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賢文 張 利
2014年開縣柑桔產銷回顧及產業持續發展對策
文/周賢文 張 利
【導讀】開縣作為重慶柑桔主產區之一,2014年柑桔產量小幅增加,銷售價格大幅上漲,以“開縣春橙”為主打品牌的開縣柑桔得到消費者的進一步認可。
近年來,重慶市開縣柑桔產地價格上漲明顯,銷售進度加快,晚熟鮮食柑桔供不應求,呈現出產、銷、加“三旺”的良好態勢,開縣柑桔產業在低迷徘徊十多年后終于出現了新的轉機。
據業務部門統計,截至2014年,開縣柑桔種植面積達 35萬畝(2.33萬 hm2),產量 20萬 t(比2013年增長 2.19%),產值達 10億元。其中,開縣春橙(春錦、春血、春臍)14.3萬 t,W·默科特1.42萬 t,這些是開縣柑桔主導品種。
目前開縣柑桔主產基地鄉鎮有 17個,形成了以浦浬為中心,以長沙現代農業園區為重點的江、東、浦 3個優勢柑桔產業帶。在厚壩鎮建立了“世界一流、亞洲最大”的晚熟柑桔良繁場,引進國外新品種 65個,年產無病毒晚熟柑桔良種苗木 120萬株,接穗 1000萬芽。位于開縣工業園區 B區(趙家鎮)的重慶天邦食品有限公司年可加工柑桔鮮果20萬t,生產濃縮橙汁1.5萬 t,鮮橙汁 5萬 t。柑桔鮮銷龍頭企業重慶永通農業開發公司年銷售柑桔鮮果1萬t以上。
2014年開縣柑桔銷售價格大輻提升。據2015年1月14日調查,開縣中熟臍橙產地均價1.80元/kg,同上年同期相比上漲20%;紅桔產地均價1.60~2.10元/kg,同比上漲30%;春錦橙加工原料果產地收購價 2~2.40元/kg,同比上漲150%,鮮果銷售價格達 4元/kg;W·默科特訂購價格 4~6元/kg,并呈上升趨勢;春血橙收購價 6 元/kg。銷售市場由原來的只銷往周邊縣市、部分北方市場延伸到南方市場和河北、陜西、山西等大部分北方市場,甚至出口到俄羅斯。據初步估算,2014年全縣柑桔每畝(667m2)收入達 2萬元,果農收益顯著提升。
2014年開縣柑桔實現產銷兩旺,分析個中原因,包括主客觀兩個方面:
客觀原因,江西、福建等主產區出現大面積黃龍病為害,江西贛南臍橙、廣東沙糖桔、福建蘆柑等大幅減產,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開縣柑桔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壓力;俄羅斯限制進口歐盟、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農產品,重慶海關開通柑桔直銷海外口岸,國際油價持續下跌,柑桔采后運輸成本降低,開縣柑桔出口形勢趨好。
主觀原因,一是政策拉動促進產業發展。近年市、縣一系列扶持政策是開縣柑桔產業穩步發展的重要因素。自2008年以來,全縣整合農業、移民、國土、農綜、扶貧等部門涉農資金,新建標準化果園 8萬畝(0.53萬 hm2),依托現代農業資金改造柑桔老果園 4.2萬畝(0.28萬 hm2),出臺了幼齡果園管護補助政策,制訂了柑桔精品果園建設和規模經營補助政策,實施柑桔商品化處理和冷鏈貯運項目補助和營銷加工獎勵政策,產前、產中到產后的全方位補助扶持推進了柑桔產業的大發展。二是結構調整避免同質競爭。近幾年開縣利用冬季無低溫凍害、早春日照充足等自然優勢,通過新建、改造,將本地甜橙和紅桔等競爭力差的品種換成開縣春錦橙、春血橙、W·默科特等晚熟優新柑桔品種,品種結構和熟期結構得到了進一步優化,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三是科技支撐果品質量提升。近幾年開縣總結推廣了“211321”葉片營養診斷配方施肥、綠色防控、省力化栽培等一系列柑桔高品質栽培技術,科技種果水平得到顯著提升,確保了開縣柑桔優質、豐產、安全、無公害,增強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四是品牌打造市場得到進一步拓展。縣政府拿出 1500萬元專款,用于2012—2015年“開縣春橙”品牌打造,高端策劃、設計制作了春橙 Logo及精品果與禮品果包裝,統一“開縣春橙”視覺形象;到重慶、上海、西安、北京等大中城市展示展銷“開縣春橙”,在超市推行試吃“開縣春橙”,開展“開縣春橙”品質鑒評活動;在高速公路及車身投放“開縣春橙”廣告,利用大型視屏、網絡及中央電視臺第四、第七頻道宣傳“開縣春橙”。通過多種方式的宣傳與打造,“開縣春橙”被成功申報為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認證為重慶市著名商標,品牌價值達到 4.98億元。“開縣春橙”市場知名度的大幅度提高有效推進了開縣柑桔的銷售。
