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1??大數據2.0時代與圖書、情報、檔案文獻資源
1.1??大數據時代的發展。隨著現代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各種信息資源紛紛以各種類型數據的方式呈現出爆炸性的增長態勢,包括文獻數據在內的大數據時代得以誕生,并且正在迅速發展和壯大。大數據時代從誕生起由各機構、公司和部門對于各自產生的大數據進行自我分析和研究利用,被稱為以自產自析為特征的大數據1.0時代。目前已經走向不僅需要自己的大數據,更加需要借助全社會的大數據。通過對全社會相關大數據的分析研究,用以推動自己所需大數據的獲取與利用,從而發揮出全社會大數據的真正價值,而這就是大數據的2.0時代。大數據并不意味著僅僅是單純的海量數據,它更蘊含著一種包括云計算、云數據和思維方式在內的巨大轉變。通過對海量云數據的一系列處理過程中,可以獲取新的信息,發現新的知識,創造新的價值,帶來新的發現和成果。
1.2??大數據2.0時代的文獻信息資源。在大數據的2.0時代中,以各類具有文獻數據特征的文獻信息資源成為全社會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包括以圖書館作為主要典藏與利用機構的圖書文獻信息資源,以檔案館作為主要典藏與利用機構的檔案文獻信息資源,和以情報(信息)所作為主要典藏與利用機構的情報文獻信息資源。在文獻數據資源中,其中的主力信息資源類型就是文獻信息資源。而在文獻信息資源的類型中,圖書、檔案、情報類的文獻成為絕對的核心文獻信息資源。這三類文獻信息資源及其典藏和服務機構的結合,不僅與197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建立“涉及全部學科領域里的文獻、圖書館和檔案的服務工作”的“國家情報系統”相吻合,而且也與1985年8月我國國家教委和國家檔案局聯合頒發的“關于發展和改革檔案學教育的幾點意見”相吻合,從而正式拉開了我國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研究和服務的序幕。
2??圖書、情報、檔案文獻信息資源的異同性
2.1??圖書、情報、檔案文獻信息資源的共性。圖書、情報、檔案文獻信息資源的共性有多種。首先,它們是同宗同源,都屬于文獻的范疇。因為文獻的定義是
記錄有經過加工的一切知識的載體。具體講就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運用一定的意義表達和記錄體系記錄在一定載體上的具有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的知識。在文獻的含義中,文是指文本記載,獻是指口頭相傳。文獻的4個基本要素是有價值的知識,存在于一定的載體上,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記載,具有一定的意義表達和記錄體系。文獻目前的使用范圍很廣,包括約40種類型。文獻是記錄、積累、傳播和繼承知識的最有效手段,也是人類社會活動中獲取、交流、傳播、存儲圖書、情報、檔案等資源最基本、最主要和最正規的來源渠道。此外,圖書、情報、檔案文獻信息資源還具有所屬學科體系、業務環節、管理設施和共享服務相同等共有特征。在學科分類表中,它們同屬于“870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一級學科,二級學科則為并列。它們都具有文獻管理業務的各種流程,管理設施和設備相同,都是最終為用戶提供文獻信息資源服務的機構。
2.2??圖書、情報、檔案文獻信息資源的異性。檔案是有歷史記錄以來最早產生的最為原始的文獻類型,它是在各種人類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原始記錄。檔案具有獨有的原始憑證價值和兼有的情報價值,檔案也是后來圖書和情報文獻的起源。圖書原本發源于檔案,而又分離于檔案。圖書是以傳播信息和知識為目的,用文字、圖片或其他信息符號記錄在一定形式載體之上的著作物。圖書是在人類社會實踐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的產物,是一種特定的和不斷發展著的文獻知識傳播工具,現代意義上的圖書除了一般為印刷性出版物外,還包括數字化的電子圖書。情報是指被傳遞給特定對象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情況報告信息,包括知識、事實、數據、文獻、消息等,尤其在軍事領域和商業領域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情報是從檔案和圖書中分化出來的重要信息內容。此外,圖書、情報、檔案三者的特點,在公開性方面分別為“公開”、“限定+公開”、“限定”;在單件數量方面分別為“大復本”、“孤本”、“局部”;在性質方面分別為“經過加工整理”、“原始憑證”、“擇取有用信息”。
3??大數據2.0時代給圖書、情報、檔案機構帶來的機遇
