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15年第8期《鈣硅葉面肥對“黃冠梨”果實發育期間生理生化變化的影響》(作者葉素銀等)報道,以盆栽4年生“黃冠梨”為試材,在幼果期和膨大期分別噴施鈣肥、硅肥及其配施,探究鈣、硅葉面肥對黃冠梨果實發育過程中果實抗性的影響,并結合田間12年生黃冠梨成熟期果實品質及褐斑病發病率受此施肥方式影響的調查,為緩減黃冠梨果面褐斑病的發生提供理論依據。結果顯示,隨著果實的生長發育,鈣硅配施處理膨大期(花后100 d)果肉細胞壁水解酶活性顯著低于對照,成熟期(花后125 d)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纖維素酶活性分別比對照低 25.3%和50.1%;果肉中原果膠含量在果實膨大期和成熟期分別比對照高41.4%和40.7%,而可溶性果膠含量在膨大期比對照顯著低60.7%,有利于提高膨大期和成熟期果肉細胞壁的穩定性。鈣硅配施顯著提高了膨大期和成熟期果肉中活性氧清除酶活性,成熟期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過氧化物酶活性分別比對照高244.8%和188.9%,而丙二醛含量顯著降低 91.1%,降低成熟期果肉中活性氧傷害,抑制膜脂過氧化。此外,鈣硅配施顯著降低了田間果面褐斑病發生率,較對照降低49.4%。結果表明,鈣硅配施能增強膨大期和成熟期果實抗性,有效降低果面褐斑病發生率。
(高 敏/摘錄)