一是深度挖掘資源稟賦,進一步明晰發展思路。開縣種植柑桔歷史悠久,自然資源較為豐富,是國內外專家認可的柑桔生長適宜區。而冬無嚴寒,春季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濕度較低的獨特自然稟賦,則是開縣發展晚熟優質鮮食柑桔的優勢條件。多年來的實踐表明,開縣柑桔產業發展應充分發揮自然優勢,合理布局,科學定位,堅持“兩并重”,即生產和銷售并重,發展(改良)和管理并重;突出“兩為主”,即發展方向以鮮食為主加工為輔,熟期結構以晚熟為主,早、中熟適度配套;實現“一轉變”,即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并實現品種結構隨市場需求趨勢同步調整,努力將開縣打造成“中國春橙第一縣”“中國晚熟柑桔之鄉”。
二是積極鼓勵規模經營,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引導果園有序流轉,發展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業主經營等多種經營主體和 “小區承包制”的撫育期管護機制,重點培育以柑桔產業為經濟支撐的經營主體,落實管理責任;堅持和完善流轉土地規模經營柑桔產業的補助政策,并建立長效機制,逐步改變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為主的傳統模式,實現土地集約化和經營規模化。
三是高度整合涉農資金,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統籌安排涉農資金并捆綁使用,扶持重點放在果園水利、道路、新技術應用、智能化、機械化及種苗等基礎設施方面,實行按比例適度補助原則,建立長效補助扶持機制,切實改善柑桔果園基礎設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推進柑桔果園標準化、現代化。
四是強化科技推廣,提高科技種果水平。進一步加強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的合作,在新品種、新技術引進、示范和難題攻關等方面建立長效合作機制;積極引進以海升果業為代表的技術水準高、實力強、觀念新的現代科技型企業入駐開縣,示范應用現代高新技術,帶動開縣柑桔產業發展;加大技術培訓和服務力度,對柑桔科技人員有計劃地輸送到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國內外優質果品基地培訓、考察,對柑桔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和業主實行“一對一”“點對點”技術指導服務,培育職業果農,全方位提升開縣柑桔科技應用管理水平。
五是持續做好品牌宣傳,提升開縣柑桔影響力。繼續在北京、上海等主銷地舉辦展銷會、推介會、品鑒會,培育銷地代理商;積極探索網絡營銷,設立開縣春橙網上精品直營店;充分利用種各種媒體和載體,宣傳“開縣春橙”與開縣柑桔產業,爭取將“開縣春橙”申報認證為中國馳名商標;重點引進一家達到國際化管理水平的鮮銷龍頭企業,按品牌化要求營銷和宣傳“開縣春橙”,逐步引導柑桔品牌宣傳由政府主導轉變為龍頭企業主導;堅持和完善柑桔營銷支持與補助政策,建立長效的柑桔銷售扶持機制。
六是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全力做好產業協調工作。縣委、縣政府主管領導要定期召開柑桔產業發展形勢分析會,分析和解決柑桔生產、管理、銷售等環節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統籌安排各部門的項目資金,對全縣柑桔管理主體存在的問題逐一解決,力爭用 2~3年時間將開縣柑桔產業提升到又一個新臺階。
作者單位:重慶市開縣農業委員會(405400)
責任編輯:張 放
201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