3.1??圖書、情報、檔案機構的大數據技術獲取。大數據2.0時代可以將借助全社會的大數據劃分為大數據科學、大數據工程、大數據技術、大數據應用四個大的領域。目前,國內對于大數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中的后兩個領域,即以大數據資源獲取為主的大數據技術領域研究和以大數據使用為主的大數據應用領域研究。由于從各種類型的大數據中快速獲取有價值信息數據的能力就是大數據技術,這一點也正是大數據技術被各種類型用戶所青睞的動力,而圖書、情報、檔案機構的文獻信息數據檢索技術恰恰都具有這種優勢能力。因此,大數據技術給圖書、情報、檔案機構的文獻信息資源建設和融合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其中不僅可以在各自的獨立領域開展文獻信息資源的建設,更可以將圖書、情報、檔案文獻信息資源進行相互融合,共同構成通過大數據技術獲取的三位一體的綜合性文獻信息資源數據庫。
3.2???圖書、情報、檔案機構的大數據應用服務。大數據的應用也與圖書、情報、檔案機構的文獻數據信息資源服務密切相關,事實上,圖書、情報、檔案機構的服務基礎今后必然會轉向以文獻數據信息資源服務為主的方向。所以說,無論是大數據技術領域,還是大數據應用領域,都與圖書、情報、檔案機構所具有的優勢相契合。而為了大數據的實現,無疑需要增加對文獻數據信息管理專業人員的需求,而這又正是給圖書、情報、檔案機構專業技術人員施展才華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因此,可以說,大數據2.0時代給圖書、情報、檔案機構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圖書、情報、檔案機構在大數據環境中的主要任務,就是如何獲得具有文獻信息資源特征的大量數據,并保證這些數據的質量和數據的相關性,以及具備快速的數據處理能力和掌握相應的處理技術,從而最終實現圖書、情報、檔案文獻數據信息資源得以為用戶提供應用的目的。
4???圖書、情報、檔案文獻信息資源的融合與共享服務
4.1??文獻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圖書、情報、檔案文獻信息資源三者融合的最終目的,是為用戶提供所需要的各類文獻信息資源服務。由于圖書、情報、檔案文獻信息資源三者在文獻特征方面具有共性,因此,在其文獻信息資源進行融合的同時,圖書情報檔案服務中心在為用戶提供文獻信息資源服務方面,也完全可以開展文獻信息資源共享利用方面的服務。圖書情報檔案服務中心可以利用所擁有的圖書、情報、檔案文獻信息資源,為用戶開展文獻類型多樣的各種服務,服務的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并體現出明顯的互聯網現代化信息技術服務特征,同時符合大數據2.0時代的服務特點和要求。
4.2??專類文獻信息資源服務。圖書情報檔案服務中心還可以利用所掌握的圖書、情報、檔案文獻信息資源,為不同需要的用戶開展各具特色的文獻信息資源服務。如對于圖書文獻信息資源而言,可以開展開放版權的數字化開放獲取圖書文獻信息資源的在線閱讀和下載獲取服務;對于情報文獻信息資源而言,可以開展定題文獻信息追蹤服務、專題競爭情報文獻信息服務、專業研究報告文獻信息服務、專業學術會議文獻信息服務、專類市場經濟信息數據服務等;對于檔案文獻信息資源而言,可以開展在線查檔、在線調檔、遠程傳檔、提供檔案憑證等服務。其中也包括對我國古代一次檔案文獻信息資源類型的服務,如詔令集、實錄、奏議錄、政書、會要、會典、儒家經典、紀略、書札集、長編等數字化檔案文獻信息資源的服務。
4.3??新型文獻信息資源服務。圖書情報檔案服務中心還可以為用戶開展一些新型的文獻信息資源服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物聯網技術服務。物聯網是指通過某些特定的信息傳感技術與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實際物品或實際現場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與實際物品或現場相關的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遠程識別、定位、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簡單說,物聯網就是物物互連互通的互聯網,它是互聯網向實物方向遠程管理的延伸和擴展。如圖書、情報、檔案機構可以利用物聯網信息感知技術中的互聯網攝像頭在線直播視頻技術,為用戶提供實時的國內外攝像頭各種類型的現場視頻資源服務。利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可以實現對圖書、情報、檔案機構文獻及工作和服務場所的自動實時監控、數據挖掘技術分析和個性化智能服務。利用電子文獻自助借還機實現用戶對圖書、情報、檔案文獻資源的自助借還。
(作者單位: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來稿日期:201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