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文
沒有競爭力的企業是活不長久的。可是怎樣才能有競爭力?豫光集團給出的答案是:效益。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只有擁有競爭優勢,才能贏得效益,獲得持續穩定的發展。而同樣的,企業要不斷地追求效益,也才能夠有競爭優勢。豫光集團作為一個國有企業、作為一個有色金屬冶煉企業,效益的意義和含義都是非同尋常的。
如今的企業,只是單純的盈利,并不能立足。一時的暴利并不能支撐企業長久發展。企業應當合理分配自己的利潤,不斷在發展中完善自身,才能更具備競爭力。
豫光集團追求的效益是多方面的,有企業生產產品被市場認可獲得的利潤效益,也有做好環境保護帶來的社會效益,也有技術創新為行業發展做出貢獻帶來的口碑效益。
豫光集團向細節要效益。效益的理念,已經滲入到豫光集團的每一個環節。豫光集團要將生產環節做到最緊湊,最完善。從原料采購是鐵運還是汽車運輸,原料采購中金屬含量的一個百分點、生產過程中電流控制、天然氣控制,這一個個細節,決定了豫光集團的效益。豫光集團的爐體壽命、氧槍使用壽命屢創新高,設備工作率不斷提高,成本自然下降。豫光集團旨在將生產環節做到最好,將能考慮的細節全部考慮進去,打造出一個領先行業的模板。

豫光集團向創新要效益。細節帶來的效益是有極限的,因為在一定的技術條件下,生產成本控制到一定程度,將會遇到瓶頸。而科技創新將推動行業大踏步地前行。豫光集團在行業內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形象,敢打敢拼,敢于創新,敢于突破。別人干不了的事情,豫光集團可以干成,別人可以干好的事情,豫光集團可以干得更好。中國恩菲承接國家“863計劃”中的一個項目,就在幾乎要放棄的時候,在豫光集團取得了成功。豫光集團一直致力于技術創新,創新能夠推動行業整體進步。
豫光集團向環保要效益。在企業最困難的時候,豫光集團縮減了一切開支,唯獨在環保費用上不減反增。因為豫光集團知道,這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在困難的時候,生存下來就是效益。利潤可以暫時少一些,但是承擔社會責任的職責不能丟,這是企業可以承受之痛。然而一旦環保發生問題,那就是生死存亡的問題,是企業不能承受之痛。豫光集團如今已經成為行業內環保領域的一個標桿。
企業追求效益,就應當向豫光集團一樣,有責任感,有長遠的眼光。要想做好一個企業,要想在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就不應當只站在企業自身的高度,而要放眼全局,站在行業的角度看自己。看自己有沒有做到最優,有沒有未來的發展前景,有沒有觸碰道德底線,只有做到這些,才有效益、才有競爭力、才有安身立命之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