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珍 黃福榮
(楚雄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云南楚雄 675005)
紫牡丹的質量標準研究
陳珍 黃福榮
(楚雄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云南楚雄 675005)
紫牡丹為毛茛科芍藥屬植物紫牡丹Paeonia delavayi Franch.的干燥根[1]。本論文采用來源鑒別、性狀鑒別、粉末鑒別、理化鑒別的方法對紫牡丹進行了生藥學研究;運用常規植物化學方法對紫牡丹藥材的根進行了成分研究;參照《中國藥典》方法,對紫牡丹藥材的浸出物、水分、灰分、重金屬進行測定,初步建立了以上各項的質控限量指標,起草了紫牡丹的質量標準草案。
紫牡丹 質量標準
本藥材主要分布于云南中部的昆明、嵩明、祿勸、西北部大理、洱源、麗江、中甸、維西、德欽等地[2]。實驗材料采于玉溪梁王山,梅里雪山和香格里拉閣扎。標本經由中科院昆明植物所雷立功副研究員鑒定為毛茛科芍藥屬植物紫牡丹Paeonia delavayi Franch.的根。
紫牡丹
Paeonia lutea Franch.
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紫牡丹Paeonia lutea Franch.的干燥根。夏、秋季挖取,除去莖葉,陰干。
【性狀】本品呈圓柱形,長10~20cm,直徑0.5~2cm,稍彎曲,兩端常平截。外表棕褐色至暗紅色,常有縱皺紋及須根痕。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內皮部紅棕色,木部棕黃色,呈放射狀排列(菊花心),有粉性。氣香,味酸、澀、微苦。
【鑒別】
(1)根橫切面:木栓細胞數列,切向延長,細胞壁略增厚,有的細胞中含色素顆粒。皮層薄壁細胞略切向延長。韌皮部中韌皮射線細胞多單列,頹廢,篩管群散在,周圍常伴有纖維。形成層環明顯,細胞4~6列。木質部寬廣,導管多單個或數個聚集成導管群,斷續徑向排列,各部薄壁細胞含有大量草酸鈣簇晶,單個或3~4個排列成行。淀粉粒眾多。
(2)根粉末:粉末黃紅色。置顯微鏡下觀察:木栓細胞棕色多角形,長5~60μm。草酸鈣簇晶較多,直徑20~35μm,存在于薄壁細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個細胞中含有1~3個簇晶。淀粉粒眾多,多單粒,臍點點狀,短縫狀,三角形,人字形,直徑1~25μm,復粒由2~3分粒組成。導管網紋或梯紋,直徑30~35μm。木纖維長梭形,直徑15~35μm,壁厚,有大的圓形紋孔。
(3)取本品粉末0.5g,置試管內,緩慢加熱,有白色至黃白色結晶升華于管口壁;取升華物用水10ml及1N氫氧化鉀液0.5ml溶解,濾過,濾液加三氯化鐵試液一滴,溶液顯赤褐色。
(4)取本品粉末0.5g,置三角瓶中,精密量取10ml乙醇浸泡,振搖10分鐘。過濾,將濾液蒸干,量取1ml乙醇溶解蒸發皿中的濾渣,作為供試品溶液。將芍藥苷對照品(自制,98%)用乙醇配制成1mg/ml的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點與同一薄層板上,點樣量為10ul。展開劑系統為: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晾干,用5%的硫酸香草醛溶液顯色,電吹風加熱,在與對照品相同的位置,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水分:按照《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水分測定項下的烘干法測定,不得超過13%。
總灰分:超過8.0%(《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酸不溶性灰分:不超過1.0%(《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
【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冷浸不得低于23%,熱浸不得低于26%;醇(甲醇)溶性浸出物冷浸不得低于17%,熱浸不得低于22%。
【含量測定】按照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附錄VI D)測定芍藥苷的含量。
色譜條件與系統預試驗: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檢測波長230nm,甲醇-磷酸二氫鉀水溶液(38:62)作為流動相,流速:1.0ml/min,柱溫:25℃,理論塔板數不低于3000。
對照品溶液制備:精密稱取芍藥苷對照品2.5mg,加入甲醇定容到5mg的容量瓶中,搖勻,制成0.5mg/ml的芍藥苷對照品溶液,放入冰箱備用。
供試品溶液制備:精密稱取云赤芍粗粉(過40目篩)0.5007g于50ml錐形瓶中,精密量取25ml甲醇,稱量。靜置4h,超聲20min,放冷后再稱,用甲醇補重,搖勻,過濾。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色譜峰的面積。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芍藥苷的含量不得少于1.2%。
【檢定】以根條粗直,肥嫩,外皮棕褐色,內赤色,有粉性,無須根及老根者為佳。
【性味與歸經】味酸、苦,性微寒。歸肝經。
【功能與主治】行瘀止血,涼血消腫。主治主治胸腹斜肋疼痛、四肢攣痛、瀉痢腹痛、頭痛、自汗盜汗、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用法用量】4.5-9g或1-3錢。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1]沈保安.中國芍藥屬牡丹組藥用植物資源與分類鑒定.中草藥, 1997,28(11):688.
[2]蘭茂.《滇南本草》[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9(1):25.
the purple peony as ranunculaceae plants of the genus Paeonia lactiflora purple peony Paeonia delavayi Franch. Dry root[1]. This paper adopts the source identification,identification, powder of purple peony, physical and chemical identification methods pharmacognostical study; Using the conventional plant chemical methods to root of purple peony medicinal ingredients; With reference to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method of purple peony medicinal extract, 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ash content, heavy metals, primarily establishe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 index of the above, the drafting of the quality of the purple peony draft standard.
purple peony quality 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