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峰
摘 要:新建大型煤礦地面土建工程是集工業建筑、民用建筑于一體的綜合工程,在所有地面土建工程中儲煤筒倉工程是設計、施工最難也是最需要提請注意的工程,本文作者根據工程實例簡單剖析了煤礦大型筒倉工程的施工難點。
關鍵詞:筒倉;測量;模板;砼施工
中圖分類號:TQ178 文獻標識碼: A
1 工程簡介
擬建工程屬于開灤(集團)蔚州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北陽莊礦井,產品倉工程總造價1500萬,使用年限50年,安全等級為二級,結構重要性系數為1.0。抗震等級二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本建筑為丙類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
1.1 設計情況。本工程為三座并列筒倉,單倉容量6900t,總容量20700t,煤倉內徑18m,總高度約48m,產品倉結構型式采用筒壁支承的鋼筋混凝土筒倉。
1.2 混凝土強度等級。基礎墊層采用C10,基礎梁板及上部砼結構為C30。鋼筋混凝土的保護層筏板為40mm,標高3.820m以下筒壁內外側均為30mm,標高3.820m以上倉壁內側為40mm、外側均為30mm。
2 工程施工重點分析
施工過程中重點、難點在于測量控制及模板工程,基礎大體積砼的施工,本文將針對這幾點進行簡單剖析。
2.1 施工測量工作。在施測過程中主要進行下列工作
2.1.1 筒倉工程主軸線的調整。根據已知點以極坐標法測設主軸線點,初步定位后,再對它們與已知點進行聯測,平差計算求得其實際坐標,與設計坐標比較,將初定點位歸化改正到設計點位。設計在一條直線上的主軸線點,由于測量誤差使得測設在地面上的各主軸線點不嚴格在一直線上,為了保證主軸線的線角關系,還須將各主軸點調整到一條直線上,直線(直角)度的限差,要求在180°(90°)±3"。
2.1.2 高程控制測量。為保證筒倉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場區內建立高程控制網。高程控制網的建立是根據場區水準點,采用水準儀對所提供的水準點進行復測檢查,校測合格后,測設一條閉合或附合水準路線,聯測場區平面控制點。在布設附合水準路線前,結合場區情況,在場區水準基點間埋設永久性高程點,埋設3~6個月后,再進行聯測,測出場區半永久性點的高程,該點亦可作為以后沉測的基準點。
2.1.3 筒倉工程基礎施工測量。首先根據施工控制網和筒倉工程角點設計坐標,在控制點上設置全站儀,放樣出筒倉工程兩直徑方向4個點坐標,然后,在筒倉工程角點設置全站儀分別放樣出各筒倉工程基礎軸線,最后在各軸線上設置經緯儀用正倒鏡法即可交會出個柱基點位,并在每個基礎四邊各打1定位樁,這樣基位就被確定下來。
2.2 模板工程。材料要求——模板:筒身采用定型組合鋼模板;龍骨:50×100mm木方、φ48鋼管;背楞:φ48鋼管;支架系統:鋼管、扣件等;脫模劑:水質隔離劑。
2.2.1 倉壁支模方法。 ①使用3015、1015或3012,1012鋼模板安倉內外所彈弧線立式擺布。②用Φ16鋼筋與倉壁內外弧形相同的每段弧形延弧形周長圍成封閉圈作為水平加固。利用拉桿將內外封閉圈拉結在一起。弧形圈必須安實際放樣制作而成。每層3道。③倉壁內外模豎向使用各2根Φ48*5鋼管間距1000m加固同樣利用對拉桿內外拉結。④支模1.2m~1.5m為一層,每支完一層澆注一次砼完開始支第二層模板澆注砼。隔1-2天開始支第三層模板,以上以此類推。注意:三個料倉支模開始時間要相互錯一天以便流水穿插施工。⑤對拉桿兩端使用碟形卡水平間距1000m,豎向間距每層3道。
2.2.2 安裝質量要求。板面干凈,精確入位,垂直水平,拼縫嚴密,安裝牢固,水平、豎向肋間距準確,保證在施工過程中不移位、不脹模、不漏漿,使變形誤差在規范規定的范圍之內。混凝土澆筑前,應將模內清理干凈,并澆水濕潤。
2.3 基礎混凝土工程。本工程砼采用現場攪拌施工方法。
2.3.1 施工段劃分及施工工藝流程。①流水段劃分:倉基礎分三個施工段,從北向南分別澆筑。②澆筑順序:先深后淺、先低后高。③澆筑方向:混凝土澆筑分層示意圖。④施工縫:每流水段施工必須保證連續澆筑砼,進量不留施工縫。
2.3.2 砼原材料及配合比設計。①水泥:水泥進場時應對其品種、級別、包裝號、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并應對其強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標進行復驗,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②粗骨料:采用石灰石碎石,粒徑為5mm~30mm,含泥量不大于1%,選用粒徑較大,級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好,抗壓強度高,可以減少水泥用量,從而使水化熱減小,降低混凝土溫升。③細骨料:選用中砂,平均粒徑不大于0.5㎜,含泥量不大于2%,選用平均粒徑較大的中砂拌制的混凝土比細砂拌制的混凝土可減少用水量10%左右,同時相應減少水泥用量,使混凝土的水化熱減少,可減少混凝土收縮。④粉煤灰:本工程選用Ⅱ級球狀顆粒粉煤灰,粉煤灰的SQ3含量不大于3%,可優化砼的亞微觀結構,提高粗骨料與砂漿之間的界面強度,減少砼中水泥摻量,降低砼水化熱,可改善砼的和易性。⑤混凝土配合比要求有資質的實驗室出具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單,泵送砼的坍落度宜為160±20mm,砼的初凝時間應控制在4h~4.5h,終凝時間應在初凝后2h~3h。
2.3.3 泵送砼。為了保證砼澆筑的連續性,加快整體澆筑砼的速度,減少施工縫留設,杜絕出現冷縫,應采用砼泵送技術。
2.3.4 砼施工方法。①結構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用于檢查結構構件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隨機抽取。②混凝土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應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應連續澆筑,并應在底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上一層混凝土澆筑完畢。③當底層混凝土初凝后澆筑上一層混凝土時,應按施工技術方案中對施工縫的要求進行處理。
2.4 大體積砼的測溫。砼測溫的目的主要是掌握砼的中心溫度與表面溫度的溫差,從而為砼的養護采取措施提供依據,確保大體積砼不產生裂縫。砼終凝后開始測溫,3d以內每2h測溫一次,4d~7d每4h 測溫一次。8d~9d每6h~8h測溫一次,在測溫過程中,發現砼內外溫差接近25℃,或砼溫度下降太快,應及時采用保溫措施,控制砼的降溫速率,并做好記錄,當砼中心溫度、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度差在15℃以內時,方可拆除保溫材料及設施。
結語
本工程在施工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等相關單位共同努力下,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全部完工,通過評測結構達到優質工程標準,被河北省評為優質工程。
參考文獻
[1]江聲述.大直徑筒倉倉頂結構設計與施工[J].煤礦設計,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