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彩霞|文
地勘單位工會應讓勞動競賽成為激發職工勞動熱情和展示聰明才智的廣闊舞臺,成為涌現勞動模范和先進集體的豐厚沃土,成為推動企業經濟穩定發展、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規范發展的有效措施,進一步發揮廣大職工在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主力軍作用。

資源勘查院分工會“提高發現資源能力,讓地下寶藏見天日”勞動競賽
勞動競賽不僅是地勘單位的優良傳統,也是增強廣大職工企業歸屬感、價值認同感和主人翁責任感,推動地勘單位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有效載體。如何貫徹落實好習近平同志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保增長促發展勞動競賽推進大會講話精神和全國總工會《關于廣泛深入開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的決定》要求,使勞動競賽不斷適應新的形勢,成為彰顯工會更大作為的工作品牌,這是擺在工會工作者面前的又一重要研究課題,筆者就新形勢下地勘單位勞動競賽活動的開展談點粗淺的看法。
勞動競賽是社會主義國家為充分發揮勞動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所開展的,以普遍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工作效率為目的的群眾性競賽活動。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成為推動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歷史時期,在積極應對世界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的關鍵階段,對傳統的勞動競賽工作思路、活動內容和方式方法等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要讓勞動競賽成為工會主動服務黨政工作大局的工作品牌,就必須緊緊圍繞中心,找準“黨政要求、企業需要、職工所能、工會所為”這個結合點,構建“黨委重視、行政支持、工會運作、團委配合、全員參與”的良好格局。進行“四個轉變”,即:從“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從“體力型”向“智力型”轉變,從“生產型”向“效益型”轉變、從“保證型”向“創新型”轉變。
1.緊扣時代脈搏,不斷深化勞動競賽活動主題
近年來,伴隨“地礦興隊”戰略的實施、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打造地礦主產業的需要,華北地質勘查局綜合普查大隊工會在原有系統設計、分層實施、逐年深入的基礎上,注重緊貼戰略,瞄準主業,突出特色,不斷增強勞動競賽的內在動力,努力做到“三個結合”:堅持與“勞動模范”和先進集體評選相結合,形成勞動競賽鍛造勞動模范,而勞動模范的成批涌現推動勞動競賽活動不斷向深度和廣度進軍的良性互動局面;堅持與“金牌工人”、“崗位能手”、“技能人才”、“先進科技工作者”等評先活動相結合,讓勞動競賽成為激發廣大職工勞動熱情和展示聰明才智的廣闊平臺;堅持與以師帶徒、技能培訓、效益工資、晉職晉級和精神激勵相結合,讓職工群眾共享企業發展成果。同時,針對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區域影響力的地勘企業集團的需求,各分工會結合產業實際確定了勞動競賽活動主題,如:資源勘查院分工會“提高發現資源能力,讓地下寶藏見天日”,巖土公司分工會 “確保質量創品牌”,化驗分工會 “提高質量保升級”,經營聯合分工會“轉換機制建模式”,機關分工會“爭創管理服務排頭兵”等,努力提升競賽的質量和水平。
2.緊貼企業實際,不斷豐富勞動競賽活動內容
