖擊,高息攬儲、盲目貸款成為通病,一些本來不被看好,得不到政府支持的項目轉而求助與民間融資,使得政府的調控效果大打折扣,民間融資的體制外循環更是干擾了央行的監管與調控,對國家的貨幣政策造成極大沖擊。
二、開放民間金融,促進小微企業融資
民間金融已經成為我國小微企業的重要的融資渠道,在當代我國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獨有的作用,民間融資其實也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存在很多的問題,難以監管,威脅到我國的金融、經濟與社會穩定,但也不是沒有一點積極作用。由于民間融資的存在,很多微型企業因此而獲得了生機,解決了資金問題的同時,也解決了就業與社會穩定的問題。因此,在加強監管的同時,正確引導與利用民間融資也就成為改善我國融資環境,提高經濟發展速度與質量的一個有效的手段。從長遠角度來看,一方面規范民間融資,有利于國家宏觀經濟管理,另一方面,規范了民間融資也促進了小微企業的正常發展,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一些措施:
(一)加強宣傳,促進民間金融陽光化
最高法院發布的《關于人民法院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推進金融改革發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級人民法院“妥善審理民間借貸案件,保護合法的民間借貸關系,保障民間借貸對正規金融的積極補充作用,遏制民間融資中的高利貸化和投機化傾向,規范和引導民間融資健康發展。 ”這對于處于灰色地帶的民間金融來講,是一個重要的利好消息。合法的民間金融受到法律保護,高利貸和非法集資則要受到法律制裁,民間金融需要疏堵結合。
民間金融之所以亂象叢生,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民間金融的司法保護不夠,通常是強勢的借款方賴賬不還,或者是還不起錢之后,借款者逃之夭夭或者跳樓,“暴力討債”成為常態。顯然,司法的補位既可以保障民間借貸的持續化發展,也可以遏制非法金融活動的滋生。
目前需要加強宣傳,讓民間金融走出灰色地帶,大膽出現,曬曬陽光,讓大家都認識到它的優缺點,并獻計獻策,充分利用。
(二)給予民間金融合法地位
前總理溫家寶就曾經到溫州進行過民間金融的調研,內蒙的鄂爾多斯有一段時間民間金融也是非常活躍。可見,民間金融一直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目前,我國從政策上已經為民間金融浮出水面“提供了諸多的制度性安排,但相當一部分資金不愿進入小額信貸,其原因在于進入正規金融之后,受到的管制比較多,束縛其自由發展,同時,各種稅費會提高其經營成本。可以考慮適當放寬小型金融組織的各項管制措施,同時,可以考慮減免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和資金互助社等小型金融組織的各項稅費,減輕小型金融組織的經辦費用。
民間金融對正規金融渠道的補位,起到了難以替代的作用,目前應該放開金融牌照,鼓勵民間金融發展與創新,給予其合法地位,允許其發揮積極作用。
(三)加快金融監管制度創新,控制融資風險
民間金融以其融資速度快、信息費用低、利率具有彈性、服務態度好、渠道廣、回收快、資金利率高等優點而經久不衰,但其高利貸、高風險、隱蔽性強、難掌控等特點也容易導致民間金融風險累積,蘊藏巨大危機,影響社會穩定,因此,進行金融監管制度創新,控制民間金融風險。
一方面要完善金融市場準入規則,鼓勵建立合法的民間金融機構,并對其資金來源、經營管理者素質、公司治理結構是否完善等方面予以明確規定;另一方面對于自發的民間金融行為,應予政策引導和規范,通過相應的法規來約束,對其中的違規行為和不確定因素加以規范。例如,借貸公證與還款公證的一些規定,如果碰上老賴,由公證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與社會公示。放開民間金融,打破主流金融機構的壟斷。
綜上,民間融資作為小微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使小微企業發展與民間金融緊密聯系在一起。因此促進民間金融規范性發展,對民間金融與小微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作者單位:長春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王輝,潘舒,趙光.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以民間融資為視角[J].法制與社會,2010年第32期
[2]李翠平.以民間資本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J].河北金融,2011年第03期
[3]劉靜,張姍.淺論民間金融的規范性發展途徑[J].會計師,2011年第03期.
[4]吳瑕.融資有道——中小企業融資八大渠道[M].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