在勞動競賽比什么、賽什么等內容確定上,工會多次深入一線,在充分聽取廣大職工意見,與企業主要領導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制定競賽方案,受到了企業的認可,職工的歡迎。在巖土施工中比工程質量、比工程進度、比安全生產、比技術創新、比文明施工、比科學管理,創精品工程的“六比一創”勞動競賽,施工項目榮獲全國建筑工程勘察一等獎1個,有色勘察系統優秀工程勘察一等獎3個、二等獎4個,天津市技術創新成果獎兩個,擁有天洋城、匯福、港中旅等一批實力雄厚的固定客戶群。在鉆探施工開展比技術創新、比科學管理、比又好又快、比安全生產、比團隊和諧、創工人先鋒號的“五比一創”勞動競賽,1個機臺獲局“先進機臺”,兩名鉆工獲局“金牌鉆工”稱號。在地質環境開展比工作進度,比技術創新、比結構調整,比生態環保競賽,在地質災害詳細調查,生態環境檢測、環境地質調查領域實現零的突破。在化驗檢測開展比工作進度、比管理水平、比技術進步、比降低排污競賽,兩年多來突破十余項技術難題,創造近300萬元的經濟效益;在地質找礦中開展合理化建議、技術改造、技術攻關等競賽,榮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項30余個,特別是自主研發華勘Vmine三維找礦信息系統,將項目設計錄入數據庫,自動生成三維圖形,隨著野外項目施工進展,及時、同步更新數據,形成完整的礦區勘探三維模塊,供技術高層研究制定指導方案,并通過數據系統直接反饋到生產一線執行,解決了地質勘查多項目管理過程難度大、指揮不便的問題,為地質找礦向信息可視化、數字化方向發展奠定了基礎。通過勞動競賽,實現了職工從技能過得去向過得硬轉變,企業實力能力得到了明顯增強。
3.緊跟發展步伐,不斷拓展勞動競賽活動領域
堅持企業市場開辟到哪里,勞動競賽就跟進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圍繞黨政關注的焦點,經濟發展的重點,企業管理的難點,根據產業板塊發展需求,確定了以企業科技、人才、裝備、文化實力增強作為主攻方向,以“小、活、新、實”為導向,突出短時期的小指標競賽,富有產業特色的專項競賽,不斷對實際工作中遇到的難點進行創新,并以改進質量、挖潛增效、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在工藝改進、質量管理等方面不斷開拓思路、創新思維、釋疑解難,向管理要效益,向市場要效益,促進了技術革新,提升了公司管理水平。在做好本企業勞動競賽的基礎上還要不斷拓展活動領域,走出企業小環境,進入社會大市場,積極參加外部(行業)的勞動競賽。圍繞企業技術創新,規范管理、提高質量、降本增效、做好服務等發動和組織員工展示才華。外部的勞動競賽又反過來帶動和促進內部勞動競賽水平的提高,形成良性的互動。同時,把勞動競賽與作風建設年相結合,向機關及服務窗口延伸。經營聯合黨支部開展“比服務態度、比服務質量、比辦事效率”的競賽活動,受到廣大業主歡迎。機關各部門結合職能和崗位職責,橫向與兄弟單位對比看自身水平;縱向對照全年任務,查不足、定目標,形成了爭先恐后比作為、干事創業比實效的濃厚氛圍。
4.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勞動競賽活動形式
職工群眾是勞動競賽活動的主體,要最大限度地把廣大職工吸引和組織到競賽活動中來,就必須不斷創新競賽形式和載體。為了保證化驗分析報告的交付質量,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落實員工績效考核,按照分工不同,將綜合組、分析組、加工間分成三個小組,分別以報出結果數、分析檢測數、加工樣品數為考核指標三個小組進行考評,在月底對考評結果進行評比和公示,在績效工資中兌現,為質量工作增添了一份活力。為了讓全體職工都關注報告編寫的質量,養成自檢、互檢的習慣,把質量問題在報出前共同解決,巖土公司開展“火眼金睛找問題”比賽,在完成的項目設計報告上挑毛病,把找出來的問題進行全員培訓,找出根本原因,不僅提升了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更讓員工深刻理解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企業和自身的發展都要靠產品質量的提升。地質工程聯合分工會開展“全能達人”評選活動,在物探、鉆探、地環三個產業中,從專業技術、改善提案、項目管理、團隊建設等方面進行達人評選,激發職工崗位成才、崗位創新的勞動熱情,促使職工學技能、長本領,發揮工會“大學校”作用。同時,加強過程管理。充分運用專題式設計、項目式管理、工程式推進、臺賬式督察的方法,從競賽方案的謀劃、競賽目標的設定、競賽成本的核算、競賽臺賬的建立、競賽考核指標的完善、競賽獎勵的兌現、競賽成果的宣傳等等,形成謀劃、組織、檢查、考核、獎勵等一套閉環系統。通過競賽,使職工感受到競技過程中的樂趣,增進了員工們工作中團結協作的良好氛圍,激勵員工樹立安全第一,服務至上的團隊精神。使工會在黨政大局中“聲音更響亮、作為更突出”,讓勞動競賽成果彰顯工會更大作為。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